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我想靜靜(淡極始知花芬芳)
2023-04-13 02:56:08 5
時代對人的影響是極深的,就像我們讀中學的時候很多同學認為染頭髮、穿寬腿牛仔褲、尖頭皮鞋就是時尚,但在年輕人眼中所謂的「時尚」在老年人眼中卻不以為然,在老年人眼中的時尚,也許年輕人又會覺得跟不上潮流。1978年之前,大家都穿灰、藍、綠調子的衣裝,當時穿個軍裝都非常了不起。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人們也逐漸感受到社會的改變給人們所帶來的認識和觀念的改變,那個年代能上大學對於的她們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個夢想,她後來到了電影廠正好趕上北京電影學院招收明星班,最終努力複習考了進去,老師讓他們突破自我,排練《駱駝祥子》,趙靜演虎妞,謝園演祥子,效果特別好,照他們的話說就是演了一對袖珍版的虎妞和祥子,給每個人的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謝園剛走不久,想到這些讓人心頭難過,眼角溼潤。
趙靜在劇組拍《海戀》的時候,在湛江、廈門等南方城市待過,當時買一個錄音機都已經不得,很流行時尚,著裝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街上有人穿著大喇叭腿的褲子,再戴一個墨鏡,讓人感覺有港臺明星的範兒。現在的新時代,數字經濟給我們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時代的到來是否有一種敏銳的感知力,其實從很多電影中我們就能夠感覺到時代的發展變化,電影就好像一個時代的晴雨表。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影壇,星光璀璨,演員趙靜有其獨特的魅力,憑藉《筆中情》《街上流行紅裙子》兩部電影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夢中的天使。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她出演了第一部電影《新風歌》就飾演了女一號,在之後的許多電影中她也做了不同的嘗試,演了很多的女主角,她渴望嘗試一些新的角色,想要去突破自我。當時國外把演員分成了很多種類,比如性格演員、類型演員等,表演理論也呈現出多元化,多種說法和分類不一。不管怎樣,飾演什麼角色,什麼類型,最重要的是演員要把自己所演的角色塑造得傳神動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讓觀眾為你叫好的同時又不噤讚嘆!在當時的《新風歌》裡她扮演了一個性格潑辣的農村燒窯廠的廠長,由於種種原因,這部電影沒有公映。《冰山雪蓮》是她出演的第一部公映的影片。後來又演了《海之戀》這部電影是用黑白描寫了現實的生活,而回憶是用的彩色,會讓人感覺到回憶都是美好的,彩色就有一種美好的寓意在裡面。彩色和黑白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寓意同時也表達了人物的命運。接下來又拍了《巴山夜雨》《喜盈門》《車水龍馬》,她很喜歡自己在《車水龍馬》這部片子裡騎著摩託車的角色,她原來是自行車運動員,後來退役後就做了公務員,那時候北京已經不允許馬車進程了,她就騎上了摩託車,在當時也算是很風光的了,角色塑造得也很成功。提到《街上流行紅裙子》這部影片,她在電影裡扮演的陶星兒是工廠裡是一個勞動模範的形象,性格內斂,對自己要求嚴格,角色中的她和生活中的她倒是有幾分相似,她在影片中也想要嘗試不斷突破自我,突破時代對人思想的束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影片中的陶星兒工作上也有瑕疵和不足,可是因為她是勞模,勞模就要樹立好的榜樣,於是就要把錯誤轉嫁到別人身上,為她承擔錯誤的人心裡很難過,她心裡也很難過,後來開班會的時候她還是主動站出來承認了自己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也遇見過類似的事情呢?其實很多影片無形間也教會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說呢?我覺得能夠引發人民大眾思考,能夠引發社會反思的影片,它的意義和價值就不一樣,也因此更有深度和厚度。電影帶給我們娛樂的同時也帶給我們很多美的感受,很多道理都是簡單和樸素的,就看我們要通過怎樣的故事和鏡頭語言去表達和詮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發生了巨變,中國電影走出去也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了中國,中國對國外的支援,可能很多國家的老百姓都記住了中國,有一次趙靜去斯裡蘭卡,在一個公園裡看到一個老人坐在那,老人就問她們是哪裡來的,她們說是從中國來,老人就特別開心,表達了對中國的感激和謝意,因為我們國家對她們曾經有過幫助,老人的謝意同時也讓趙靜心中莫名的一陣感動,作為中國人她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此時此刻也為作為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我想,時代進步了,人們生活好了,我們也要把優秀的中國電影帶到世界的每個角落,讓世界了解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的中國,去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責任。有了這份責任相信我們一定會把中國電影做大、做好,做強。感謝聆聽,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