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前半生的故事(帝王生活未必如意)
2023-04-12 19:28:19 1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述電影《末代皇帝》,這是一部講述末代皇帝溥儀傳奇人生的影視作品。對於溥儀的故事來說,最完整最直觀的莫過於他本人的自傳《我的前半生》。
溥儀出生於醇王府,3歲登基成為九五之尊,是清朝的第十位皇帝,也是最後一位皇帝,11歲經歷了復闢,28歲被扶持為偽滿洲國傀儡皇帝,日本投降後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1950年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後來獲得特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溥儀經歷了從天堂到塵世,從帝王到平民的身份地位的轉變,在他人生的前半生中,他有無可奈何,有行差踏錯,幸運的是,新中國的感召下,他獲得了重生。
在《我的前半生》中,溥儀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從他的家世開始,講述了他跌宕起伏、顛沛流離的一生。他的人生經歷,比大多數人都要豐富得多,晚清、民國、北洋軍閥、偽滿洲國、蘇聯、新中國,國家從完整到殘缺,又從殘缺到完整……一路走來,他親歷了不同時期、不同黨派、不同國別的人對他的不同態度,有阿諛奉承、有威逼利誘、有寬容體諒。他見證過最壞的時代,也體驗過最好的時代,所以在一切塵埃落定歸於平淡之後,他可以認真地回顧、反思,平靜地將自己不平凡的一生經歷寫下來。可以說,他的人生經歷絕對承接得起這本書六百多頁的厚重與豐滿。
不論對於溥儀本人,還是對於近代史來說,《我的前半生》都是一部很有價值的誠意之作。人生的豐富感和歷史的厚重感兼而有之,處理得恰到好處。從溥儀的字裡行間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無可奈何,他兩次登基都是他人的安排,命運的選擇,他的意願與想法,都是無法難以實現的,是身不由己的。這種無法主宰自己命運,被時代洪流裹挾著向前走的境遇,不得不讓人感到可悲可嘆可憐。
如果說年少時的命運是身不由己,還有可以原諒的地方,那麼成年後的選擇就需要自己負責了。做偽滿洲國皇帝,做漢奸幫助日本軍國主義剝削壓迫東北民眾,使得國之不國,無數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溥儀對此也做了深刻的懺悔,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出改變。
溥儀懷著真誠、質樸的態度,寫下自己前半生的經歷,包括他走過的彎路和做過的錯事,能夠直面自己的人生,記錄自己的心路歷程,他是勇敢的,堅定的。書中充滿了他對封建王朝的反思,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憎惡,對前半生的懺悔,對新生活的憧憬。
衣食無憂、榮華富貴、窮奢極致的生活,未必是自由幸福的生活,可能是牢籠和枷鎖;辛苦勞作、忙碌不停、平平淡淡的生活,未必不是自由幸福的生活,可能恰恰是安心與自在的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