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灌漿施工技術提問(帷幕灌漿施工工藝流程是怎麼樣)
2023-04-12 22:28:32 3
1)依據:DL-T5418-2001水工建築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範;SL25-1992水利水電工程鑽孔壓水試驗規程;SL223-1999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並考慮本工程的特點,帷幕灌漿採用自上而下分段鑽進,分段灌漿,孔內循環的灌漿方法混凝土與基巖接觸段巖石段長2m,單獨灌漿並待凝,以下灌漿段長5、6m在斷層破碎帶地質條件地區縮短灌漿段長並待凝。
2)工藝流程。帷幕灌漿工藝流程:測量→鑽機久違→按設計孔徑鑽進→鑽孔、裂縫衝洗、壓水→第一段灌漿→待凝24小時→下一段鑽孔灌漿→終孔標準→封孔等步驟。
3)造孔施工。造孔是灌漿工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成孔的質量及進度直接關係著整個灌漿工程的質量及進度,必須抓緊抓好。①安裝鑽架,擺放鑽機。在確定灌漿孔位後做好標記,清理平整場地,然後鋪地板方木搭制鑽探平臺,鑽機安裝要穩固端正,擺放鑽機要保持天車、主動鑽杆、灌漿孔中心三點成一線,然後準備開鑽;②試車、開鑽。安裝完畢後,啟動動力設備進行試車,包括鑽機供水供電系統,待所有設備均運轉正常後進行開鑽;③鑽進工藝。灌漿造孔對於壩基礎部分,先導孔和檢查孔,施工中一般採用59mm金剛石鑽頭進行基巖部分的鑽孔,每次鑽孔前都要認真檢查所有的鑽杆及鑽具、主動鑽杆和鑽杆接手等,不準使用彎曲變形的鑽杆鑽具,各部位接頭要接牢,各部位接頭和管材要保持良好同心度金剛石鑽進成孔間隙小,鑽頭水口窄,需要較大的泵壓和中等泵量才能產生強制冷卻和衝洗作用。
4)裂隙衝洗及壓水試驗:帷幕灌漿在鑽孔結束後,採用由導管通入大流量高壓水流從孔底向孔外衝洗的方法衝洗孔壁,鑽孔洗擬採用單孔衝洗,直至回水澄清後,再繼續衝洗10min,要求總的時間不少於30min,串通孔不少於2h,底殘渣不超過20cm:一般部位的裂隙衝洗壓力採用同段灌漿壓力的80%壓水試驗在裂隙衝洗後進行,本次灌漿選擇10%的灌漿孔做先導孔,並在I序孔中選擇先導孔應進行壓水試驗,壓水試驗採用單點法,壓力採用同段灌漿壓力的80%,且不大於1MPa:簡易壓水時間為20min,每35min測讀1次壓入流量,取最後的流量作為計算流量。
5)灌漿施工:帷幕灌漿採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時,在規定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於0.4L/min時,繼續灌注60min,或不大於1L/min,繼續灌注90min,灌漿即可結束而採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時,繼續灌注時間相應減少為30min和60min,灌漿即可結束灌漿過程中,隨時測量進漿和回漿比重,當回漿變濃時換用與進漿相同比級的新漿液進行灌注若效果不明顯,延續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6)漿液水灰比和漿液變換標準:灌漿水灰比採用5:1,3:1,2:1,1:1,0.8:1,0.6:1,0.5:1共7個水灰比級,開罐水灰比為5:1。灌漿漿液由稀到濃逐級變換,變換原則如下:當灌漿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時,或注入率保持不變而灌漿壓力持續升高時,不得改變水灰比;當某一比級漿液注入量已達300L以上時,或灌注時間已達1h時,而帷幕灌漿壓力和注入率均無顯著改變時,應換濃一級水灰比漿液灌注;當注入率大予30L/min時,應根據施工具體情況,可越級變濃。
7)灌漿結束標準。在規定的壓力下,當注入率不大於1.0L/min,繼續灌注60min,灌漿即可結束當長期達不到結束標準時,報請監理工程師共同研究處理措施。
8)特殊情況處理措施:灌漿滲漏串漿處理:在灌漿過程中如發現冒漿及漏漿現象,將根據其滲透量大小位置,採取表面封堵,濃漿低壓限流間歇灌漿等措施,待滲漏部位達到一定強度後再逐漸升壓灌漿,直至符合要求若遇鑽孔串漿,則可採取封閉一孔,灌注一孔或兩孔同時灌漿,或待一孔灌漿結束待凝達到一定強度後再鑽灌另一孔單位注入率特別大的孔(段)處理原則:若遇單使注入率特別大的孔(段)對,首先分析原因,再採取適當措施,包括濃漿低壓限流間歇摻速凝劑等方法或請示監理工程師研究實施。
9)封孔。帷幕灌漿結束採用全孔灌漿封堵法封孔:全孔灌漿結束後,用0.5:1的水泥漿置換孔內漿液並取出所有灌漿管後,用0.5:1的水泥漿純壓30min,壓力為最大灌漿壓力,並做好灌漿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