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李工作室守護的漫威英雄(南風窗別了斯坦)
2023-04-12 18:49:45 2
今日,網際網路上又傳來噩耗。美國時間11月2日,漫威系列作者、美國漫畫界元老級人物斯坦·李(Stan Lee)在美國希德斯-西奈醫療中心辭世,享年95歲。
斯坦·李的去世,意味著又一個文化巨人離開。
他在美國,就如同金庸在中國。
很多人是讀著金庸的小說成長。而在美國,西方一代則是看著斯坦·李的漫畫成長。進入21世紀後,斯坦·李的漫畫經由影視改編,深刻影響著世界流行文化。
斯坦·李創作了《神奇四俠》《蜘蛛俠》《鋼鐵俠》《雷神託爾》《綠巨人》《X戰警》《奇異博士》《超膽俠》等漫畫角色,他的漫畫已經在全球75個以上的國家以25種不同的語言印刷,超過20億冊。斯坦·李也在大部分漫威電影中客串出演,並一直兼任漫威影業的榮譽主席和漫威漫畫編輯委員會成員,被稱為漫威的靈魂人物。
誠如漫威遊戲執行總監Bill Rosemann在推特上說的:「您有所不知,我們成長中所讀到的您的故事、卷首語、信箋以及即興講話,都成為引領我們一生的聲音。」
「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享年95歲,粉絲在星光大道獻花悼念。
一生與漫畫相伴
斯坦·李原名斯坦利·馬丁·利博,1922年12月28日出生在紐約。1939年,16歲的斯坦·李從高中畢業。在舅舅的介紹下,斯坦·李跟當時的通俗雜誌和漫畫書出版商馬丁·古德曼見了一面。古德曼同意讓斯坦·李到自己的Timely漫畫公司做助理。
Timely就是漫威(Marvel)的前身。值得一提的是,漫威在它的早期歲月裡多次更名:Timely Comics(時代漫畫),Marvel Comics,Atlas,甚至沒有名字。一直到1963年它才定名為Marvel。
1941年,斯坦·李生平第一部作品問世,它就是《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的第三部,斯坦·李負責填寫內容,漫畫由別人來畫。這是他第一次使用筆名「斯坦·李」。
就在他的作品問世的同一年,總編喬·西蒙因與老闆古德曼發生衝突而辭職,並帶走了一些得力幹將,年僅19歲的斯坦·李成為臨時總編。
《美國隊長》第三部問世之後,時值珍珠港事件發生,美國正式加入戰局,美國隊長的漫畫被大批量送往戰場,憑藉著其性格上的堅韌與自我犧牲的奉獻精神,瞬間成為軍中戰士的精神補給。漫威也贏得大量讀者的喜愛。
斯坦·李,攝於二戰期間的美國。
二戰結束後,漫威也經歷了不少風風雨雨,大起大落。它在50年代差點退出漫畫界,又在60年代掀起風暴。斯坦·李創作的《神奇四俠》《綠巨人》《蜘蛛俠》等橫空出世,令漫威不僅走出了美國隊長的傳統套路,更因為題材新穎、類型豐富而稱霸市場。1972年,斯坦·李成為漫威漫畫公司的發行人和董事長,之後逐步退出創作,致力於經營。
伴隨著漫威在1980之後長達20年的低谷,斯坦·李的人生也陷入了低谷。1998年斯坦·李離開了漫威。20世紀90年代末,斯坦·李成立了「斯坦·李傳媒」公司,開始轉戰電影行業,但是無奈被坑,公司在2000年就破產了。不甘心的斯坦·李又再次創建了娛樂公司POW! Entertainment,也並不順遂。
當漫威在2009年以40億美元的天價被迪士尼收購,斯坦·李並沒有因此順風順水。2007年,與他相愛69年的愛妻去世後,他以欺詐指控起訴了自創的POW! Entertainment,然而幾周後,他突然放棄了訴訟。他還起訴了他的前任業務經理,並對他的助理提出限制令。2018年6月,洛杉磯市警局在調查他深陷其中的虐待老人的案件,法庭文件顯示他可能遭受女兒和照顧者的虐待。
雖然晚年的斯坦·李捲入不少糾紛中,但他的一生始終與漫畫為伴。如今,他可以不顧紛爭,安心地做一個長長的英雄夢了。
他改變了我們看英雄的方式
與漫威齊名的另一家漫畫巨頭DC在推特發文稱:「他改變了我們看待英雄的方式,現代漫畫將永遠銘記他不可磨滅的印記。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熱情提醒了我們熱愛這些漫畫故事的初心。精益求精,斯坦。」
斯坦·李之於漫畫的意義,不僅在於他創造了一系列影響數代人的超級英雄,更在於他塑造英雄的方式,直接影響了漫畫的方向。
