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戰關羽為何打不過徐晃(五子良將徐晃官渡之戰救星)
2023-04-14 22:59:39 2
「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曹操
徐晃(?—227年)
建安二十五年,摩陵曹軍軍營門前七裡。
天下著蒙蒙小雨。
曹操帶著眾將,坐在宴桌上,望著樊城的方向,臉上帶著喜悅與蒼老——關羽帶給他的威懾太大,若不是子孝堅守、公明英勇,外加孫權背刺,眼前這中原大地,怕是轉瞬間都姓了劉!
雨水伴隨著霧氣逐漸落下。親隨擔心地勸諫丞相,暫且回營歇息,將軍自有我們恭迎。
「不礙事。」曹操揮了揮手。
「有公明與仲康,我又何懼驚天駭浪!」他發出爽朗的笑聲。
馬蹄聲漸進,早有眼尖者告知曹操,是徐將軍麾下到來。
曹操不顧左右勸阻,起身上馬,奔向那領兵將軍,滿臉喜悅。
將軍望見了丞相的身影,慌忙下馬帶眾兵跪於曹操面前,雙手抱拳。
「某延誤時日來遲,請丞相發落!」
「無妨,無妨,」大笑著的曹操扶起了親隨遞來的一杯酒,拍著將軍的肩膀。
「全樊、襄陽,乃將軍之功也!何罪之有?」
這位獲得曹操讚譽的將軍就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
究竟什麼樣的將領,能讓曹操如此稱讚?
一、河東的將才
年幼的徐晃是河東郡楊縣人氏。
聽到河東郡這個地名,你是否想起了關羽?
沒錯,關羽也同為當時的河東郡人,兩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老鄉。因此,後來在曹營相遇的兩人,能夠成為好友也就不足為奇了。
畢竟,在亂世中,能找到幾個故人,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關羽與徐晃、張遼情誼深厚
當年的共戰白馬、相識戰場的欣喜,後來在樊城的鋒芒相對、各為其主的無奈,誰都難以預料到。
年輕的徐晃在遇到明主曹操之前,是一個河東郡的郡吏。
按理來說,像這樣一個年紀輕輕、缺乏資歷的官員,如果不是聰慧過人、身懷大才,或是幸運無比並能抓住機會,否則是難以出人頭地的。
徐晃二者兼有。
身為未來的名將,年輕的徐晃已然顯現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和武勇。
在河東郡賊寇四起、將軍楊奉率兵平叛時,徐晃抓住了難得的機會,跟隨楊奉討伐賊寇,並因功升為騎都尉。
作戰中無比英勇的徐晃逃不過楊奉的眼睛。他開始提拔這位嶄露頭角的年輕人,讓他幫助自己出謀劃策。
楊奉(?—197)
這名年輕人經過不斷的鍛鍊,在初平三年再次讓楊奉對自己倍加重視。
王允與董卓舊部的戰鬥徹底毀滅了長安城,漢獻帝也被李傕、郭氾等劫持。
徐晃看見了時機,便勸諫楊奉率軍護送危在旦夕的漢獻帝東入洛陽,必能獲救駕之功。
楊奉聽從了徐晃的建議,並聯合河內太守張楊在內的殘餘朝官,經過與李傕西涼軍的戰鬥後保護獻帝抵達洛陽。
不出徐晃所料,逃出生天的漢獻帝自然對前來救駕的張楊、楊奉感恩戴德。楊奉因功升任車騎將軍,徐晃也受封為都亭侯。
楊奉欣喜地拍著眼前這位將才的肩膀。他能有如此地位,全憑徐晃!
只是他沒注意到,徐晃眼裡透露著對他貪戀財權的失望。
朝廷內的韓、董之爭日漸白熱化,楊奉又麻痺大意,就算山東曹操可以依附,楊奉也難以保全自身。
他希望能夠找到一位值得自己效力的君主。
只是這天下,又有何人能識我之才?
