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巨蟒沒有天敵(7米的巨蟒有天敵嗎)
2023-04-15 05:40:06
網紋蟒是除了森蚺以外,最長的一種蛇類,它們的身長動輒六、七米,僅憑其恐怖的形態就能成為許多人的夢魘,在現實中,它也是當之無愧的頂級獵食者。
在我們看來如此龐大的巨獸,它們是否有弱點,又是否存在天敵呢?
網紋蟒盛產於東南亞一帶,主要分布於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在當地,它有著堪稱「都市傳說」的恐怖威名,最關鍵的是,它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別名——食人蟒。
隨著人類文明與叢林「公民」們的生存範圍不斷重合,人類與動物的矛盾也在不斷激化。曾經在叢林中遊蕩的「蛇王」,傷人甚至吃人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其中,最恐怖的一個當屬發生在印尼的網紋蟒吃人事件。
據泰國網報導,2018年6月16日,印尼蘇拉威西省一位名叫瓦蒂巴的女子,就被巨蟒吞下。
據了解,54歲的瓦蒂巴,在6月14日那天,像往常一樣去巡視自己的農田,可一夜未歸,她的家人跟村民和警察立即尋找,卻始終沒有找到人。
直到經過仔細搜尋後才發現,在農田附近不遠處居然有一條體長7米、不能移動的大蟒蛇。
瓦蒂巴的家人覺得,她一定是被蟒蛇生吞了,於是巨蟒被帶回村裡。村民剖開了巨蟒脹鼓鼓的大肚子,結果真的發現了瓦蒂巴的全屍,裡面的衣服完好,但是已經沾滿了粘液,這可把村民們全都被嚇了一跳。
由此可見,網紋蟒不僅存在於叢林,而且還會不時潛入村莊,對人類和家畜發起攻擊。據說僅2018年一年,印尼捕蛇隊就曾出動47次,驅趕居民家中的巨蟒。
巨蟒的戰鬥模式除了人類,叢林中的許多動物都在網紋蟒的食譜之上,比如田鼠、野兔、小鹿、野豬,甚至馬來黑熊。只要不超過網紋蟒體長的1/3、身體最寬處長度不超過蛇身直徑的4倍,基本上都可以充當它的食物。對於這樣「不挑食」的巨蟒,誰才配成為它的天敵呢?
要理清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巨蟒的捕獵模式,諸如網紋蟒、森蚺一類的巨蛇,其捕獵方式都是類似的——在發現獵物後,先用尖利的牙齒錨定,同時用身體纏繞並擠壓,致使獵物窒息並被壓扁成為一個能吞進蛇腹的形狀。
網紋蟒的身體結構,決定了它就是一臺天生的絞殺機器。它的牙齒多達上百顆,都呈45°斜向它的腹腔,兩頰生有厚厚的肌肉,為它提供強大的咬合力。它身體的肌肉是束狀的,密布周身,這讓它絞殺獵物時能迸發出每平方英寸90磅的力量,這相當於一輛重約4噸的小巴碾壓過人體的力量。
因為這些戰鬥特徵,所以一旦獵物走進了巨蟒的狩獵範圍,就很難擺脫淪為食物的命運了。
而擁有如此逆天戰力的巨蟒,卻並不是沒有敗績的。在遇到成年獅子,這樣大體積哺乳動物時,巨蟒也只能「送人頭」。這倒不是說,身兼熱成像儀、絞殺機、匕首等多種「武器」的蟒蛇不行,它的敗績主要來源於它的戰鬥模式——大多數猛獸都是近戰戰士,可蟒蛇不同,它最多算是個刺客。多數時候,蟒蛇是通過伏擊、偷襲,出其不意地從後方攻擊獵物,再進行「致命纏繞」。如果在同體型下正面作戰,獅子豹子和凱門鱷都可能殺死網紋蟒。
畢竟在美洲,凱門鱷和森蚺就是一對天生的仇敵,成年森蚺在對戰成年凱門鱷時或許勝率極高,但是在它們漫長的生長階段裡,卻需要遭受凱門的圍剿。我有時候甚至會想,如果鱷魚不吃自己同類的話,森蚺和蟒蛇會不會早就被它們吃滅絕了?
