斷腸草的毒性有多大?它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2023-03-30 12:17:45 1
斷腸草,相信很多看過武俠小說《神鵰俠侶》的朋友都非常清楚,可以說它是武俠小說中的一大奇毒,如果誤食之後會引發各種強烈的反應,斷腸草並不是一種虛擬的毒物而是真實存在的,但也並非一無是處,斷腸草也有藥用價值,有鎮痛、去熱、祛溼等作用,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斷腸草的介紹:
斷腸草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馬錢科鉤吻屬的鉤吻,鉤吻的根部含鉤吻鹼甲、子、醜、寅、卯等,在離開泥土時略帶香味,但多聞會令人產生暈眩感。鉤吻的葉則含鉤吻鹼甲、辰等。當中又以鉤吻鹼子含量最高,而鉤吻鹼寅則毒性最烈。
斷腸草的傳說:
民間傳說乾隆皇帝三下江南,微服察訪,他為的是設法到海寧去看望一下自己的親生父母且又避人耳目。一路上,眾多大內高手在暗中保護,他晝行夜宿,鞍馬勞頓,對人間旅途之苦頗有領略。這一天,他來到了鎮江。在一家客店投宿後,乾隆輾轉不能入睡,身上感到奇癢難熬,他便披衣起床,去了一家草藥鋪,一中年人持燭為乾隆開了門。「恕小生深夜打擾,求先生配點草藥。」年輕儒雅的乾隆像個富家公子一樣上前行禮。「客官請坐,反正我還未就寢。」主人答。
乾隆借著燈光一看,這位草藥先生深夜還在抄寫藥書,可見是個勤奮之人。主人為乾隆沏上茶,兩人便攀談起來,無奈乾隆身上各處時有奇癢,忍不住要去抓撓,又怕失禮,於是將自己的病症先告訴了草藥郎中。這郎中先生十分認真地檢查後,告訴乾隆說:「你患的是疥癬,民間又叫疥癩瘡,是皮膚病中的一種頑疾,能治,但需遵醫囑。用藥後不能用手直接抓癢,更不能入口,因為此草藥有劇毒。」
「先生能告訴我此草藥的名字嗎?」乾隆好奇地問。「叫『斷腸草』。相傳當年神農嘗百草,遇到了一種葉片相對而生的藤子,開著淡黃色小花。他摘了幾片嫩葉放到口中品嘗,剛嚼碎咽下,就毒性大發,還沒來得及吃解毒藥,神農的腸子已斷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這種令神農斷腸而死的藤子,就被人們稱為『斷腸草』。」郎中告訴這位好奇的年輕人。乾隆的頑疾被治癒了,他重賞了這位郎中,又揮毫為其草藥店寫下了「神農百草堂」幾個大字,自此,它便名振大江南北。
斷腸草的毒性:
斷腸草的毒性主要成分為多種生物鹼,包括極強烈的神經毒性,服食過量即導致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強烈反應,腸會發黑粘連,中毒症狀包括流涎、噁心、口渴、吞咽困難、發熱、嘔吐、口吐白沫、抽搐、四肢麻木、肌肉無力、肌肉纖維顫動、舌硬、言語不清、共濟失詞、煩躁不安、心律失常等。迷走神經時,可使心跳減慢、加速及失常,出現四肢冰冷、面色蒼白、體溫不開及血壓下降等症狀。中毒晚期可引起痙攣、呼吸肌麻痺、窒息、昏迷及休克,最後甚至可因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至身亡。其毒理主要為抑制延髓的呼吸中樞,當嚴重受抑制時會引發酸中毒,最終可因延髓呼吸中樞及呼吸肌的麻痺而死於呼吸衰竭,同時亦可抑制腦部和脊髓的運動中樞而引起肌肉麻痺。一旦發現類似情況,就應及時就診,如果時間緊迫,可以先給誤服鉤吻者灌一些鵝血、鴨血、羊血,這在臨床上已經證明有一定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