徐晃很幸運,他沒有費多少時間。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決定遷都許縣,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
原本與曹操合作的楊奉,因韓暹的挑撥下與曹操反目,並一同出兵劫駕,希望能奪回漢獻帝。
曹操是何等人?他在兩處設下伏兵,趁夜包圍了追擊的韓楊聯軍,並打敗二人,迫使二人倉皇而逃。
在火光中拼殺的徐晃望見了指揮中的曹操,他決定要抓住這次機會。
徐晃趁著大敗脫離戰線,來到了曹操的軍營,向曹操訴說了投奔的意圖。
曹操(155—220)
曹操毫不猶豫,上前扶起了半跪著的徐晃,滿臉欣喜。
「公明此來,大事可成矣!」
河東的將才終遇明主,沛國的英主喜獲良將。
自此,徐晃成為了曹操身邊不可或缺的一位猛將,為曹操霸業大成而奮不顧身、屢立奇功。
二、官渡的救星
真正的將軍,都要經歷戰爭的考驗。
跟隨曹操僅三年後,徐晃便要面對自己人生中的大考,一次搏命的測試。
這也是曹操的考驗。
聽聞曹操擊敗劉備的袁紹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統一天下的野心,他親臨官渡,意欲與自己兒時的玩伴一決勝負。
棋局早已備好。曹阿瞞,你可敢應戰否?
官渡大戰
徐晃跟隨著曹操,以極為劣勢的局面參加了這場以性命為籌碼的賭局。
在官渡的棋盤上,袁紹率先落下了顏良這顆棋子,向黃河渡口、曹軍要地白馬發起進攻——他相信顏良的實力,足以給阿瞞一個下馬威。
曹操迅速組織兵力出擊,馳援白馬。
他冒險地命令張遼、劉備舊將關羽為先鋒,先行支援。
而一同出徵的徐晃,則見識了武聖的表演。
單刀匹馬、力斬顏良,如此武勇讓徐晃羨慕不已。自己這位好友如此勇猛,單人匹馬、萬軍斬將,這可是足以寫入史冊的英勇之姿啊!
武人都是尊重強者的。
但武人也都是不願服輸、不願落後於人的。白馬勝顏良、延津斬文丑,一屬關羽之功,二為曹操指揮得當,自己雖立功受賞,但卻都為從屬地位,自己難以立名。
徐晃感受到了一絲不甘,自己那顆好勝的心也在不斷地跳動。
自己何時能在這場大戰中立下奇功呢?
幸運的徐晃,又一次得到了機會。
建安五年(200年)九月,曹操在城外戰不敵袁紹,退回官渡不敢出戰,被迫堅守官渡城。
被迫堅守對於曹操來說是下下策。拋開兵力稀少不說,城中糧草不多,難以支撐軍用。袁紹兵多糧廣,倘若包圍自己,用不了幾天,自己就得向那個小兒下跪投降了!
曹操自嘲,說自己前幾天還和運糧的士兵保證,十五天內攻破袁紹。
眼下這局面,自己能不能撐過十五天都不好說。
「袁紹的數千車運糧車就要到官渡了,不知主公有何打算?」
謀士荀攸的聲音讓曹操為之一振。既然他出現,那必然已有應對之策,曹操未說話,等著荀攸的下一句話。
荀攸不含糊:「押運糧草的韓猛雖然英勇,卻為人大意輕敵,我們不妨派軍劫糧,想必對袁紹也是一個打擊!」
他將目光望向了營帳外巡邏的徐晃。
曹操信任了自己的謀士,將僅剩不多的機動力量交給了徐晃與史渙,讓他們進攻韓猛,阻截袁軍運糧部隊。
徐晃故市燒糧,讓曹軍得以支撐到勝利之時
徐晃抓住了機會。
他迅速出擊,偵查好袁軍的運糧路線,做好了埋伏。並在袁軍路過一半、大意懈怠之時揮兵四出,親率數千騎兵衝進了袁軍的隊列。
