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上班7年才發現上錯公司?背後真相更離奇…
2023-04-02 00:42:02 1
陳,湖北漢口的一個單身母親,在一家電影製片廠工作了七年。當她通過法庭向工作室申請社會保障補貼時,她發現自己沒有在合同工作室工作,而是在同一個院子裡的另一個工作室工作。在電影製片廠進行了一些戲弄,公益律師最終為她恢復了正義。
42歲的陳女士是單親媽媽。11年前離婚後,她帶著兒子單獨生活。她每月3000元的工資不僅用於支付社會保險費,還用於支付兒子的生命、學校和教育費用。隨著兒子的成長,陳女士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每月800元的社會保障費對她來說太高了。
2017年3月,陳女士向工作了七年的A公司提議,A公司應該為此支付社會保險。然而,答案是,工資已經包含了500元的社會保障補貼。
在諮詢了一位律師後,陳女士得知A公司的這種做法是非法的,嚴重侵犯了其合法權益。她可以辭職,理由是公司沒有支付社會保障金,並要求公司給予經濟補償。
當年5月,陳女士書面辭職後,她向武漢市江安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湖北金威法律公司律師曹紅玲被指定無償承辦此案。
曹操找到了陳小姐,希望她能夠提供勞資關係的證據。陳小姐說她沒有勞動合同,因為每次籤完合同後,製片廠都會把合同拿走,她只有離職申請表和工資的細節。但是,在辭職申請表上沒有公司印章,在銀行工資轉移細節上也沒有公司名稱。也就是說,陳沒有直接證明勞動關係的證據。
陳女士找到了銀行,重新印製了工資支付單位的詳細名單。曹律師代表陳女士申請勞動仲裁,主張社會保險損失賠償和經濟補償,終止勞動關係。
當陳女士覺得勝利在握時,審判中出現了意外。A製片廠出示了一份由陳女士籤署的勞動合同,並與B製片廠的正式印章籤了字。
去錯公司需要7年時間嗎陳女士也感到困惑。籤合同時,她只在籤字處籤字。她從來沒有注意過公司的名字。此外,有一個品牌B公司掛在公司門口。她真的錯了嗎
曹律師告訴記者,如果陳女士真的與B公司有勞動關係,不僅所有的法律程序都要重複,而且可能被認定為曠工,甚至社會保障補貼和經濟賠償要求也不能得到支持。
曹律師要求陳女士不要驚慌。她把銀行轉帳工資的細節作為證據,證明陳的薪水是由A公司支付的。同時,曹律師仔細檢查了營業執照,發現兩家演播公司的營業地址和業務範圍是一樣的。經過驗證,兩家公司都是由一對兄弟公司開辦的,雖然他們是兩家公司,但是他們共有一組人員和財務人員。
這些證據完全推翻了A公司的聲明。10天後,勞動仲裁委員會支持陳女士的申訴。A攝影棚起訴江安區人民法院不接受仲裁裁決。去年年底,裁定進行仲裁。由一審維持。
訴訟達成後,A製片廠的總經理畢比(姓邢)被告知了這一訴訟。他主動找到法官,並說此事是由於製片廠人事部門負責人的巧妙表演造成的。這不是演播室的真正意圖。根據第一次審判的結果,他願意賠償陳女士的損失。
陳女士告訴記者,經過調解,A電影製片廠共支付了56000元的社會保障金和經濟補償金。
支持我們的請求或評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