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張紀中版碧血劍完整版(張紀中版碧血劍)

2023-04-13 02:53:35

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網(www.thepaper.cn)有戲欄目的頭條號,欄目官方微博「@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文/孔鯉

金庸小說博大精深,一支筆落下,生出多少錦繡江山、縱情兒女,便是短篇《越女劍》也頗令人神往。但畢竟誰也不是起手就巔峰的,金庸早年的兩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在文本上就差了點。

文本差了一些,那麼給改編原著的影視劇編劇便帶來了很大的空間。由張紀中製片、竇智孔和黃聖依主演的《碧血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從金庸首肯的金學大家陳墨《<碧血劍>拍攝秘笈》裡可以看到,編劇和陳墨在尊重原著大框架的基礎上,對原著進行了非常恰當的修改。

所以可以說,這版《碧血劍》武俠劇,比原著小說還要好上不少。

只憑這句臺詞,明王朝大限將至的氛圍就塑造出來了,黑雲壓城城欲摧,大明帝國已經岌岌可危。但面對著岌岌可危的局勢不同人也有不同的反應,這裡編劇讓崇禎說出了後來相傳是他自己遺詔裡的一句話,很顯然地便將崇禎不肯認錯、剛愎自用的心態表現了出來:

「當真是群臣誤朕,個個可殺!」

這句話真是充分體現了崇禎的性格缺陷,面對問題,他想到的不是為何解決不了,而是將所有過錯都加在他人身上,在塑造崇禎形象時,編劇讓他在劇中說了數十次這類話,掛在嘴邊的同時也刻在了崇禎心裡。

由於預算有限(只有當年黃曉明版《神鵰俠侶》的一半不到),很多歷史事件不能直接展現,因而便只能藉由崇禎和他人的對話來反映當時的形勢危急,這些在原著中是沒有的。

第十八集裡,崇禎和群臣正在商議國事,前方傳來戰報,說孫傳庭戰死。雖然明末戰死的將軍數不勝數,但孫傳庭的死意味著局勢的徹底無法扭轉,《明史》裡就有評價:「傳庭死而明亡矣。」劇中在細節處不放過任何一個比較重大的節點,足可見是用心在刻畫歷史氛圍。

第二十四集裡,太監曹化淳奏報說田弘遇給崇禎送來了美女,崇禎聽了之後大怒,罵田弘遇這群人在自己向他們借軍餉時一毛不拔,就連自己的國丈周奎也只捐了一萬兩,然後便不停哭窮,現在卻來用美女討好自己。這件事是有史可稽的,更諷刺的是,當李自成破了北京城後,大順軍在他家整整抄了幾百萬兩的白銀。本劇沒有太多精力表現這件事,但從崇禎的牢騷也可看出,他手下的這些文武百官一個個私心自用,對大明江山的斷送是要負責的。

私心自用的不僅僅體現在捐錢上面,第二十六集裡,當已經兵臨城下的李自成派投降的太監杜勳前來和崇禎議和時,李自成開出的條件是,要崇禎封自己為西北王,尊崇禎為皇帝。崇禎拿不定主意,於是問首輔大臣魏藻德:「魏藻德,你認為此議如何啊?現下情勢危急,你可一言決之。」

魏藻德一言不發,崇禎急了:「說話,說話!你不說話,莫非是怕承擔一個割地求和的罵名?可你是內閣首輔,你的職責呢?」面對著皇帝如此的逼問,魏藻德依舊不開口,無奈的崇禎下令群臣退下,然後對魏藻德說:「現在只有你我二人,你應該說了吧?」

魏藻德還是不開口。

這一段落張力十足,用意也很深刻。一方面它表現了皇權已經不像過去那樣具有威嚴了,面對皇帝的詢問,大臣可以來個不開口;另一方面它還告訴我們,崇禎和魏藻德都有私心,也許他們都有議和的心,但誰也不敢開口,誰也不敢承擔那個千古罵名。當皇帝和大臣已經互相算計到這個地步時,明朝該亡了。值得一提的是,史料記載,李自成城破之後,魏藻德覺得大順朝一定會重用自己這樣的人才,於是他立刻便投降了。

值得注意的還有一些細節。在原著中提到周遇吉時,金庸是這麼寫的:「……恰好遇上闖軍攻關,攻守雙方打得甚是慘烈,走不過去。後來他眼見明軍大敗,守城的總兵周遇吉也給殺了。義軍不日就來京師,咱們給他來個裡應外合。」這是站在闖軍的立場上,劇中也有這一段落,但與此同時它還加上了明廷對周遇吉的態度。

當大臣向崇禎匯報周遇吉全家老小壯烈殉國的消息時,崇禎忍不住感慨了一聲:「好周遇吉,好周將軍。」和前文裡闖軍們對周遇吉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但二者都不能算絕對的對與錯,只是立場的不同。

