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赤兔馬不老之謎
2023-04-02 02:59:49 4
談中國歷史,離不開談英雄;談英雄,就離不開他們的親密夥伴——戰馬。在古代的戰場上,再有戰鬥力的英雄若沒有匹配的寶馬良駒助力,戰績就無從說起。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寶馬同英雄一樣廖若晨星、萬人矚目,它們也都有一個華麗灑脫、個性十足的名字。象:項羽的烏騅馬、尚師徒的呼雷豹、楊延昭的玉麒麟、唐太宗的颯露紫、尉遲恭的烏龍駒、曹操的爪黃飛電、趙雲的雪夜獅子照……,這些萬裡難挑一的千裡馬大多體貌雄異、威武驃悍、追風掣電、跨海登山,擁有萬夫莫擋的氣概。但是,在諸多的名馬當中赤兔馬是誰的,公認第一的無疑是三國時期曾歸屬過二位一流戰將的赤兔胭脂獸,俗稱赤兔馬。
赤兔馬有幾個第一無「馬」能及,一是它的兩個主人都名聲顯赫。第一個主人呂布為三國武功第一,它的第二個主人關羽義貫千秋第一;二是它在戰場上幾無敗績。誰騎上它,誰的武力就瞬間幾何級倍增。呂布號稱「馬前無三合將軍」,劉關張加在一起也打不過一個呂布;呂布的最後失敗也是先被手下把方天畫戟和赤兔馬先盜走之後,失去了神龍護體之後才被抓;而關羽在得到赤兔馬之前雖然有點名氣,戰線並不突出,與虎痴許諸堪堪打了個平手,而許諸是嚴良、文丑的手下敗將。而得到赤兔馬後,關羽突然戰鬥力爆棚,一個回合就斬了顏良,背後一刀,刺文丑於馬下。過五關、斬六將、水淹七軍……南徵北戰,威鎮華夏。
我們不妨回放一下《三國演義》中關於誅顏良、斬文丑的鏡頭:……「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文丑心怯,撥回馬繞河而走,關公馬是千裡龍駒,早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袁紹帳下一等一的高手、令三國眾多戰將聞風喪膽的顏良、文丑甚至都沒來得及交鋒,就莫名其妙的死在了關羽的刀下。可以說,他們輸就輸在了快如閃電的赤兔馬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的確是一句至理名言。
第三個第一,就是赤兔馬的絕食殉主。與它的主人關羽一道演繹了一段盪氣迴腸的「義」的歷史,足以讓它在眾多名馬中脫穎而出、功彪青史。
除了以上的幾個第一之外,赤兔馬身上還有一個後人無法解釋的謎團,就是它的壽命遠超普通的馬匹,而且始終矯健如昔,即赤兔馬不但長壽,而且終生不老。關於赤兔馬的年齡,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三國演義》開篇從董卓為收買呂布時赤兔馬出場,到48歲的呂布被縊死在白門樓,赤兔馬歸曹操所有,期間至少有15-20年。後來關羽暫投曹操,曹操把赤兔馬送給關羽,一直到關羽58歲敗走麥城被殺,赤兔馬幾乎伴隨了關羽30餘年的徵戰生涯,那麼大家想想,赤兔馬到底活了多大歲數?普通的馬壽命在20—30歲之間,推算起來,赤兔馬被送給關羽的時候就應該是壽終正寢的年齡了,到關羽被殺的時候它至少也有50多歲了,但書中記載的赤兔從來都是威武如昔,神勇異常,最終也不是「老」死的,而是絕食而死。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赤兔馬不是一匹凡馬,它是一個有來頭的神馬,它是從天而降的神龍化體。正如羅貫中對赤兔馬的描述:
「奔騰千裡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
「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
《三國演義》中這樣寫道:「那馬身如火炭,狀甚雄偉。」;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而評書中雲此馬全身似錦緞火炭、腦門有撮白月光,有股棕毛覆蓋其上,耳下有骨突起,腹側四處旋狀棕毛,四蹄之下彎曲如鉤。此謂頭上長角,肚下生鱗,蹄下有爪。山岡之上猶如猛虎,滄海之中猶如蛟龍。赤兔馬全身火紅,沒有半根雜毛,但除了腦門的一塊白色「月芽」狀。據說只要騎乘之人在這裡拍一下,它就會像飛起來一樣奔跑,是「日行千裡,夜走八百」的良駒。