韓猛絲毫未曾想到,有人敢劫袁大將軍的糧草,倉皇迎敵之下抵擋不住徐晃,只得拋棄糧車,率殘部退回袁紹處。
徐晃順利地截獲袁軍糧草,並放火盡數焚燒。
這次成功的劫糧行動雖然對袁紹來說不算傷筋動骨,但糧草被劫也讓袁紹感受到了曹軍的威脅,不可忽視徐晃帶來的危險。
自己能把曹孟德逼到守城,靠的就是截斷曹軍運輸部隊路線的計策,袁紹自然明白糧道暢通的重要性。
於是他增派護糧部隊,但這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曹操官渡正面戰場的壓力,讓曹軍支撐到了許攸叛變、烏巢燒糧的勝利一刻。
徐晃的出色表現讓曹操在與袁紹的死鬥中獲勝,而徐晃也獲得了都亭侯的爵位。作為當時少有的封侯將軍,徐晃之功大可想而知。
「將軍馳白馬,豪彥騁雄才!」
在官渡之戰之後的鄴城之戰中,徐晃也顯現出了卓越的戰略目光。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在袁紹兵敗官渡、抑鬱致死之後,緩過勁來的曹操利用袁紹二子袁譚、袁尚的矛盾,出兵攻打冀州。
在曹操專心攻擊鄴城之時,後方的易陽出現了麻煩,易陽令韓範造反了。
留一顆釘子在後方終究不是好事,尤其是在曹軍苦戰鄴城的緊要關頭。
曹操派出了徐晃平定易陽,徐晃則發現了能夠迅速平定冀州的良策。
他射出勸降信,陳明利害,希望韓範降服曹操。徐晃則勸告曹操接受易陽的降服,從而讓袁軍殘黨放心歸降曹軍。
曹操聽從了徐晃的建議,將前來歸順的韓範、梁岐等人大加封賞,迅速地剪除了鄴城的羽翼,得以攻克冀州。
徐晃也在曹操平定北方後,被曹操加以重用,與二張、樂進、于禁並成為曹操軍事上的重要支柱,史稱「五子良將」。
張遼、張郃、樂進、徐晃、于禁
三、渭河破賊寇
建安十五年到二十四年,幾乎十年間,徐晃的人生都是在東徵西伐中度過的。
在曹操赤壁失利之後,徐晃便和曹家諸位名將一樣,忙於平定中原的四處叛變。
勇猛善戰的張遼、樂進去了合肥,于禁則在中原,而自己的主戰場,將是兇悍的西涼。
對於新到任的橫野將軍徐晃,西涼沒有盛大的歡迎宴會,只有叛軍和野心勃勃的馬超、韓遂。
曹操兵敗赤壁的消息傳到了西涼。馬超坐不住了,身為西涼軍的實際領袖,年輕的他早已按耐不住稱霸天下的野心,小小西涼,豈是馬孟起久留之地?
西涼錦馬超
而徐晃剿滅太原商曜的行動也讓馬超深感威脅,他需要做出回應了。
馬超忘記了在許都作為人質的父親馬騰,聯合韓遂在內的十部聯軍,聚集十餘萬人馬攻破了猝不及防的潼關,並堅守抗擊曹軍,向曹操送去了挑釁。
曹操自然不能坐視不管,他親自率兵進發潼關,卻因輕敵遭受打擊,不得前進。
曹操想起了智勇雙全的徐晃。
都說錦馬超勇猛,可徐晃卻毫不遜色,甚至有而過之。
他提議,自己率領一支四千人的偏師先行佔據蒲坂津,截斷敵人的後路,從而可擒獲馬超等賊寇。
是的,由徐晃、朱靈率四千精兵,去抵擋住馬超數萬鐵騎。曹操相信了自己的將軍,並做好接應的準備。徐晃便趁虛而入,在蒲坂津開始建立先頭陣地。
曹軍工程隊幹得正火熱,拆遷的就來了。聽聞曹軍渡河的馬超派出猛將梁興率領步騎五千餘人趁夜攻擊徐晃。
梁興
兵力缺乏,夜間作戰,自己還要兼顧陣地建設,徐晃的困難可想而知。
但徐晃何許人也?
