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句瀑布詩句賞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2023-04-02 03:33:27 3
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2.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3.匡廬瀑布不可尋,忽向今朝眼中見。——唐順之《雙壽圖歌為叚翁作》
4.渴後遙觀瀑布飛,遊人煙火繞青藜。——徐渭《至東天目之第四亭觀瀑布》
5.絕頂峰攢雪劍,懸崖水掛冰簾。——張可久《紅繡鞋·天台瀑布寺》
6.山宮寺前瀑布流,直下千尺垂林丘。——李孝光《山宮觀瀑》
7.懸崖瀉瀑布,如高屋建瓴。——曾季貍《靈谷山》
8.怪來煙雨落晴天,元是海風吹瀑布。——皮日休《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
9.瀑布見高低,巖開巖壁西。——齊己《聞西蟾從弟卜巖居嶽西有寄》
10.碧山紅樹亂縈迴,瀑布聲喧萬壑雷。——朱誠泳《題雜畫賜門正相儐·其三》
11.廬山之奇在瀑布,飛流千道穿雲樹。——屈大均《送客上廬山》
12.青天倒瀉瀑布寒,五百大士皆頑漢。——王冕《送元本忠北上》
13.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範仲淹《和運使舍人觀潮·把酒問東溟》
14.將流旋滴廬山瀑,已盡還來海上潮。——蘇轍《木山引水二首》
15.晴空天池溢,瀑布銀河翻。——範祖禹《送道純歸南康》
16.千尋瀑布侵肌冷,四季間花撲鼻香。——梁白《題徐氏金湖書院》
17.白水瀑布信奇絕,佔斷黔中山水窟。——鄭珍《白水瀑布》
18.五月半間看瀑布,青城山裏白雲中。——賈島《送靈應上人》
19.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白居易《繚綾》
20.瀑布誰能登峻岭,浣紗人豈過山溝。——黃輝《開化八景詩·其四·裡山瀑布》
21.劉綱臺榭收紫綃,王交瀑布懸青組。——沈一貫《四明山歌》
22.峨峨雙髻山,瀑布瀉雲間。——周樸《贈雙峰山和尚》
23.振衣瀑布青雲溼,倚劍明星白日寒。——李攀龍《杪秋登太華山絕頂·其三》
24.只應山鬼知公意,乞雨新添瀑布聲。——黃庶《陪丞相遊石子澗》
25.路入翠微外,巖棲瀑布間。——李建中《送張無夢歸天台》
26.青天瀑布飛,白日看煙起。——崔鶠《詠圓通崇勝院》
27.見瀑布自前巖穴瀵湧而出,投空下數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目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朱熹《百丈山記》
28.瀑布當寺門,迸落衣裳秋。——王建《酬柏侍御聞與韋處士同遊靈臺寺見寄》
29.萬古石門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飛。——高明《石門山》
30.九華秀色開菡萏,匡廬瀑布晴虹懸。——童冀《題商集賢畫》
31.瀑布瀉天來,飛雪寒涔涔。——鄭獬《送岷山楊道士遊廬山》
32.散分瀑布煙霞潤,點檢蒼松歲月長。——戴復古《羅漢寺》
33.廬嶽峰前吟瀑布,渾儀圖上禮星辰。——翁卷《贈陳管轄》
34.嶽僧近報匡廬事,瀑布房邊藥蕊新。——釋行海《偶作·楚甸荒荒雜戍塵》
35.奔騰瀑布穿雲落,斷裂碑文刮蘚看。——吳惟信《下竺後塔》
36.急淙瀑布千丈,飛雲冒絮百重。——王世貞《飛雲澗瀑布澗》
37.天機織罷月梭閒,石壁高垂雪練寒。——喬吉《水仙子·重觀瀑布》
38.修水引來雙瀑布,長松留住半天風。——張景脩《句》
39.若懸瀑布飛潺湲,樵人向晚歸山巔。——曾有光《贈畫山水陳兄》