中國是龍的國度,龍與馬也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龍馬精神」這句成語原義並不是一種比喻,而是龍馬的真實關係。龍首像馬,龍身的一部分也取自馬體。古人認為,龍和馬是可以互變的。伏羲廟的大殿中有一匹形狀似龍似馬的雕像,就是傳說中的龍馬。《周禮》上說:「馬八尺以上為龍」;《山海經》裡講:「馬實龍精」。《西遊記》中的白龍馬,即是白龍所化,因為犯了死罪,變成一匹白馬,被唐僧當作坐騎前往西天取經。
那赤兔馬是什麼來歷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話說自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世界漸漸熱鬧繁榮,那時三界之內的眾神各不幹擾,悠遊自在。後來姜子牙弄了個封神榜,把一些原本與世無爭的神仙們弄的塵心大起,紛紛參與到商周大戰之中。過去,人間之事是絕不允許上界生命隨便插手的,這就是這一層神界敗壞的開始。封神過後,神仙開始分為兩大陣營,一派私心日盛,妄自尊大,開始在人間培植勢力,用以惡制惡的舊理安排世間的走向,打算迅速終結漢朝氣數赤兔馬是誰的,開啟下一個朝代;另一派依然清心寡欲,淡泊無爭,但對私心派的越界行徑決不姑息縱容,他們用善解圓融的方式做了另一種安排,在三國鼎立時期,留下「義」的文化,然後劉備一統天下,真龍天子劉禪英明神武,開創漢室中興……,然而很多安排都被私心派破壞掉了,這個以後會陸續講到。
轉眼到了靈帝時期,眼看漢朝氣數已盡,兩派神仙紛紛下世,其中就有在天上統領龍種的首領---天池白龍,它贊同後一種安排,於是選擇了分體轉生,一是化身赤兔馬,要與關羽共同演一出雄奇悲壯、「義」薄雲天的劇本;另一個則化身悲情謀士陳宮,在三國初期營救曹操,後棄之而去,轉輔呂布,最後在白門樓不顧曹操挽留,大義赴死,是「義」的另一種表現。
當初天池白龍化身赤兔馬,投生西涼,後被識馬人帶到中原,獻給當時權焰燻天的董卓,董卓知其世間罕有,倍加珍愛。後來為了收買呂布,才在李肅的勸說下,忍痛把赤兔馬送給呂布。呂布原本英雄,再加上有紫金冠和方天畫戟上的兩條惡龍相助,與赤兔馬組合成三龍護體,所以呂布武功獨步天下,傲睨群雄,再加上呂布眉目如畫,衣甲鮮亮,留下了「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名。可惜呂布空有一副好皮囊和蓋世武功,卻是一個有勇無謀、見利忘義的反覆小人,清高有節的赤兔馬覺得所託非人,心下常鬱鬱寡歡。後來赤兔被盜,呂布殞命,赤兔馬歸曹操所有,因曹操有慣乘的絕影和爪黃飛電,赤兔馬一直被養在馬廄裡,直到被曹操送給關羽,赤兔馬才覺得稱心如意,開始了與主人叱吒風雲的輝煌生涯。
其實關羽和赤兔馬之所以彼此欣賞、相得益彰,更深層的原因在於他們是舊友重逢。前文說過,關羽是項羽轉世,赤兔馬就是烏錐馬的再生。所以說,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萬事皆有因緣。
赤兔馬隨關羽縱橫沙場30餘年,所向披靡,因為赤兔在天上乃群龍之首,凡馬見它自然俯首低耳。直到剛矜自持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眼看大勢已去,走投無路,赤兔馬決心與主人共存亡。當時城中糧草已盡,赤兔馬三天沒有進食,疲憊已極,但它決心盡已所能、捨身救主,於是赤兔馬乘夜馱著主人夜走臨沮小路。 當時東吳將領潘璋帶五百人在路上埋伏,在雜草中下了七道絆馬鐵索,怕赤兔馬認出鐵索,就在前六道索染上草色來迷惑它,因為染料不夠,最後一道就沒有染,他覺著六道已經足夠了。當赤兔馬馱著關羽闖過前三道鐵索時,潘璋驚的面無人色,後悔沒有染上第七道鐵索,但是赤兔此時已達承受極限,已經快支撐不住了。當第六道鐵索起來的時候,它以為這是最後一關,過去了主人就能脫險!於是它拼盡全力,長鳴一聲,抬起前蹄,飛躍而過!沒想到剛一落地的時候,最後那道沒有染色的絆馬索又起來了,赤兔想再次發力,馬蹄卻似有千山重,再也抬不起來,背上仿佛泰山壓頂一般,雙膝一軟,轟然倒地,關羽被擒,義不屈節,父子歸神!
十方讀史
鮮為人知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