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河道整治工程(水質實現三級跳)
2023-04-14 14:42:29 1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廣元南河沿岸
川觀新聞記者 邵明亮 文/圖
朱壽全是廣元市利州區東坎街道陳家壕社區的一名居民,茶餘飯後他喜歡和家人在環境優美的地方散步健身。4月1日,說起當地一條河流——南河的變化,他形象地說:「5年前我是繞開這裡走,如今是特意沿著河邊走!」
從「繞開走」到「沿著走」,反映的是10年多來南河水質通過系統治理實現的「三級跳」。
沿岸人口密集,治理難度大
初春時節,從廣元的女兒節舉辦地——苴國廣場沿南河出發,一路上可以看到在此散步休閒的市民絡繹不絕。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人,一方面是因為環境好,另外是因為這裡是我們的主城區。」據廣元市利州區水利局副局長羅臣介紹,南河幹流長7千米,是嘉陵江左岸一級支流,流域面積1076平方千米,有近三分之一河段流經廣元城市人口密集區。
城市化進程加快導致沿岸人口不斷增多,首先帶來的就是汙水排放量的增長。南河一度因汙水收集不完善、汙水處理廠運行效果不佳等原因導致水質變差。
「以前這個巖壁上都是黑的。」在馬家溝的南河入口,當地居民羅銀生向記者介紹,馬家溝本來是一條發源於南山上的小溪溝、洩洪溝,流經南河壩片區後進入南河,但隨著城市發展,南河壩建起很多房子,一些居民的生活汙水直接排入馬家溝影響南河水質。
廣元插江河
朱壽全也回憶說,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南河的水質逐步下降,一度從漂亮的「母親河」變成了人人嫌棄的「髒水河」。南河成為了治理的「難河」。
南河流域作為廣元建設高品質生態康養「後花園」的重點區域,又是嘉陵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其生態環境底色的好壞不僅關係流域可持續發展,更加直接影響當地居民生活質量。
據廣元市河湖管理總站站長羅中興介紹,「十二五」期間,南河水質為Ⅲ類,在2020年前,南河水質為II類。而根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發布的地表水水質數據顯示,如今南河水質每年都能夠長期穩定為 I類。
三分之一河段流經城市人口密集區,南河水質實現Ⅲ類到I類的「蝶變」,廣元是怎麼做到的?
河長制為抓手,南河治理不再難
水環境汙染,問題在水裡,根子還是在岸上。
在前期治理的基礎上,隨著2017年河長制工作在當地的全面推行,南河治理的抓手和力度更強了。
廣元在南河推行「2 N河長制」,明確由兩位市領導任市級河長,3個區和沿線鄉鎮、村(社區)分別設立河段長掛牌督導,細化目標責任。市級河長通過定期召開專題會、現場督辦會,協調解決各種河流治理和管護困難。
南河流經廣元主城區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十三五」期間,廣元將整治南河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對19條黑臭水體進行大排查大整治大轉化大提升;在南河城區段建設水質自動監測預警站,24小時不間斷加密監測水質變化,科學及時解決汙染問題。
到2018年底,廣元提前2年完成了19條自然黑臭水溝整治;通過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南河沿岸農村廁所無害化處理率達90%以上……
如何讓南河保持「長治久清」?廣元還依託河長制工作機制,建立了監管長效機制,定期公布各區域斷面水質,納入地方目標考核,落實專業隊伍和設施,常態化開展水域岸線清掃保潔,水面漂浮物做到日撈日清,加大汛期垃圾打撈處置力度,確保不影響水質。
「幾年前,每到枯水期,河內不但水少而且還有不少漂浮物。你看,現在完全看不出這些問題。」羅中興指著眼前的南河笑著說,通過在河道內設置橡膠壩,把清澈的河水攔蓄在河道內,給市民創造了一個優美的親水環境。
其實不僅是南河,近三年來,廣元市境內的嘉陵江、白龍江、清江河等主要河流水質均已常年穩定在Ⅱ類及以上,其中白龍江水質持續穩定在Ⅰ類標準,確保了「一江清水出廣元」。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