1950年代,幾乎所有美國的漫畫公司都陷入發展的瓶頸期,當時的漫畫遭到了官方的強硬抵制。美國參議院一個叫弗雷德裡克•魏特漢(Fredric Wertham)心理學家,寫了一本書《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誘惑無辜),對漫畫展開了全面的剿殺行動。他指控漫畫有幾大罪狀,比如漫畫會導致文盲、犯罪漫畫形成殘忍和欺騙的風氣、漫畫使人容易遭受不良誘惑、漫畫刺激不完備的幻想、漫畫引起犯罪的或性變態的想法、漫畫讓犯罪和性變態合理化,等等。
恰逢當時美國青少年犯罪的勢頭正呈上升趨勢,人們為日益增長的青少年犯罪率而擔憂,卻又不知如何對付這種新的情況。在輿論的蠱惑下,漫畫成為眾矢之的。一方面是市場的敵視,一方面是審查的日益嚴格,大量漫畫公司倒閉,漫威也舉步維艱。
斯坦·李靈機一動,聯傑克·科比開始寫起了不一樣的超級英雄。斯坦·李筆下的第一組超英團夥——神奇四俠誕生。英俊成熟、卻有點嘮叨和沉悶的科學家裡德•理查茲,他的好友本•格瑞姆,他的女友蘇珊•斯託姆,還有蘇珊的弟弟喬尼,他們四人乘坐的試驗飛船穿越了一場奇怪的宇宙射線亂流,讓他們每個人都具有了不同的超能力。神奇四俠的最大特徵是:他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神奇四俠》電影版海報
這是一個重大的改動:高高在上救世主一樣的英雄,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留給觀眾的遐想空間非常有限。這種「去神化」的情節安排,拉近了觀眾與英雄的心理距離。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從這些超級英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理解超級英雄的心理困境和道德困境,並從中獲得一種身份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很快地,暴躁孤獨的綠巨人、交不起房租的高中生蜘蛛俠、自戀的花花公子鋼鐵俠等等性格迥異、活潑新穎的超級英雄從他手下誕生。
而斯坦·李更是憑藉驚人的判斷力作出一個決定——推出漫威宇宙。在這個平行宇宙裡,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等都是復仇者聯盟成員。一個全新的英雄世界誕生了。2008年,漫威首次將「漫威宇宙」的概念搬上了大銀幕,一炮而紅,成為影壇最具號召力的品牌。
客串王:漫威之魂
斯坦·李不僅是知名的漫畫家,他的另一個重要身份是演員。他是全美全角色歷史最高票房演員,參演了40餘部電影,共創造總票房約約510億人民幣。
不過,斯坦·李的角色都是客串,大部分客串也都是出現在漫威電影中,他客串過的電影佔漫威總量的90%以上。
斯坦·李的客串生涯始於1989年,他第一次在電視電影《無敵浩克的審判》中客串露臉。在接下來的將近 30 年的時間,斯坦·李成為了漫威電影中的「最大彩蛋」。他是《X戰警》中一名賣熱狗的小販,《蜘蛛俠1》裡那名驚慌的路人,《超膽俠》中那名一邊過馬路、一邊看報紙的老人,《神奇四俠2》裡參加婚禮被拒之門外的嘉賓,《鋼鐵俠1》中被錯認成花花公子創始人赫夫納的老頭子,《雷神1》中的貨車司機,《死侍》中俱樂部裡的主持人……
最近在國內上映的《毒液》也有他。在片子的尾聲,他演一個遛狗的路人,跟湯老師還有一句對白:「Dont give up on her ... either of you。」
斯坦·李,漫威電影中行走的「彩蛋」,客串合集。
儘管漫威的版權被賣到多家公司,但只有斯坦·李可以橫跨各個宇宙,亂入到各個平行世界中。因此,有漫威迷半開玩笑地說,一部漫威電影如果沒有老爺子的客串,都是一種遺憾。只要是漫威電影,影迷就會把尋找斯坦·李當做電影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彩蛋。
他是「彩蛋李」,更是「漫威之魂」,他偉大的才華和創造力,終生為漫畫燃燒的投入與熱情,頑童一般的樂觀、可愛、興致勃勃,以及他創造的偉大的英雄世界,給影迷以強烈的精神感召。
2007年的《蜘蛛俠3》,是斯坦·李最後一次在蜘蛛俠系列的電影中客串。當時代廣場的公示欄出現「蜘蛛俠成為城市英雄」的字幕時,彼得注意到了,斯坦·李此時突然出現,站在他旁邊也盯著滾動字幕看。他對彼得說:「我猜只有一個人才能如此與眾不同,無需多言。」
的確,只有斯坦·李才能如此與眾不同。無需多言。
作者 | 李愚
編輯 | 蒙潔華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GIN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