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多久會致癌(明確致癌物幽門螺桿菌)
2023-04-15 23:04:16 1
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重要致病因子, 並與胃癌及胃MALT淋巴瘤密切相關。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WHO/IARC)將幽門螺桿菌定為第Ⅰ類生物致癌因子, 並明確為胃癌的危險因素。那麼,幽門螺桿菌,究竟該怎麼預防呢?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症狀?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臨床研究發現大部分的十二指腸潰瘍以及胃潰瘍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增加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發生率超過20%。
幽門螺桿菌感染後主要導致患者出現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出現胃痛、胃脹、噁心、反酸、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因此,感染者出現症狀時,應該及時就醫並接受正規治療。
如果出現這幾類情況,需及時就醫:
1. 胃部疼痛:胃部出現絞痛、燒灼痛,或伴燒心、反酸等症狀,部分患者進食後有食物刺激痛,提示可能存在胃部的糜爛、潰瘍等。
2. 腹脹:經常感到腹部脹滿,即使未進食也會有腹脹不適感。
3. 頻繁打嗝:頻繁地打嗝、噯氣,提示胃動力不足。
4. 食欲不振:主要表現為食慾欠佳,沒胃口,並常伴消化不良的症狀。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口-口、糞-口等方式傳播,想要早期預防,遠離幽門螺桿菌,應該做到這些好習慣。
採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分餐,並用公筷、公勺盛飯夾菜,不要相互夾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鐘。
不要「口對口」餵飯
杜絕用嘴餵孩子,兒童由於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不要用嘴去觸碰嬰兒奶嘴及各種食物。有人會不自覺地用嘴唇或舌頭感知食物溫度,或在餵奶前先用奶嘴嘗一口,這些習慣都應該摒棄。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必須洗手,蔬菜、瓜果要洗淨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類,不喝生冷水。
定期體檢
家庭中有人感染,其他成員的陽性率也會增加,應定期檢查,及早防治。
如何檢測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C13 和 C14 呼氣試驗,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桿菌檢查「金標準」,也是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這種檢查方法診斷準確率達95%以上,沒有交叉感染風險,只需要空腹或者餐後2小時以上,口服一粒膠囊,靜坐一會兒,然後吹氣,靜待結果就可以了。
編輯 / 陳露露
來源 / 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