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詞在電視劇中什麼水平(二十年後再看大明宮詞才真正覺察出這是一部好劇)
2023-04-13 03:05:53 1
最近在追《演員請就位》,裡面有一期表演到了李少紅老師的《大明宮詞》,提起這部劇,當年給我的印象更多是「性感的著裝」和「拖沓的臺詞」,並不覺得有什麼偉大。
但是過了二十年之後再看這部劇,卻慢慢覺察出了當年沒有品出的那些味道。
特別是在下面幾個細節之上。
第一個:當年看到的更多的是「肉慾」,現在看到的卻是入骨的倜儻。
古裝劇拍到大唐,衣著都會比較大膽,也會比較豪放。
比如之前範冰冰的武則天,就因為穿衣太大膽,被強行加上了衣裳,而在當年看《大明宮詞》的時候,我也是有同樣的感覺,認為會不會太暴露,認為會不會太大膽。
但是現在看來,卻更多的是藝術感,更多的是倜儻感。
不管是少年的太平公主,還是中年的太平公主,只有穿上這薄紗,只有穿上這大唐華服,才能顯出骨子裡的倜儻和風流。
第二個:當年覺得是「不知所云」的臺詞,現在才覺得是真的美。
據說《大明宮詞》的編劇當年有在英國留學,特別推崇「哈姆雷特」式的對白,所以就給自己移植了過來。
而當年那些我們聽起來「不知所云」的長句,確實有拖沓的嫌疑,但是跟著節奏,跟著劇情的發展,我們也能夠慢慢理解臺詞裡的美,臺詞裡的精華。
特別是開篇的時候,太平用低沉喑啞的聲音回首往事的時候,這麼一句話更是讓人美到骨子裡:
我出生的時候,長安城陰雨連綿。一連數月的大雨將大明宮浸泡得仿佛失去了根基,甚至連人們的表情也因為多日未見陽光而日顯蒼涼傷感......
光是看到這樣的詞語,都能一下子代入到當年那個陰雨連綿的長安城,而這還只是全劇中的第一個開篇,在劇中偶爾驚鴻一瞥都能看到無數令人驚嘆的辭藻。
可以說,光是聽臺詞,都能「夢回長安」。
第三個:人物是真的鮮活,有生命力。
都說周迅有演技,有少女感,而周迅真正的演技巔峰其實就是在這部《大明宮詞》裡。
那年26歲的周迅,在劇中將一個活潑、愛玩、刁蠻的太平公主演出了神。
直到多年以後,周迅本人再看《大明宮詞》也直言不諱道:「可能再也回不到當時那個狀態了!」
而成年後的太平公主,是由剛剛32歲的陳紅扮演。
褪去了少女時的青澀刁蠻,成年後的太平公主,美豔動人,周身布滿了大唐公主的驕傲,而這股神態,這股氣質,也只有當年的陳紅才能飾演出來。
可以說,在這部劇中,曾經留下了周迅和陳紅一生之中最好的熒幕一瞥。
第四:趙文瑄一人分飾兩角,人物卻各自鮮活有張力。
都說「一見楊過誤終身」,那年上元節的驚鴻一瞥,卻是徹底改變了太平公主的一生。
我想很多觀眾也和太平公主一樣吧,只是因為在人群之中多看了一眼,從此就再也忘不了這個年輕、俊朗的薛紹。
而更牛逼的是,當年趙文瑄已然四十歲了,人到中年,既能演出少年的儒雅,也能演出張易之的狂放不羈,一人分飾兩個極端的角色,而且各個性格分明有張力。
這本身就是一件特別困難,也是一件特別牛逼的事情。
都說一見薛紹誤終身,可是更多的時候,我卻覺得不管是薛紹還是張易之,都是電視屏幕上不可能再出現的完美角色。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趙文瑄的出色演技。
當然這部片子的優點還有很多,比如時至今日我依然被武則天對太平公主說的一段話,所感動。
太平公主問武則天:
母親,難道我們一生都註定孤獨嗎?
武則天的回答是:
有一位像大樹一樣的男人供你棲身固然好,如果沒有,或者倒了,就要學會自己生根,長出自己的軀幹。
所謂一代女皇,從這句話裡已經將霸氣展現的淋漓盡致,你們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