除了存在這些天敵以外,蟒蛇也存在一個非常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成功殺死獵物後,長達3小時的進食及漫長的消化過程。巨蟒是典型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主。儘管消化過程中,巨蟒的代謝水平可以飆升至平常時候的40倍,但專心消化食物的它們,戰鬥力幾乎為0。因此,此時的它們也經常淪為其它獵食者的「盤中餐」。就比如2018年,吞下人類後的巨蟒,就因為消化過程被人類捉住。
據說,還有科學家曾經在野外發現,有蟒蛇在吞下羊後,居然被羊角刺破身體而死。還有的誤食了塑料或者衣物導致既不能消化排洩,也無法進食,最終也不知道是個什麼死法。
由此,我們可以做出一個總結,在自然界,巨蟒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天敵,因為它們和鱷魚、獅子等大型食肉動物交戰時互有勝負。如果非要選出一種天敵的話,我認為是鱷魚,因為它們更加熱衷於捕殺幼年蟒蛇。
巨蟒真正的天敵事實上,對比於獅子、鱷魚等動物,作為冷血動物的巨蟒,在叢林中的生活是真的悽苦又可憐。一條巨蟒可以長達1年時間不進食,如果它能頓頓吃上飽飯,估計也不會進化出如此「變態」的耐餓能力。
當然啦,一般的叢林獵手也不會「想不開」去招惹這個龐然大物,在食物鏈頂端的獵食者中,巨蟒和其它獵手的勝負大都在五五之數。那麼巨蟒的真正天敵,究竟是誰呢?
前面提到,網紋蟒不僅繁殖能力變態,它還是蛇亞目中有名的「長壽者」,目前記載的最長壽命是25年。但就是這樣一個「低能耗」「好養活」的品種,卻差點滅絕。
查獲走私蟒蛇皮
造成這個局面的,當然就是網紋蟒的最強天敵——人類了。1801年德國博物學家施耐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描述了阿廷根博物館展出的東南亞蛇類標本,「長達6米,身體上遍布著菱形花紋」,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關於網紋蟒的第一次有出處描述。
或許很多人覺得密密麻麻的菱形花紋噁心,但這並不妨礙一些人將它製成皮包、皮鞋、皮帶,銷往世界各地。這樣獨特的圖案,受到了歐洲貴族們的強烈歡迎。於是,需求造就了市場,曾經在東南亞叢林中經常看到的網紋蟒,直接被人類殺成了瀕危動物。
在人類的圍殺下,網紋蟒一度接近滅絕。但已經形成的時尚產業鏈給商人們帶來的巨大利益,讓他們難以放棄。怎麼辦?人工飼養啊!於是,曾經在叢林中叱吒的蛇王,遷居到逼仄的鐵籠中,等待蛻皮之後被人類製造成各式各樣的物件。
然而,人類對巨蟒的傷害,不僅僅局限於屠殺。網紋蟒曾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各地,它棲居的最南端甚至可以和澳大利亞隔海相望,但是隨著這個區域人類社會的日漸繁榮,巨蟒們的生存空間也在被不斷地擠壓。
不得不說,網紋蟒並不是一種腦子很靈光的動物。人工飼養的網紋蟒,甚至歷經多年都無法辨認自己的主人,畢竟它們僅僅是冷血動物而已。因此,它們根本無法分辨出食物和人類製造的垃圾。
作為「刺客」的網紋蟒,其實特別「脆皮」,它們的內臟和消化系統尤為「脆皮」。鑑於它們「一年吃一頓」的捕獵頻次,決定了它們「屯屎」的能力也很強。食物混合著無法消化的垃圾,導致內在本就脆弱的它們更加無法負荷這些垃圾。
從而導致口腔炎、腸炎產生,飽受病痛折磨的野生網紋蟒們,近年來經常被發現腹部高高隆起地死在野外,解剖後才發現裡面全是各種各樣的垃圾。
結語號稱「萬物靈長」的人類啊!任憑自己的好惡,讓網紋蟒成為了各種時尚配件上的花紋、讓這蛇中王者成為了任人蹂躪的寵物。
人類侵略式的發展,讓巨蟒的世界與人類社會產生了不可逆轉的交集。原本可以相安無事的二者,卻屢屢發生衝突。那麼誰是巨蟒的天敵呢?正是人類自己!
參考文獻:
[1]佚名. 蟒中"壽星"[J]. 少年大世界:小學4-6年級, 2011(1):73-73.
[2]佚名. 女子旅遊被蛇咬新聞裡的蛇是什麼蛇?被蛇咬了該怎麼辦?[J]. 方圓, 2016, 000(00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