40.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貫休《題蘭江言上人院二首》
41.山雲簷下宿,瀑布空中落。——陳煇《山水圖》
42.匡廬瀑布三千尺,飛入琴中如霹靂。——屈大均《聽琴歌》
43.或時策杖瀑布間,或時坐遠臨高岵。——康海《寄滕子衝》
44.石磴懸崖翻瀑布,海門碾日上高峰。——柴元彪《登衡山宿上封寺祝融峰》
45.萬丈巖頭瀑布垂,玉泉拖地雪霏霏。——黃非熊《瀑布泉》
46.崑崙西北星連海,瀑布高低漢倒流。——汪道昆《九龍潭》
47.遊絲飄酒席,瀑布濺琴床。——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橋莊綠野堂即事》
48.廬山霧開見瀑布,江西月淨聞漁歌。——劉禹錫《送鴻舉遊江西》
49.古寺石橋風雨響,瀉下半天瀑布。——史鑑《賀新郎·天台》
50.山中瀑布水,散為九江流。——胡奎《送知縣陳仲信之建昌》
51.淙淙瀑布泉,濯濯刷絲石。——艾性夫《滌硯》
52.龍潭瀑布入胸臆,嘆息但謝宗與雷。——曾鞏《冬望》
53.赤城虛瀑布,彭蠡更波瀾。——徐禎卿《廬山》
54.瀑布良可觀,臨之喧不清。——王夫之《懷入山來所棲伏林谷三百裡中小有丘壑輒暢然欣感各述以小詩得二十九首·其十三·洗衲池》
55.晴雨雲空飛瀑布,春風五葉長人參。——胡儼《題畫》
56.瀑布似從銀漢落,香爐半是紫雲封。——郭奎《過廬山》
57.瀑布冰成日,誰陪吟復看。——許棠《寄華陰劉拾遺》
58.閭裡蒼苔水,虛空瀑布冰。 ——姚合《寄華州崔中丞》
59.如何瀑布不飛津,秋後山枯山亦貧。——湛若水《訪廬山白鹿洞·其一》
60.有時夢入廬山去,瀑布聲中拄杖行。——王諶《次亞愚韻·萬裡春光眼界明》
61.瀑布懸崖瀉,松笙入夜鳴。——李顒《憶羅浮》
62.艤舟卻指靈溪岸,烹茗還資瀑布泉。——馮元《送僧歸護國寺》
63.白雲深處是仙鄉,石澗飛流瀑布長。——柳德驥《九仙瀑布泉》
64.飛來瀑布破青山,遂作寒流水一灣。——黃仲《瀑布灣》
65.懸蘿暗疑霧,瀑布響成雷。——楊炯《和劉侍郎入隆唐觀》
66.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乾。——喬吉《水仙子·重觀瀑布》
67.瀑布亂飛丹嶂雨,山衣同歷翠微煙。——徐熥《夏日邀屠田叔使君佘宗漢明府閔壽卿柳陳父王獻子錢叔達吳元瀚諸山人顏廷愉都護興公舍弟避暑平遠堂分得一先韻》
68.香爐倒影凌銀闕,瀑布無聲落紫煙。——練子寧《泛湖》
69.下有龍潭綠無底,瀑布懸巖千尺水。——白玉蟾《燕巖行》
70.芙蓉削山紫霧上,瀑布倒瀉青天來。——楊基《舟抵南康望廬山》
71.瀑布懸空青,初陽互明滅。——王恭《松林觀瀑圖》
72.又說廬山去,閒看瀑布來。——趙師秀《送倪道士之廬山》
73.松懸瀑布當簷落,竹引浮雲繞棟飛。——孟洋《寺中對雨》
74.瀑布遠從銀漢落,洞門長鎖白雲閒。——唐震《遊四明留題丹山》
75.子辭猶瀑布,敢挹不知量。——梅堯臣《次韻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
76.獨自擔琴鶴,還歸瀑布東。——齊己《送孫逸人歸廬山》
77.花龕瀑布側,青壁石林杪。——崔顥《遊天竺寺》
78.行到溪山幽絕處,細聽瀑布滌煩襟。——朱誠泳《題畫·其一·抱琴隨處覓知音》
79.匡廬瀑布推三疊,一匡移來煙霧間。——屈大均《藥地禪師於青原得一瀑布名曰小三疊泉請予題長句》
80.山山迸出細泉流,更瀉高峰瀑布幽。——陳藻《山泉》
81.石樑瀑布天上來,百折寒濤瀉琥珀。——宗臣《廬山歌寄贈吳明卿時以黃門謫豫章從事》
82.瀑布掛江北,望者江南猜。——徐渭《對岸觀崖大瀑》
83.枕畔紅霞合,門前瀑布流。——王從益《送張無夢歸天台》
84.雲中瀑布冰期雪,月下瑤池雨後山。——于右任《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夜宿天池上靈山道院,不寐有作》
85.瀑布落雲端,松杉六月寒。——胡儼《題陳宗淵畫》
