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小吃加盟店滷肉飯,網紅外賣店菜餚包 你點的外賣=菜餚包加熱+新鮮素菜+米飯?
2023-04-02 10:13:42 1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點的外賣並不是現場炒制,而只是用一個真空菜餚包加熱而成的?近日,記者走訪了在美團、餓了麼平臺上銷量靠前的外賣門店,發現大量外賣店都沒有堂食,而是在使用菜餚包:有的搭配使用,有的則是全部使用。有顧客下單,商家就取出沸水中加熱後的菜餚包,搭配上素菜和米飯,這樣,一份外賣就出爐了。而點外賣的人不會知道,這份外賣並不是現炒的,菜餚包大多保質期三個月到半年。
成都部分網紅外賣店使用菜餚包:你吃的菜可能10天前做的
近日,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在美團以及餓了麼平臺上銷量靠前的外賣門店,發現大量網紅外賣店都沒有堂食,而是在使用菜餚包:有的全部使用,有的則是搭配使用。
有顧客下單,外賣商家就取出沸水中加熱後的菜餚包,搭配素菜和米飯網紅小吃加盟店滷肉飯,一份外賣出爐。而點外賣的人不會知道,這份外賣並不是現炒的——菜餚包大多保質期三個月到半年。
外賣商家表示,使用菜餚包一方面是門店增多後的標準化要求,「便於複製發展,而產品安全也會更加可控」,另一方面這也是外賣行業高速度的要求。
當然,外賣商家並沒有告訴點餐人——這也是生產廠家的建議。他們認為,在客戶不了解的情況下告知,擔心會適得其反,「飛機上吃的也是復熱的餐包食品,也沒有告知,我們選擇了跟隨行業內的做法。」
記者調查
多個外賣網紅店使用菜餚包
8月3日下午2時許,「外婆滷肉飯」建設路店。儘管高峰期已過,仍有不少騎手在店門口等著取餐,機器裡不時傳來「你有一份新的訂單」的聲音,店內並無堂食的空間。
這家店同時在美團和餓了麼平臺上開了店,記者注意到,在美團平臺上,這家店月銷售量23455件,在餓了麼平臺上,它月售5560件,屬於高銷量的網紅店。店並沒有堂食空間,店內一個不足10平米的前廳是接單和出餐區,一道帘子之後的區域則是「餐食加工區」。 「我們使用的菜餚包,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一位店員直接說道。她未能同意記者進入「廚房」。
在記者的要求下,店長拿出了一份紅燒肉的菜餚包,「放在沸水裡加熱一定時間,然後撕開後倒在米飯上,整理搭配好後就可以由騎手送出了。」他介紹。成都商報記者注意到,這份菜餚包由綿陽市米小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封口列印的生產日期為今年7月23日,已生產了10天。包裝上顯示,產品執行的是GB7098-2015,保質期半年。查詢後,記者了解到該國標針對的是罐頭食品。
當天下午4點過,另一家外賣網紅店「湯小鮮和範小滿」建設店偶有訂單,店內擺放了數個微波爐網紅小吃加盟店滷肉飯,一旁擺放著數盒搭配好的餐,不時有店員將菜餚包拿進微波爐中加熱。這家店在美團外賣平臺上月銷量11561件。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用的是四川無廚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餐包。
一些外賣店也會搭配著現炒的菜,使用菜餚包。互助路附近一家名為「妙滷巧藝」的外賣店,在美團平臺上月售6705件,在餓了麼平臺月售441件。記者以推銷餐包的名義到店,店主則表示已經在用。他讓記者從一個紙箱中抽出了一份「麻辣牛肉」菜餚包,記者注意到,該菜餚包生產日期為今年7月12日,保質期180天,生產商為四川無廚食品有限公司,包裝上寫著「健康、省時、省力」的字樣,執行的企業標註則是參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罐頭食品》。店主表示,菜餚包店內只是搭配著使用,「一天也就用五十包吧,總店要的量會大一些。」
「媽媽在家」外賣店在美團平臺上月售1844份,在餓了麼平臺上月售8777份,在滴滴外賣平臺上月銷超過7500份。面對記者的推銷,店員表示店內已經在用菜餚包了,並從冰箱中拿出一包「香辣辣子雞」,今年7月初生產,保質期為300天。「咖喱牛肉的用得多一點,一天五六十包。」
外賣商家:
用菜餚包更標準化,還更「高效」
「菜餚包不是『剩飯剩菜』。」上述「外婆滷肉飯」建設路店一名工作人員說。他指著包裝上的執行國標和產品生產許可證號,說:「產品都有認證,和方便米飯差不多。」他稱,最初店內是自己單鍋製作,「店內炒做不到工廠內的衛生標準,之後開始用菜餚包。」
本文由佚名發布,不代表新營銷立場,轉載聯繫作者並註明出處:http://www.newmarketingcn.com/ZaZhi/2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