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吸冰毒的電影(這部以廣東冰毒教父)
2023-04-13 02:22:58 1
破冰行動劇照
傾盆大雨,電閃雷鳴,古老村落,燈火明滅。
...幾個警察押解著一名罪犯,倉皇奔走在泥濘巷子裡。
在他們身後,是一群窮追不捨的村民。
他們面容兇煞、手持鐵鍬、洋鎬、鋼棍等,嘴裡叫囂著:你們這群混蛋,把人給我留下!
以上這齣「老鼠捉貓」的情節,來自國產新劇:《破冰行動》。
廣東,東山(劇中名)市。
緝毒警察李飛是一名熱血青年,他愛憎分明、嫉惡如仇。
這天,接到群眾舉報,說附近一個叫「塔寨」的村裡,有人製毒販毒。
於是,李飛帶著幾名同事去抓捕。
人抓到了,毒品原料的證據也在罪犯家中搜集到。
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在他們撤離時,卻遭到了「塔寨」村村民的百般阻撓、圍追堵截...
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爭鬥一觸即發。
磅礴大雨下,一名斯文的中年男子,在別人擎著傘下,緩緩走來...
他叫林耀東,是這個村子裡的村主任,在雨水的簾幕下,他與李飛四目對視。
良久,在林耀東的「調解」、威懾下,村民讓出了一條路。
然而,令李飛沒想到的是,當他們穿越人群時,一名村民,猝不及防地衝到手持證據的警察身後,狠狠用鐵棍搗了一下。
瞬間,乳白色的冰毒原液流淌一地,在大雨的衝刷下,證據被毀滅的一乾二淨...
《破冰行動》上映於2019年,截至發稿時,已更新至第14集。
這部劇有多火爆呢?
豆瓣8.6的評分不說,網上熱搜不說...
猴哥在商場、地鐵、微信群、朋友圈等等,看到的幾乎都是它。
議論著的話題,無不圍繞著該劇的劇情——
誰是內鬼?那個被包養的情人太不要臉了!李飛也太帥了吧!林耀東真是史上最大的斯文敗類...
有人說,這部劇火爆的原因,除了撕裂國產劇的大尺度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真」。
說大尺度,是由於它不同以往國產劇中,一直歌頌警察的正義形象。
它將矛頭指向了一個客觀真實存在的問題:警界腐敗現狀。
說它真,由於這部劇的的確確是改編自一個真實案件——亞洲製毒第一村「博社村」的故事。
2013年,廣東警方對汕尾市陸豐地區的博社村展開了一項「雷霆掃毒」的專項行動。
此次行動共搗毀製毒工廠77個,繳獲冰毒2925千克,製毒原料23噸。
來自新聞資料
在抓獲的182名犯罪嫌疑人中,最為出名的,便是號稱「冰毒教父」的博社村村委主任蔡東家。
蔡東家,2019年1月17日被持行死刑
90年代初期的博社村,還只是陸豐市甲西鎮東南部的一個小漁村,生活在這裡的村民,大都養蝦為生。
轉變在蔡東家當上村治保會主任開始。
某一天,本村治安隊的人找到蔡東家,打著生產石膏粉的幌子,讓他提供個秘密場地。
雖然蔡東家也感到蹊蹺,覺得他們是做什麼違法勾當,但他沒經得住20萬元的誘惑…
直到半年之後,蔡東家偶然接觸冰毒,才發現,那幾個讓他幫忙找地方的人,生產的東西就是冰毒。
貪婪的他,心想既然這麼賺錢,不如自己幹,於是便利用自己在本村的威望,開始拉攏村民製作冰毒。
就這樣,一傳二、二傳三、村裡絕大多數的家庭都參與到了製毒行業。
發展到最後,連村裡的小孩子放學回家,都瘋搶著幫忙「剝藥丸」,每月有著上萬元的收入…
《破冰行動》中的冰,便是圍繞著攻破這個「冰毒製造第一村」的冰而展開。
影片高度還原了現實中的真實事件。
比如,開頭提到的李飛抓獲罪犯後,被村民圍追堵截的情節。
在現實中,博社村的毒販不僅有仿製手槍,還有AK47、手雷等殺傷性武器。
據警方在新聞中的介紹說,某次一對警員進入博社村抓人時,曾遭到兩三百輛摩託車的圍攻。
他們根本不把警察放在眼裡,還辱罵著往警車上拋石塊。
比如,影片中塔寨村的「三房」式宗族觀念,警界、政界地緣血親的複雜羈絆。
現實中的博社村,也是一個典型的宗族文化氛圍異常濃厚的村落,僅僅兩千多戶的小村莊,便建有四十多座祠堂。
現實中的博社村
而在後面支撐著他們犯罪的政界、警界保護傘,也都有著一脈同宗的地緣血親。
有網友評論說:這部劇的禁毒之難,便在於他繞不開中國的一個古老命題:血緣大於一切。
影片中有一幕情節,非常值得令人回味。
當李飛知道自己抓的毒販被人滅口後,趕到村裡。現場勘查時,他質問另一名刑偵大隊的警察,問他是不是你將消息告訴了你的嶽父時。
那名惱羞成怒的刑偵警,也狠狠撂下了一句話說:別以為在東山長大,就是東山人了。
這句地緣情節異常濃厚的臺詞,雖然只有短短一幕,但它給出的信息量卻無比巨大。
它也可以翻譯成:別以為生在家裡,就是這個家裡的人了。
這句話反映了一個客觀問題:如果你的老鄉,親友犯了罪,作為警察,該去包庇嗎?