86.眼無廬山瀑布泉,暗滴石上時淙淙。——杭淮《張洞紀遊用萬弘德上舍韻》
87.嘗聞廬嶽頂,半入楚江湄。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 ——劉得仁《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
88.杉蘿色裡遊亭榭,瀑布聲中閱簿書。——方幹《贈處州段郎中》
89.瀑布灑面吹涼風,亂山一線通人蹤。——周長發《過縉雲縣》
90.迢迢望白雲,瀑布聲許悍。——張雨《次韻晉卿翰林贈陳秉彝》
91.秋水觀,環繞滔滔瀑布。參天林木奇古。——章謙亨《摸魚兒·想先生》
92.庭連翠島松篁暗,沼接清流瀑布新。——烏允卿《寧國院》
93.卻因一夜芭蕉雨,疑是巖前瀑布聲。——劉鰲《贈李營丘》
94.遠村西,夕陽外。倒懸一片,瀑布飛來。——徐再思《中呂·普天樂·吳江八景·垂虹夜月》
95.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96.潁濱定有箕山月,廬嶽時看瀑布泉。——雪江秀公《漫興》
97.㳙㳙瀑布分空翠,寂寂歸鴻唳晚晴。——田登《次涇畢渡小憩山寺》
98.西嶺雙楓南瀑布,自言曾識許旌陽。——白玉蟾《棲真觀》
99.石豅瀑布飛秋雨,彷佛龍吟井江暮。——楊士奇《題丘氏平原十景圖》
100.夕陽岸上行枯葉,瀑布巖前聽拆冰。——趙師秀《送奭上人抄化》
101.匡廬瀑布不可尋,忽向今朝眼中見。——唐順之《雙壽圖歌為叚翁作》
102.渴後遙觀瀑布飛,遊人煙火繞青藜。——徐渭《至東天目之第四亭觀瀑布》
103.山宮寺前瀑布流,直下千尺垂林丘。——李孝光《山宮觀瀑》
104.懸崖瀉瀑布,如高屋建瓴。——曾季貍《靈谷山》
105.怪來煙雨落晴天,元是海風吹瀑布。——皮日休《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
106.瀑布見高低,巖開巖壁西。——齊己《聞西蟾從弟卜巖居嶽西有寄》
107.更須瀑布峰前種,雲裡闌幹過子猷。——陳陶《竹十一首》
108.碧山紅樹亂縈迴,瀑布聲喧萬壑雷。——朱誠泳《題雜畫賜門正相儐·其三》
109.廬山之奇在瀑布,飛流千道穿雲樹。——屈大均《送客上廬山》
110.青天倒瀉瀑布寒,五百大士皆頑漢。——王冕《送元本忠北上》
111.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範仲淹《和運使舍人觀潮·把酒問東溟》
112.千尋瀑布侵肌冷,四季間花撲鼻香。——梁白《題徐氏金湖書院》
113.白水瀑布信奇絕,佔斷黔中山水窟。——鄭珍《白水瀑布》
114.瀑布誰能登峻岭,浣紗人豈過山溝。——黃輝《開化八景詩·其四·裡山瀑布》
115.劉綱臺榭收紫綃,王交瀑布懸青組。——沈一貫《四明山歌》
116.峨峨雙髻山,瀑布瀉雲間。——周樸《贈雙峰山和尚》
117.將流旋滴廬山瀑,已盡還來海上潮。——蘇轍《木山引水二首》
118.晴空天池溢,瀑布銀河翻。——範祖禹《送道純歸南康》
119.只應山鬼知公意,乞雨新添瀑布聲。——黃庶《陪丞相遊石子澗》
120.路入翠微外,巖棲瀑布間。——李建中《送張無夢歸天台》
121.青天瀑布飛,白日看煙起。——崔鶠《詠圓通崇勝院》
122.見瀑布自前巖穴瀵湧而出,投空下數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噴霧,目光燭之,璀璨奪目,不可正視。——朱熹《百丈山記》
123.瀑布掛北鬥,莫窮此水端。——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並序》
124.但見瀑泉落,如潈雲漢來。——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125.萬古石門扃不合,半空瀑布雪常飛。——高明《石門山》
126.九華秀色開菡萏,匡廬瀑布晴虹懸。——童冀《題商集賢畫》
