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和誰相處,這三件閒事都不要管,這是基本的情商
2023-04-02 04:15:52
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幾乎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知交好友,相互扶持,相互依賴,彼此做對方的樹洞管長是誰,傾聽對方的困擾。這也是朋友間陪伴的方式。
不過,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一定要有邊界感。
每個人都有心底最為隱私的角落,也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更有不想讓人碰觸的部分。所以無論是關係多好的朋友,以下三件閒事,你最好是不要管。
這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情商。
一:和父母有關的閒事
有一個成語叫作:疏不間親。意思是關係相對較為疏遠的,不去離間關係親近的。
對於我們來說,父母永遠是關係最親近的人,無論是多麼要好的朋友,也不可能逾越父母對於我們的地位。
如果你的朋友跟你抱怨父母的不是,你只要聽聽就好,千萬不要幫著一起吐糟他的父母,更不要摻和進去。
父母和孩子不會有什麼隔夜仇,哪怕當時吵得再兇,也就是一時的氣頭上,過了情緒爆發的那個點,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你千萬不要去判斷朋友與父母之間的誰是誰非,一方面是兩代人觀念的差異,你肯定更容易傾向於朋友的觀點,那麼這樣你的調解就無異於火上澆油,只會激化矛盾。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你也無法保證,你朋友向你闡述的,就是全部的事實。
人都會有這樣趨利避害的本能,在潛意識中,就會把事情朝著向自己有利的方向敘述,在腦海中的記憶裡,不自覺地就修正了自己的錯誤。
所以當朋友向你傾訴父母的不是時,你聽到的,很可能已經是經過他無意間調整的版本了,盲目地插手,只會傷了彼此的感情,還會顯得你情商極低。
二:與工作相關的閒事
據最新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現代90後在一個公司的平均工作時間,僅為一年半,跳槽已經成了90後的日常。
而跳槽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有薪資問題、工作環境、加班時長,最離譜的還有因為員工食堂難吃等等,稀奇古怪的原因而離職的。
在如此頻繁地跳槽背後,反映的也是當下年輕人不穩定的心性。
很多時候,他們的跳槽都是一時衝動的裸辭,並沒有把跳槽作為跳板,跳到一個更高更好的平臺,而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各個行業打轉,最後一事無成。
年輕人之間聚會聊天,經常會聚到一起吐槽公司、老闆,幾乎是日日把辭職掛在嘴邊。
遇到這種情況,你一笑置之就好,千萬不要自以為充滿智慧,以過來人的經驗去慫恿他,或勸阻他,否則你肯容易落得個裡外不是人的下場。
每個人的人生,都需要由自己來負責。自以為的插手,別人混得好不會感激你,混得不好會將所有的責任推給你,何必呢。
三:與金錢相關的閒事
曾經在網上有過這樣的一句話:想要毀掉一段感情,最簡單、最直接、也最快的方式,就是借錢。
無論是感情再要好的朋友,一旦涉及到金錢相關的事情,這份感情都會不再純粹。畢竟每個人的錢都來之不易,也很少有人真的可以像自己想像的那樣,對錢視為身為物那麼灑脫。
當朋友開口向你借錢,其實就是把難題踢到了你這裡,你將會面臨著兩難的局面。
不借,拉不下這個面子,同時也害怕會影響你們之間的感情;借出去,自己心裡的那關不好過。
都知道借出去的錢,最好的心態就是不要想著能還回來。可是自己辛辛苦苦賺的錢管長是誰,就這樣打水漂出去,誰的心裡都不好受。
所以最後無論是借還是不借,這個梗已經在兩人之間埋下了。
如果你真的珍視一個人,一段感情,那麼無論如何不要跟他開口借錢,就算借了也要如期歸還,否則你們之間,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走散了。
周國平說過,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叔本華也說,任何人相處就像刺蝟,離得遠了會覺得寒冷,離得近了又會刺傷對方。
所以我們在日常相處中也要牢記著,在一些無害的領域,我們可以抱在一起取暖,在一些敏感的區域給地方距離。
有親有疏,有遠有近,這才是一段相互尊重又能持久維繫的感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