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兒吹過來是什麼歌(風兒吹風兒吹你在思念誰)
2023-04-11 06:47:21 3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前些日子,偶然看到網絡上有文章的標題說李健太「討厭」了,心急打開一看,原來是在「數落」他為什麼人到中年了還這麼有魅力。
另一邊李健也被「討厭」了,嶽雲鵬等他挺著急,催著他趕快發專輯,一時間引得一眾聽友們的著急與催促。
李健喜歡這樣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地「消失」在公眾面前,尤其在他每次爆紅的時候。而如此「任性」的歌手,人們偏偏就是喜愛他。
喜愛的緣由大約就是他這樣遺世獨立的任性,以及那難得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氣息。由內而外的唯美,從頭至尾的溫柔,歌裡歌外都配得上外界給他的稱謂——「音樂詩人」。
聽他音樂,總感春風十裡不如你;看他的愛情故事,總覺一往情深如是你;讀他讀過的書,才恍惚書之歲華當是你;不問沉浮,才感嘆有君若此應是你。
李健的音樂和他的生活,好像都是不急不緩的,如春風化雨,總能輕而易舉地沁入人們心田。
初識李健,是那張掉進校園裡的專輯《一生有你》,兩個清華的天之驕子,在蔥色的年歲,一個目光向左,一個目光向右,好似亦預示著他們不同的路。
專輯裡印象深刻的反而不是那句經典的「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而是李健獨唱的《中學時代》。歌聲似一陣春風,輕輕悠悠吹來,有著細雨的疑惑,「穿過運動場讓雨淋溼,我羞澀的你,何時變孤寂;躲在牆角裡偷偷地哭泣,我憂鬱的你,有誰會懂你。」心裡猜想,這是怎麼一個溫柔的人?
《一生有你》讓水木年華大火了,沒曾想,一年後,盧庚戌與李健的因音樂理念不合,兩人分道揚鑣。李健自此也開始了他漫漫的沉默之路。
直到多年後,當王菲把《傳奇》唱遍大街小巷,我們才知道有個歌手叫李健。更在後來,當李健在舞臺的唱起《風吹麥浪》、《貝加爾湖畔》,我們才知道有個才子叫李健。不變的,還是那如沐春風的歌聲。
李健的音樂如春風,大約是因為他是一個心懷春風的人,自帶浪漫的天分。
中學時代,流行日劇《血疑》,有一天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李健突然以三浦友和的造型出現在校園,引得一陣驚訝。有同學依稀記得有一次考試,李健第一個交卷,他腳步輕快,剛出教室,就唱起了《我的中國心》,歌聲在走廊裡漸強漸弱迴蕩著,同學聽得出奇,也覺得出奇的好聽。
學吉他的時候,教室突然停電,老師迅速在現場點起蠟燭,沉醉地彈了一首《愛的羅曼史》,李健心想:「這個比彈唱更吸引我。」又像極了與謝野晶子的短歌「昨夜燭光下/我們交換的/那許多情詩/豈不/太多字了?」靜默無言來得更美。
聽他人音樂是美好的,能自己創作那再美妙不過。李健的每一次創作幾乎都是從心底不經意發出的微妙驚呼,而這驚呼正是自然、藝術、生活饋贈予他的驚喜。
剛離開水木年華的那幾年,李健的生活相對拮据。借住在一個小小的屋子。冬天冷得哆嗦,多虧有個小火爐,讓冬天沒那麼冷了,感激著寫了《溫暖》。打開窗外,有悠悠麥田,蕩在李健心上,於是有了《風吹麥浪》;看完電影《八月照相館》,櫥窗裡的永恆相片與窗外流走的時光讓他感動,於是有了同名曲《八月照相館》;在義大利,由於時差早起,還做夢穿越,於是有了《美若黎明》;在古城京都,日日落雨,於是有了《雨後初晴》……
在李健這裡,「春風十裡不如你」原不是外界對他的讚美,而是他心懷春風,活得像一縷春風。
15年,李健因為《我是歌手》爆紅,他儒雅的外表、清華哥哥的光環,再加上渾然天成的幽默,讓一眾女孩為之傾倒,甚至還出現「怎樣才可以嫁給李健?」這樣的話題。
有一次演唱會上,李健唱《我要你》,剛剛第一句「我要你在我身旁,我要看著你梳妝。」舞臺下的女孩們尖叫歡呼一浪接一浪。這讓清華時期的李健,還是如今的李健怎麼也想不到的。
清華時期的李健,還有嬰兒肥,穿衣服有點土,說話還帶有東北大碴子口音。更要命的是,剛剛背井離鄉,一向學習優異的他,在清華感到每次考試都如履薄冰,有些自卑。面對心儀的女孩只能弱弱地詢問,「可不可以一起上自習?」女孩和他上了一個星期的自習後,告知他已經約了別人了,讓他傷了好大的心。愛情,有些可望不可及。
123下一頁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