原著《碧血劍》的立場是完全站在袁承志這邊的,因此顯得單極化,以袁承志之是為是,以袁承志之非為非,而在劇中,則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修改,其中尤以惠王和安劍清的形象塑造為妙。

二、今日的一縷英魂

在原著小說裡,惠王朱常潤和安劍清的戲份不多,形象也比較齷齪。

《碧血劍》第十八章裡,惠王的名字才出現,這時他的形象由袁承志代為陳述:「曹化淳跟滿洲的睿親王私通,想借清兵來打闖軍。皇上不答允,曹化淳他們就想擁惠王登位,惠王貪圖權位,定會答允借兵除賊。」

在這裡,惠王的形象被定格在貪圖權位上,為了能做成皇帝不惜將大明的江山拱手送人,在情勢危急時也對皇位覬覦不已,這樣的人物形象比較標籤化,並不能讓讀者印象深刻。

為了改變這一問題,在07版《碧血劍》裡,惠王的形象豐滿了許多。面對袁承志時,他說:「當今皇上雖有勵精圖治之心,奈何對臣下求全責備、不切實際,而且剛愎自用、猜忌多疑。可惜令尊(袁崇煥)一片耿耿孤忠,最後卻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也許會有觀眾認為,這段編劇另加的戲,說不定是惠王為了拉攏袁承志才這麼說的、但一來惠王這麼說的時候,背景音樂的基調低沉、悲壯,並不像是小人見風使舵時用的音樂;二來在最後和崇禎對決時,他的一番慷慨陳詞更能夠展現他的真實想法。

在第二十四集裡,惠王怒氣衝衝:「闖兵已破潼關,太原、寧武關也危在旦夕,指日可達京師。你這時候還不借兵滅闖,是何居心?你非得要把大明的江山,雙手奉送給李闖,是不是啊?你要斷送太祖皇上傳下來的江山,我們姓朱的,個個容他不得!」

這番話相比於簡簡單單的爭權奪利,則更多了合理的動機。崇禎剛烈、惠王心切,大家都不希望明朝滅亡,但崇禎一點土地也不肯讓,而惠王則想尋得轉圜餘地,這麼看的話惠王便不只是齷齪的篡位者了,而是有政治抱負的藩王。

在不對故事情節有大的改動基礎上,巧妙地給一些次要人物增加了可信的細節,讓這些人物比原著更能立得住,這是07版《碧血劍》比原著好的地方之一。除了惠王外,安劍清這個角色也很值得說道。

安劍清在原著裡同樣是一個齷齪的小人。

他貪圖榮華富貴,甘願成為錦衣衛,做朝廷鷹犬,到處抓捕平民百姓。而在最後一場決戰時,他率先投靠了惠王,書中是這麼說的:「惠王一使眼色,一名錦衣衛衛士拔出長刀,叫道:『昏君無道,人人得而誅之!』袁承志聽了他口音,心中一凜,燭下看得明白,這人正是安大娘的丈夫安劍清。」

在書中,安劍清作為一個不太光彩的反派,蠅營狗苟,四處投機,最終死於亂箭之下,而他和安大娘、安小慧之間的愛情和親情也被壓縮到了極致,幾乎沒有展開的餘地。

到了劇中,安劍清的形象悄然發生了變化。

故事開始時,安劍清依舊是朝廷鷹犬的形象,飛魚服、繡春刀,正是錦衣衛的標準打扮,他奉命捉拿袁崇煥及其家人,從袁承志的視角來看,從來都是壞人。

然而在第二十四集裡,當重傷的安劍清被袁承志抱起來時,安劍清抓住袁承志的手腕,說了這麼一句話:「今天終於把你抓到了。」

這句臺詞實在是妙。簡簡單單一句話,卻以迅猛的力道把安劍清的人格魅力凸顯了出來,從這句話開始他有了自身的行為邏輯,他不再是原著裡那個為了金銀財寶可以到處投敵賣主求榮的齷齪小人安劍清,而是一個有使命感的錦衣衛。他在袁承志小的時候就要抓到他,等袁承志大了還是想抓到他,這在第一集裡一直有表現,而後就連他和別人對打受了重傷被袁承志救下的時候,他還心心念念於此。

這叫榮譽感。安劍清的這一行為,其實是有先秦時期的古人之風的,把一項使命當作畢生要完成的任務,通過這句臺詞,安劍清的形象便光輝了起來。

與此同時,安劍清還由原著裡的叛徒變成了忠心不二的護衛。當他發現惠王叛亂時,他一心一意護住崇禎,此舉也給了他當年拋家棄女來做錦衣衛以合適的理由——也許他是愚忠,但值得我們尊重。

當劇作把原著裡並不是太出彩的幾個人物提煉到了精神高度時,觀眾自然便會對人物產生了認可度。所以在07版《碧血劍》裡,絕沒有原著中那麼多人物形象單薄、故事分散的問題。