127.瀑布瀉天來,飛雪寒涔涔。——鄭獬《送岷山楊道士遊廬山》
128.散分瀑布煙霞潤,點檢蒼松歲月長。——戴復古《羅漢寺》
129.振衣瀑布青雲溼,倚劍明星白日寒。——李攀龍《杪秋登太華山絕頂·其三》
130.奔騰瀑布穿雲落,斷裂碑文刮蘚看。——吳惟信《下竺後塔》
131.急淙瀑布千丈,飛雲冒絮百重。——王世貞《飛雲澗瀑布澗》
132.修水引來雙瀑布,長松留住半天風。——張景脩《句》
133.若懸瀑布飛潺湲,樵人向晚歸山巔。——曾有光《贈畫山水陳兄》
134.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峰瀑布冰。——貫休《題蘭江言上人院二首》
135.文鯨掉尾四海通,分明瀑布收靈桐。——陳陶《贈別離》
136.山雲簷下宿,瀑布空中落。——陳煇《山水圖》
137.匡廬瀑布三千尺,飛入琴中如霹靂。——屈大均《聽琴歌》
138.廬嶽峰前吟瀑布,渾儀圖上禮星辰。——翁卷《贈陳管轄》
139.嶽僧近報匡廬事,瀑布房邊藥蕊新。——釋行海《偶作·楚甸荒荒雜戍塵》
140.萬丈巖頭瀑布垂,玉泉拖地雪霏霏。——黃非熊《瀑布泉》
141.崑崙西北星連海,瀑布高低漢倒流。——汪道昆《九龍潭》
142.古寺石橋風雨響,瀉下半天瀑布。——史鑑《賀新郎·天台》
143.山中瀑布水,散為九江流。——胡奎《送知縣陳仲信之建昌》
144.瀑布空山月,梅花破屋春。——張羽《詩窮》
145.多情是瀑布,只作雨中聲。——楊萬裡《題文發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廬山霽》
146.或時策杖瀑布間,或時坐遠臨高岵。——康海《寄滕子衝》
147.石磴懸崖翻瀑布,海門碾日上高峰。——柴元彪《登衡山宿上封寺祝融峰》
148.霜凝合浦明珠出,風動增城瀑布寒。——李攀龍《題南海柏臺甘露贈潘侍御·其二》
149.瀑布聲中窺案牘,女蘿陰裡勸桑麻。——陶弼《題陽朔縣舍》
150.巖頭瀑布瀉寒煙,井底澄清浸月圓。——釋惟嶽《神移泉》
151.風騷何句出,瀑布一聯新。 ——齊己《還族弟卷》
152.親採匡廬瀑布西,層崖懸壁更安梯。——齊己《題舊拄杖》
153.醉後不憂迷客路,遙看瀑布識天台。——施肩吾《送人歸台州》
154.藏千尋瀑布,出十八高僧。 ——貫休《懷南嶽隱士二首》
155.童君高住五老峰,臥看瀑布懸晴空。——鄭真《題山水圖》
156.急雨簷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闃興尤長。——林正大《水調歌·聽說竹樓好》
157.井華晨起汲,瀑布夜深聞。——蒲壽宬《招枯崖悟上人住山》
158.瀑布飛不徹,大聲空谷哀。——鄭善夫《觀雁宕龍湫》
159.月出照瀑布,猿啼西澗流。——李夢陽《宿開先寺》
160.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開。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161.瀑布長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樓。——張無夢《福聖觀》
162.崖高瀑布灑晴雪,淨筅石鼎烹春茶。——朱希晦《簡子文林訓導》
163.誰喚山東李謫仙,來觀瀑布三千尺。——九皋聲公《題高尚書九江暑雨圖》
164.懸崖瀑布從天來,匹練倒界青天開。——胡奎《夢遊廬山歌》
165.霧色香壚上,秋聲瀑布中。——皇甫汸《鄱陽》
166.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潮。——屈大均《雨過三峽橋上作》
167.煙蘿交密蔭,瀑布落飛湍。——孫僅《題潛山》
168.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長。——呂希純《千峰榭》
169.砅崖瀑布瀉明月,驚溜觸石調焦桐。——廖則逢《青龍巖》