他迅速戒備,並擊敗梁興,確保了先頭陣地的完成,讓曹軍得以順利渡河與馬超等人作戰。
一切都變得順利起來,馬超等人在戰鬥中屢敗,又遭受賈詡離間之計,最終在決戰中敗下陣來,馬超、韓遂逃亡涼州。
率先渡河、確保作戰的徐晃自然沒落下封賞,他因軍功愈發受到重用,在跟隨夏侯淵平定外族叛亂、曹操平定漢中、漢中拒守劉備的戰鬥中,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將才。
不久,還有一次重要的考驗,在荊州等著徐晃。
他需要對他的老朋友做出抉擇了。
四、樊城破重圍
建安二十四年,是曹魏的危機時刻。一件又一件麻煩事吞噬著曹操的神經。
劉備奪取漢中,劉封佔據上庸,國內叛亂四起,連許都都爆發了起義。
自己所賞識的關羽起兵攻擊樊城,連戰連捷,雖然已經派遣于禁率兵救援,但以關羽之能,想必不久之後就要來許都取自己的性命了吧。
關羽水淹七軍 威震華夏
曹操看著許都的北門,隱隱約約看見了關羽策馬飛騰的身影,現在真的要做一個了斷了。
戰報打破了曹操的戰意。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現已包圍樊城、日夜攻打。
還是遷都暫避吧。
司馬懿和蔣濟勸阻了曹操的想法,曹操思索到了解除眼前危局的辦法。同時,他也思索著救援樊城的人選。
公明。公明可解孤之憂。
在宛城駐紮的徐晃收到了曹操的指令,命令他率軍迎擊關羽、解圍樊城。
徐晃跨上戰馬,舉起多年徵戰的大斧,率軍由宛城向南進發。
徐晃遙望南方,仿佛看見那綠袍戰將,如同在白馬一般英勇雄壯、孤傲萬分。
雲長,要做個分別了。
徐晃迅速率軍抵達樊城戰區,但由於部下大多為新兵,難以抵擋精銳的荊州軍,因此徐晃進至陽陵坡駐紮。
徐晃沒有聽從等待援軍的指令,他看見關羽的前部正屯駐偃城,便開始佯作挖築長塹。
這一舉動讓蜀軍以為後路將被斷絕,於是蜀軍前部懼怕撤退,徐晃順利奪回偃城。
徐晃在城池的兩面連起曹軍營寨,緩緩地向圍困樊城的蜀軍逼近,直到離關羽的包圍圈只有三丈的距離。
襄樊之戰
樊城的僵局開始被打破。
運勢開始向曹魏傾斜。
關羽在曹仁的嚴防死守下攻城不利,徐晃又收到了曹操的指令,讓他散布孫權的請戰密信,迫使關羽暫且收兵,進一步改變了樊城的戰局。
一切謀劃計策都已實施,現在就該去和雲長告別了。
得到援兵的徐晃聲東擊西,突襲關羽軍的四冢,迫使關羽不得不親自率軍出戰。
兩個惺惺相惜的武人,再一次面對面。
雲長,你老了不少啊。
公明,彼此彼此。
不知雲長公可願允某一事?
公明但講無妨。
翻身下馬的徐晃高舉長刀,大呼。
「得關雲長首級者,賞金千斤!」
武聖還未緩過神來,老鄉本應淚汪汪,怎地突然動刀槍?
「公明,你這是何意?!」關羽策馬大呼。
「此乃國家之事。」大刀先聲奪人,飛向關羽的咽喉。
毫無戰意的關羽在混戰中敗下陣來,慌忙衝入防守緊密、鹿角十重的營寨中等待時機。
這鹿角,可是讓曹軍猛將李通吃了大虧的,公明雖勇,又能奈之何?
好一個徐公明!親自上馬衝鋒在前,不畏障礙阻截,率敢死隊突襲營寨,大破關羽軍,並斬殺投降蜀軍的胡修、傅方,迫使關羽撤軍,成功解除了樊城之圍。
除此之外,徐晃的成功解圍也讓三國戰局劇烈改變,讓曹操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徐晃
儘管身為名將,但徐晃未曾有過貪戀財權之意,他常說,得遇明主,便應竭力報效。
他用一生踐行了自己的忠誠。
「將軍但得嘉聲在,何必榮封萬戶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