當袁承志被選為武林盟主後,他號令群雄去支援李自成,這時為了給自己的軍隊一個稱號,書中是這麼說的:「袁承志這路人馬,江湖上就稱之為『金蛇王』營,隱然與闖王麾下著名的十三營相埒。袁承志心想父親忠於明室,當時手握大軍兵權,遭受奇冤之時,全無絲毫稱兵作反之意,雖為皇帝冤枉磔死,卻始終不願負上個反賊叛逆之名,因此一再通傳,不可說他是袁崇煥之子,以免父親地下有知,心中不安。袁承志雖為百姓求生而造反,卻決不敢公然舉旗反明,他本不喜『金蛇王』的稱號,但用以掩飾袁崇煥之子,倒也可行,也就任由江湖朋友隨口亂叫。」

書中是作者直接陳述了這一段故事,而在劇中卻頗有一番波折。在第十二集裡,有人提議以袁崇煥的名字為營名,叫「山宗營」,這時袁崇煥的老部將孫仲壽反對道:

「袁督師一生忠於明室,雖說身受奇冤,卻從未有過反叛之舉,今天少主順應天意,為袁督師昭雪冤情、舉旗造反,卻不願袁督師在天之靈,蒙受反賊之名而不安,所以,這個『山宗』的名號還是不用的為好。」

那麼,為何在劇中,要由袁承志改為孫仲壽來說這番話呢?

這是從第一集開始就埋下的線。

第一集裡,登場的袁崇煥老部將有好幾位,一時之間大家難以區分誰是誰,於是設計了這麼一場戲。

朱安國(右)道:「朝綱廢弛,義軍四起,天下大亂,我看已經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孫仲壽(中)道:「不,我們的目的,只是為袁督師平反昭雪,而不是要推翻大明朝。」

朱安國道:「這不是一回事嗎!」

孫仲壽道:「這不是一回事!」

羅大千(左)道:「行啦行啦!你們倆都吵了十幾年了,就別再費口舌了!」

通過這麼一段簡短的對話,三個人的不同態度就此表現了出來,也因為有這麼一場戲,在後來商量營號時由孫仲壽來反對「山宗營」才更有力度,將這個戲份很少的配角用精確的細節支撐起來。

也是這個孫仲壽,在袁承志猶豫是否要幫仇人時,他對袁承志講述了袁崇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英雄氣概,講述了給他起名「承志」的用意。而在袁承志放棄刺殺崇禎時,他感慨袁承志有了天下國家的概念。

原著裡並未很好地表現出袁承志的承志,甚至在面對黑幫的搶劫時袁承志表現得反而更像金蛇郎君。而07版《碧血劍》則處處和袁崇煥呼應。

在原著最後,金庸藉由一個緩步而行的年老盲者在自拉自唱傳達了全書的主題:「無官方是一身輕,伴君伴虎自古雲。歸家便是三生幸,鳥盡弓藏走狗烹。子胥功高吳王忌,文種滅吳身首分。可惜了淮陰命,空留下武穆名。大功誰及徐將軍?神機妙算劉伯溫,算不到:大明天子坐龍廷,文武功臣命歸陰。因此上,急回頭死裡逃生;因此上,急回頭死裡逃生。君王下旨拿功臣,劍擁兵圍,繩纏索綁,肉顫心驚。恨不能,得便處投河跳井;悔不及,起初時詐死埋名。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裡長城……」

聽著這首曲子的正是袁承志和被李自成猜忌的李巖,心境極為相近。而在劇中卻又給這位老者多設置了一重身份。

這位老者,在劇中便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佘義士了。

那年,袁崇煥被冤殺,屍骨未寒,誰也不敢去收屍。獨獨有一位姓佘的義士趁著深夜取下袁崇煥的人頭,將他安葬在北京城邊上。而後佘氏後人為袁將軍守墓幾百年,直到今天。

就這麼巧妙地,故事和歷史在那一刻發生了化學反應,袁崇煥雖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卻無處不在。金庸只寫好了一個金蛇郎君,而07版《碧血劍》卻將袁崇煥也塑造了出來。

結語 鴻飛天外又冥冥

自金庸開始尋求主流的認可後,從本世紀初開始,誕生了許許多多的金庸武俠劇。看TVB長大的一批觀眾在面對不一樣的張紀中武俠劇時,是會產生牴觸心理的,但是隨著時間過去久了,觀眾也必會重新審視這一批當年慘遭罵名的武俠劇。

張紀中製片的武俠劇系列是回顧完了,但武俠劇不止張紀中一家,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吳樾版《連城訣》等都是好作品,甚至也不只有金庸一家,張智堯《楚留香傳奇》、張智霖《陸小鳳傳奇》等古龍作品改編的武俠劇也一直活躍著。此外還有《俠僧探案傳奇》、《少林問道》等原創武俠劇頑強生長著。

【作者孔鯉,微信公眾號「書林齋」(Kongli1996),微博@孔鯉】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