170.院接石橋住,門臨瀑布開。——曹汝弼《贈僧》
171.知道君家當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王建《送顧非熊秀才歸丹陽》
172.更須瀑布峰前種,雲裡闌幹過子猷。——陳陶《竹十一首》
173.瀑布寒吹夢,蓮峰翠溼關。——齊己《寄華山司空圖》
174.漸臨瀑布聽猿思,卻背岣嶁有雁行。——齊己《送禪者遊南嶽》
175.靈湫瀑布千尺長,古寺神杉十圍大。——歐陽玄《道吳山》
176.瀑布有愁客耳多,山禽無語怪儒衣。——王邁《過新蓬二嶺》
177.決渠飛瀑布,伐石作崔嵬。——王炎《遊水樂洞》
178.香爐瀑布微如線,欲決天河瀉上池。——王守仁《望廬山》
179.歸到石橋日,應看瀑布吟。——王鎡《送默然上人歸天台》
180.曇華映日千峰曉,瀑布凌風萬壑哀。——彭應壽《石橋寺》
181.山屏當戶列,瀑布入溪流。——鄧忠臣《和蔡肇慎思說家山之勝用其語得詩》
182.天台瀑布落青天,觀在天台瀑布邊。——張無夢《天台福聖觀》
183.瀑布落晴雪,煙霏生夕陰。——朱希晦《和謝一源上人》
184.萬仞得名雲瀑布,遠看如織掛天台。——曹松《天台瀑布》
185.雪洗香爐碧,霞藏瀑布紅。——貫休《寄廬山大願和尚》
186.朱陵寶洞九向而九背,飛流瀑布漾漾而溶溶。——鄭學醇《五遊詩·其三》
187.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蘿下拂雲光低。——姚鼐《望廬山》
188.高巖去天尺五耳,下飛瀑布千尋水。——鄧肅《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遊山三首·高巖去天尺五耳》
189.誰知獨夜相思處,曾看庵西瀑布冰。——李龏《寄西山僧》
190.峰高瀑布天齊落,峽靜星河夜倒垂。——李夢陽《瀑壑晚坐》
191.瀑布掛北鬥,莫窮此水端。——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並序》
192.但見瀑泉落,如潈雲漢來。——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193.秋光連瀑布,晴翠辨香爐。——權德輿《送孔江州》
194.文鯨掉尾四海通,分明瀑布收靈桐。——陳陶《贈別離》
195.牽牛花開暗蠻浦,雨後怒瀧如瀑布。——來復《送吳知府之官雷州》
196.青倪中開秀廬嶽,瀑布灑入千峰寒。——徐禎卿《唐生將卜築桃花塢謀家無貲貽書見讓寄此解嘲》
197.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佩聲琅璫。——蘇軾《舟中聽大人彈琴》
198.華嚴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愛我情。——蘇曼殊《本事詩·春水難量舊恨盈》
199.瀑布巖東轉畫旗,拂雲穿石上霏微。——呂希純《玉泉庵》
200.瀑布簷飛玉,香爐頂吐煙。——陳煒《遊開先寺》
201.煙蘿交密蔭,瀑布落飛湍。——孫僅《題潛山》
202.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長。——呂希純《千峰榭》
203.砅崖瀑布瀉明月,驚溜觸石調焦桐。——廖則逢《青龍巖》
204.院接石橋住,門臨瀑布開。——曹汝弼《贈僧》
205.知道君家當瀑布,菖蒲潭在草堂前。——王建《送顧非熊秀才歸丹陽》
206.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酈道元《三峽》
207.誰喚山東李謫仙,來觀瀑布三千尺。——九皋聲公《題高尚書九江暑雨圖》
208.懸崖瀑布從天來,匹練倒界青天開。——胡奎《夢遊廬山歌》
209.霧色香壚上,秋聲瀑布中。——皇甫汸《鄱陽》
210.一山瀑布歸三峽,小小天風作海潮。——屈大均《雨過三峽橋上作》
211.瀑布有愁客耳多,山禽無語怪儒衣。——王邁《過新蓬二嶺》