如此,受傷害的人,怎麼辦?
僅僅從這句臺詞上,猴哥便可以給這部劇定一個基調了:「無私」和「法不徇情」應該是這部劇的命題。
從目前播出的這些集來看,影片的主幹線有兩條:一條是尋找警方內鬼的線,另一條是由任達華主演的香港富豪趙嘉良的復仇情感線。
這部劇非常有意思的是,在開頭的幾集,除了李飛和死去的那個宋揚之外,你看哪一個警察都像是內鬼。
首先被懷疑的,是禁毒大隊大隊長蔡永強。
李飛費勁萬難將林勝文抓來,在審訊過程中,他向李飛吐露了「300萬保護傘」的事。
他甚至還還威脅李飛:如果不趕緊把我放了,明天領導就得讓他寫檢查。
結果,第二天蔡永強就讓李飛寫檢查了,還以迅速的方式將林勝文給放了出去…
其次被懷疑的,是刑偵大隊大隊長陳光榮。
他的疑點在於一個很小的細節,當林勝文被殺滅口時,李飛和宋揚趕到現場,遭到林勝文的哥哥林勝華的一番辱罵阻撓。
原本誰勸,誰拉,林勝華都不聽,偏偏陳光榮的一句話:我還在這裡呢!
林勝華立刻就消停了。
他的這個服軟不是出於對警察的畏懼之心,從面部表情以及氛圍上,倒像是對自家長輩的服從。
由此可以判斷,他們就算不是一家人,也是有著共同利益的自己人。
最後被懷疑的,是禁毒局局長馬雲波。
雖然從現有的劇情來看,他都沒有被捲入懷疑的直接點,但他那種行事推諉的風格,以及輕信證詞的一幕,實在是太顯得低級的。
作為一個從基層爬到頂峰的公安精英,有這種表現,是不正常的。
唯一的理由,就是他在掩飾什麼,刻意的把自己擺在不起眼的地方,不招人耳目。
另外,據種種跡象表明,那些毒販敢如此膽大妄為,其背後的保護傘應該不是一般的隊長級別。
禁毒局大boss的靠山,似乎更符合那些人的猖狂行為。
關於香港富豪趙嘉良的復仇線,就更精彩了。
它涉及到了臥底、情感、仇殺、以及他與男一號李飛的身世之謎等等。
因為涉及大量劇透,這裡猴哥就不多說了。
除了故事的硬核,演員卡司們的演技,也是撐起這部劇,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
豆瓣有人用「四老帶一新」來形容演員陣容。
四老是:吳剛、王勁松、任達華、張晞臨。
任達華——飾演香港商人
張晞臨——飾演禁毒局長馬雲波
一新是:黃景瑜。
黃景瑜——飾演李飛
這些老戲骨的演技非常棒,尤其是出演村主任林耀東的王勁松老師,可以說這次是演燃了。
第一集才播出後,他憑著在開頭露出的那一面,短短的兩句臺詞,就已經在豆瓣贏得了熱評。
有人說:他把這個斯文敗類,給演絕了!
在第十二集中,他坐著大奔,緩緩行駛在塔寨村,對兒子徐徐地說:「我坐在車裡就可以知道,塔寨人心變了沒有…」
「這麼窄的路,車子可以開的這麼穩,這說明,塔寨人的心沒有變。」
這短短的幾句話,暴露出的語氣,又讓他道出了王者的風範與孤獨。
作為出演男一號李飛的黃景瑜,此次的出演,要遠遠比去年在《紅海行動》中爭氣的多。
他最打動猴哥的一幕,是在第一集審訊林勝文時。
面對陰險多變的毒販,他演出了一個異常冷靜,犀利精明、隱忍、甚至是狡詐的禁毒幹警形象。
無論從表情,還是語氣上,都顯得那樣真實,讓人覺得這就是現實中在審訊罪犯的警察。
這一點上,不僅是他演技的突破,更是國產劇在尺度上的突破。
它跨出了人民警察都是正義無私形象的痴傻桎梏,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群體更接地氣的一面。
其實,從不專業的角度分析,猴哥覺得,那個出現了兩個鏡頭就掛掉的林勝文,其演員演的也不錯。
雖然表情有點誇張,歇斯底裡。
但相信,他留給我們的印象是深刻真實的。
現實中的毒販、殺人犯,其實有很多就是他這樣的,長得白白淨淨,不都是一副兇神惡煞的表情。
不標籤化、固有化、是該劇的一大特色,加分項。
另外,誰給你說,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呢?這是我從演員的演技中,窺測到的又一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