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急救8字訣(應急消防科普災害事故現場常用急救技術-止血)
2023-04-15 18:48:44 2
2020年3月7日,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常泰街道南環路發生一起酒店坍塌事故,坍塌酒店共7層,整棟建築全部坍塌,現場造成29人死亡, 42人被困並不同程度受傷,直接經濟損失5794萬元。
災害事故現場由於碰撞、建築物倒塌等可能造成人員的外部損傷,出血是導致災害事故現場傷病員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通常多數出血症狀在獲得準確的醫學救助後是可以避免人員死亡的。有效地止血能減少出血量,保存傷病員體內的有效血容量,防止休克的發生,提高倖存率。一般失血量在人體血總量的10%~15%(400~600mL)時,人體尚可代償,但一旦超過15%,即600mL以上,就有發生休克的可能。
當事故發生後,現場的傷病員常表現為驚恐慌亂,因此穩定傷者情緒是處理出血傷病員的第一要務,不僅能便於急救措施的順利開展,同時也能減低因忙亂導致受傷程度進一步加重,導致更為嚴重的出血,同時,及時、有效的止血往往是搶救傷員生命的關鍵。下面向大家介紹在災害事故現場發生傷員出血情況時,如何進行簡單有效的止血急救處置。
一、現場止血處理程序止血方法較多,現場應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現場止血處理程序如下:
第一步,確定破損的血管類型毛細血管出血 浸潤型,小出血;
靜脈血管出血 以「流」的方式出現,且血流不止;
動脈血管出血 以「噴」的方式出現,顏色鮮紅。
第二步,根據出血類型明確止血位置一般來說,毛細血管出血只需在出血處直接進行止血處理;靜脈血管出血應在出血處遠離心臟的一端(遠心端)處理;動脈血管出血應在出血處的近心端處理。
二、常用的止血材料常見的止血材料有:敷料、創可貼、繃帶、三角巾等。當身邊找不到專業救護用品,可就地取材,選用毛巾、手絹、布料衣服、領帶、絲巾等代替使用。
傷口直接壓迫是最常見的止血方法,具體操作方法:簡單清理傷口後,用足夠大的敷料壓在傷處,抬高傷肢,持續壓迫、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a)步驟1
(b)步驟2
2.指壓止血法具體操作方法: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壓迫耳屏上方凹陷處,可感覺動脈搏動,其餘四指同時託住下顎,方法用於頭部髮際範圍內及前額顳部的出血。
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
3.止血帶止血法具體操作方法:先在上止血帶的部位墊一層軟布,止血帶應該綁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應綁在上三分之一的部位,綁止血帶的時間要認真記載,每隔45分鐘放鬆止血帶,兩到三分鐘,鬆弛慢慢用指壓法代替。
(a)步驟1
(b)步驟2
(c)步驟3
4.填塞止血法(a)步驟1
(b)步驟2
(c)步驟3
總策劃:肖 磊
製作:陶鵬宇 張琰 宋文琦
審核:王珺
出品: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