212.決渠飛瀑布,伐石作崔嵬。——王炎《遊水樂洞》
213.香爐瀑布微如線,欲決天河瀉上池。——王守仁《望廬山》
214.歸到石橋日,應看瀑布吟。——王鎡《送默然上人歸天台》
215.曇華映日千峰曉,瀑布凌風萬壑哀。——彭應壽《石橋寺》
216.山屏當戶列,瀑布入溪流。——鄧忠臣《和蔡肇慎思說家山之勝用其語得詩》
217.瀑布寒吹夢,蓮峰翠溼關。——齊己《寄華山司空圖》
218.漸臨瀑布聽猿思,卻背岣嶁有雁行。——齊己《送禪者遊南嶽》
219.瀑布五千仞,草堂瀑布邊。——賈島《送田卓入華山》
220.絕頂有懸泉,喧喧出煙杪。不知幾時歲,但見無昏曉。——張九齡《入廬山仰望瀑布水》
221.靈湫瀑布千尺長,古寺神杉十圍大。——歐陽玄《道吳山》
222.朱陵寶洞九向而九背,飛流瀑布漾漾而溶溶。——鄭學醇《五遊詩·其三》
223.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蘿下拂雲光低。——姚鼐《望廬山》
224.高巖去天尺五耳,下飛瀑布千尋水。——鄧肅《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遊山三首·高巖去天尺五耳》
225.誰知獨夜相思處,曾看庵西瀑布冰。——李龏《寄西山僧》
226.峰高瀑布天齊落,峽靜星河夜倒垂。——李夢陽《瀑壑晚坐》
227.天台瀑布落青天,觀在天台瀑布邊。——張無夢《天台福聖觀》
228.瀑布落晴雪,煙霏生夕陰。——朱希晦《和謝一源上人》
229.萬仞得名雲瀑布,遠看如織掛天台。——曹松《天台瀑布》
230.雪洗香爐碧,霞藏瀑布紅。——貫休《寄廬山大願和尚》
231.松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劉長卿《送少微上人遊天台》
232.風松瀑布已清絕,更愛玉佩聲琅璫。——蘇軾《舟中聽大人彈琴》
233.華嚴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愛我情。——蘇曼殊《本事詩·春水難量舊恨盈》
234.瀑布巖東轉畫旗,拂雲穿石上霏微。——呂希純《玉泉庵》
235.瀑布簷飛玉,香爐頂吐煙。——陳煒《遊開先寺》
236.瀑布西奔扈衛雄,席帽東出朝宗肅。——陳淳《詠陳世良天開圖畫之閣》
237.秋光連瀑布,晴翠辨香爐。——權德輿《送孔江州》
238.牽牛花開暗蠻浦,雨後怒瀧如瀑布。——來復《送吳知府之官雷州》
239.青倪中開秀廬嶽,瀑布灑入千峰寒。——徐禎卿《唐生將卜築桃花塢謀家無貲貽書見讓寄此解嘲》
240.瓶惟添瀑布,杖祇卓莓苔。——魏野《送文兆上人南歸》
241.對枕蓮峰翠,當門瀑布流。——王禹偁《送刑部韓員外同年致仕歸華山》
242.懸紳瀑布屏風疊,砯崖轉石青天折。——楊慎《水峽驛觀瀑布泉行》
243.瀑布西行過石橋,黃精採根還採苗。——護國《題醴陵玉仙觀歌》
244.松閣靜臨龍虎窟,瀑布寒掛水晶簾。——錢文《同盛中丞宿惠山松風閣二首·其一》
245.兩崖疊疊水中分,瀑布飛流漱石根。——金履祥《洞山十詠·小龍門》
246.毒害芙蓉死,煩蒸瀑布紅。——齊己《苦熱》
247.時添瀑布新瓶水,旋換旃檀舊印灰。——齊己《自貽》
248.氣侵瀑布水,凍著白雲穴。——賈島《冬月長安雨中見終南雪》
249.龍潭中噴射,晝夜生風雷。 ——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圖》
250.瓊樓珠闕萬峰連,瀑布為梁度群仙。——屈大均《送韓石耕》
251.松濤振壑鳴天籟,瀑布舂巖動地雷。——栯堂《題徑山》
252.天台瀑布寺,傳有白頭師。——司空曙《寄天台秀師》
253.瀑布天上聲,芙蓉眼中色。——鄭學醇《初夏至城同梁明霖吳紫樓衛象亭方耀臺馮允嘉集羅光徵館得四字》
254.瀑布迸舂青石碎,輪茵橫翦翠峰齊。——徐氏《玄都觀·千尋綠嶂夾流溪》
255.殿燈搖佛影,瀑布雜鐘聲。——薛嵎《雁山紀遊七首·能仁寺》
