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慢慢開始懂生活的時候(我只是比你更懂生活而已)
2023-04-15 21:40:19 1
125 年後,房內的色彩和花園裡的生命,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顯得斑駁。也許莫奈正看著往來於花園的遊客或朝拜者說:其實,我只是比你更懂生活而已。
從巴黎乘車一路向西,在大約 45 分鐘的走馬觀花後,會抵達一個綠樹成蔭、風光旖旎的吉維尼小鎮。在這個塞納河畔的小鎮上,有一處二層樓房,唯美至極。
莫奈花園
1883 年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 Claude Monet )乘火車經過這裡的時候,被這片寧靜氛圍深深吸引,於是決定在此定居,後來,人們稱這裡為莫奈花園。
莫奈每天到田間地頭寫生。就像阿爾勒農民看不慣梵谷在田野裡寫生一樣,吉維尼的農民也看不慣莫奈。如果他在柳樹前寫生,農民就砍掉柳樹,如果他在畫麥垛,農民就去毀掉麥垛。種種不便,讓不善言辭的莫奈把重心轉移到鄰居管不到的圍牆內。
莫奈買下房子後對其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因他酷愛花草,於是砍掉了門前的松樹,建造了溫室,在此養花種草。他僱傭了五個園丁為其打理花園,大部分植物為莫奈從巴黎的花草商那裡購得的從日本引進的花草。在莫奈的精心構築下,莫奈花園的花兒,幾乎是四季不敗。
主房
莫奈花園分為陸園和水園。1893 年,莫奈又買下鄰近的一塊土地,挖了一個池塘,引入吉維尼小鎮附近的河水,種植了大片睡蓮,並搭建了一座日式的拱形木橋。
晚年的莫奈幾乎足不出戶,他常把畫架支在水邊。那時的莫奈凌晨三點起床,一連幾個小時坐在睡蓮池畔,與大自然心靈交融,捕捉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甚至一天的不同時刻裡,花與水在光的閃爍和風的流動中,變換顫動的瞬時效果,把這種稍縱即逝的印象複述到畫布上。
木橋與睡蓮
1914 年,莫奈在自己的庭院中建成了長 23 米、寬 20 米、高 5 米的大畫室,並在那裡完成了大型作品《睡蓮》系列的創作。 在隱居於此的過程中,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不僅成為印象派之父,也成為現代繪畫的先驅。
現代繪畫之父塞尚曾說:「莫奈,不過是那對眼睛,但那是一對何等樣的眼睛。」
《睡蓮》之一
拾階而上,推開一扇門,步入老時光。現在要看莫奈花園標誌性的睡蓮池和日本橋,要穿過一條隧道。
莫奈的家,不僅是臥室、書房、客廳、洗漱間,就是餐廳和廚房也是欣賞鮮花的絕妙之處。在這裡,打開每扇窗,都可以見到迷人的景色。所有的門窗都被主人認成了悅目的綠色。
在這棟二層樓房的一樓,一間畫室保持著一個世紀以前的模樣,一張張畫板,也勾勒出主人的身份。這間餐廳同樣位於一樓,以典雅、清新的藍色為主色調,透過窗欞,繁花可見。
莫奈的畫室
莫奈生前用過的廚具保留至今,銅色的金屬質感和花紋牆壁靜靜相守百餘年。而另一間較大的餐廳則用來招待客人,堂皇的燈光之外,隱約可見少年落魄的莫奈,在中年之際生活開始變得富足。
莫奈生前的餐具
莫奈的書房,天花板和地磚都是暖色,而牆壁、書櫃、房門則採用了藍色的簡約線條,置身其中,溫馨之餘不乏清涼。
睡眠,對於需要靈感的藝術家來說極其重要,而莫奈也在自己的主臥上下了很多功夫。莫奈不僅是這處房子的室內設計師,而且是房屋所處花園的園藝師。藤蔓和鮮花,把每一扇窗裝飾成了一幅畫。
莫奈的書房
繼莫奈之後,自 1887 年至 20 世紀初,大批畫家(前後有一百多位),搬至此地,使吉維尼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藝術家聚集地。1992 年,美國企業家和收藏家丹尼爾 J ·泰拉在該村建造了美國藝術博物館,陳列著上個世紀之交生活於該村的美國印象派畫家的作品。
二戰期間,莫奈故居嚴重荒廢,繼承家產的莫奈的兒子米歇爾無力修復,遂於1966 年將其捐贈給國家美術學院。
莫奈的餐廳
如今,距離莫奈於 1890 年買下並裝扮這處房屋,已經過了 125 年時間。房內的色彩和花園裡的生命,並未隨著時間流逝而顯得斑駁,也許莫奈正看著往來於花園的遊客或朝拜者說:其實,我只是比你更懂生活而已。
-END-
新浪微博:LCA的家
LCA 整理 可隨意轉發至朋友圈
公眾號及其他轉載請提前告知
LCA 的手工T恤已上線,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
LCA:熱愛生活 喜歡文化 關注藝術
您有任何建議、供稿都可發至郵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