256.仙家不數人間事,瀑布橋邊憶看棋。——李龏《送柳鍊師歸臺山》
257.藥囊經卷隨行杖,知在香爐瀑布前。——李東陽《題李伯時蓮社圖》
258.千尋瀑布侵肌冷,四季閒花撲鼻香。——張孝隆《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259.廬山瀑布三千仞,畫破青霄始落斜。——曹松《送僧入廬山》
260.思歸瀑布聲前坐,卻把松枝拂舊庵。——陸龜蒙《山僧二首》
261.靈巖瀑布日夜懸,下有野雉雊遠田。——張時徹《還山行贈林屋山人》
262.歷此二險過湓浦,始見瀑布懸蒼崖。——梅堯臣《送方進士遊廬山》
263.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一帶連青嶂,千尋倒碧流。——夏侯楚《秋霽望廬山瀑布》
264.瀑布迅從雙澗落,禪徒爭向一梁過。——趙企《題石橋》
265.窗噴瀑布千巖雪,爐爇栴檀一炷煙。——石羲叟《送僧歸護國寺》
266.化城金地出入群,瀑布峰前一徑分。——李虛己《寄化城寺·化城金地出入群》
267.花映新林岸,雲開瀑布泉。——張繼《江上送客遊廬山》
268.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269.陸海混茫萬餘裡,瀑布飛來幾千丈。——王九思《南山行寄熊子修》
270.廬山瀑布天下聞,白河倒瀉千丈雲。——來復《題廬山瀑布圖》
271.瀑布杉松常帶雨,夕陽蒼翠忽成嵐。 ——王維《送方尊師歸嵩山》
272.月明一嘯驚鸞鶴,飛入青冥瀑布南。——屈大均《西樵歌》
273.轉憶天台松樹下,倚看瀑布石橋東。——栯堂《山居四十首·其五》
274.江外廬峰傾瀑布,日邊鰲頂對蓬萊。——曹彥約《次韻趙俞宣德石博山香臺》
275.從今便有公卿望,休夢天台瀑布泉。——王禹偁《賀溫正言賜紫》
276.瀑布聲中洗面塵,洞花沚草自然春。——袁宏道《得家報·其二》
277.蜀道峨眉遠,廬山瀑布懸。——王恭《送衲子遊方》
278.不同瀑布瀉千山,數滴空餘坎井間。——錢聞詩《滴滴泉》
279.北面香爐秀,南邊瀑布寒。——齊己《寄楚萍上人》
280.翦自南巖瀑布邊,寒光七尺乳珠連。——齊己《謝道友拄杖》
281.瀑布寺應到,牡丹房甚閒。——賈島《送敡法師》
282.瀑布依真境,何曾與世同。——釋文珦《石橋瀑布》
283.朝陽照瀑水,樓閣虹霓中。——劉禹錫《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
284.一從林下別,瀑布幾成冰。——馬戴《寄終南真空禪師》
285.吟社拋荒遍草萊,常留瀑布怒濤豗。——鄒嘉升《春申澗》
286.瀑布香爐齊五老,層層爽氣陵秋。——張輯《臨江仙·迢遞關山身歷遍》
287.洞峻獼猴入,天晴瀑布慳。——徐照《遊雁蕩山八首·靈巖》
288.瀑布從高看,匹練更長矣。——袁枚《至黃厓再登文殊塔觀瀑》
289.雨後青山色更佳,飛流瀑布欲侵階。——葉小鸞《鷓鴣天·其四》
290.兩崖壁立懸空翠,瀑布千尋落天際。——胡儼《江上載書圖》
291.褒斜潛通子午谷,瀑布倒掛香爐煙。——董紀《金仲宣畫》
292.香爐直削金芙蓉,瀑布長拖青翡翠。——王禕《題九江秀色圖》
293.碧山四圍無路,巖頭瀑布長鳴。——孫承恩《題畫二首·其二》
294.瀑布寒雲溼,觚稜瑞氣扶。——司馬光《送李益之侍郎致政歸廬山·水底元無月》
295.廬山將欲雪,瀑布結成冰。——梅堯臣《覽顯忠上人詩》
296.半天河漢傾瀑布,自然銅吼聞霜鍾。——孔平仲《寄芸叟年兄》
297.玩月峰深崇棟宇,瀑布巖冷清心魂。——王灼《大隋山》
298.天台瓊臺標奇狀,赤城瀑布懸千丈。——王欽若《送張無夢歸天台山》
299.獨住神仙境,門當瀑布開。——朱慶餘《贈道者》
300.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李白《題舒州司空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