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真實續航測試(說蔚來百公裡耗柴油40L)
2023-04-16 03:42:14 1
文| 張浩宇 編輯| 徐喆
2月以來,最受大家關注的電影莫過於《流浪地球》了,從新年賀歲檔上映至今,國內票房成績一騎絕塵遙遙領先。不僅如此,截至北美時間16日18點,《流浪地球》上映11天票房達382萬,登頂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冠軍。
這顆國產「小破球」,可謂票房、口碑雙豐收,同時讓外國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科幻電影的製作水平,成功向國際社會助推中國軟實力。
與此同時,有些人卻喜愛扮演著「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角色,對中國電影的評判都帶有有色眼鏡,比如認為《戰狼2》是教條主義的體現,《長城》則是弘揚民族主義。正所謂樹大招風,人紅是非多。廣受好評的《流浪地球》被一大波「一星評論」推向另一個風口浪尖。
影評是自由的,但同時也是有底線的。這場爭論的焦點也逐漸遠離了電影本身,逐漸演變成站隊罵街……在槓精眼中,國產就是原罪,中國製造就是低人一等?中國企業一定不如國外公司?中國電影也絕對拍不出好萊塢式大片?
不僅如此,這類槓精在各行各業都會存在,比如汽車圈。
近日,車圈某自媒體發表了一篇「蔚來百公裡燒35-40升柴油」的文章。其中提到春節期間有車主從北京出發前往大興安嶺地區,以此來證實,蔚來ES8百公裡燒35~40升柴油,續航裡程僅有100多公裡。
作者在極端的出行環境下,最後這樣以偏概全的結論,真的能打動人心麼?試問當作者駕駛著其它國家品牌的電動汽車,哪怕是進口的特斯拉,就真能順利前往目的地嗎?這種刻意唱衰國產電動汽車的結論等同於因《流浪地球》是國產科幻電影而打「一星評論」。
看完這篇文章,本人對蔚來汽車更加看好,對國產電動汽車更有信心。
去年我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已經高達70%,石油和半導體是我國兩大卡脖子的產業。如果交通領域實現全面電動化,我國石油可對外依存度將降為零,能夠做到萬事不求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安全。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發聲講過:」電動汽車最核心的「三電」技術,我國與主要世界強國處於同一水平,甚至於局部還領先。比如像在電池、電機、電控這些核心領域,中國的零部件企業都很強。即使像晶片領域,像IGBT,例如比亞迪已經在IGBT晶片有13年的研發和產業化的經驗,而且比亞迪整車的配套基本達到90%,這也算全球領先的水平。」
中國企業除了在電動汽車的核心「三電」技術突飛猛進,筆者還想先告訴大家,中國火電技術已經是世界第一(不加之一)。遙想2014年,我國就已建成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IGCC)示範電廠;2016年,我國更進一步,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建成投產,這也是成世界上最大煤制油項目。
在《中國製造2025》中列舉了十大戰略重點產業,其中第六點便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現階段,電動汽車在國內還屬於新鮮事物,普及之路還很漫長,但是這是一個不可逆的大趨勢。新鮮事物遭受到奚落、嘲笑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國內的汽車製造廠商應該都具備強大的心臟去抵抗這些雜音。畢竟在你們還未強大之前,沒人會主動站出來為你們喝彩。
TGT專屬賽道,蔚來EP9 跑出1分15秒
中國車企因為帶著「國產」標籤,被部分人帶著偏見和敵意。如果是中國初創車企,必會遭遇更多嘲笑和阻力。但如果是國外初創車企,結果想必大相逕庭,大家可以看看以下的創業故事。(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概不負責)
2014年美國華人李武,在美國加州成立了一家電動汽車初創公司—萊未。他立志改變全球出行方式,實現綠色出行的偉大目標。創始人李武還非常具有全球化思維與眼光,他並沒有選擇把總部建設在美國加州,而是把公司總部選擇建設在千裡之外的中國上海,加州反而作為分公司。李武的這一舉動,讓中國汽車媒體紛紛為萊未叫好。甚至有自媒體撰文隔空喊話馬斯克,萊未才是電動汽車未來,特斯拉不是。
作為美籍華人李武,非常看好中國政府在新能源汽車的「彎道超車」計劃,他相信新能源汽車公司成長的最佳土壤在中國。與此同時,他還把萊未的設計中心建在歐洲的倫敦和慕尼黑。這種富有創造力的全球化布局,也給投資人注入了十足信心。同時,投資人們也提醒李武最好儘快啟動上市計劃,早日實現超越特斯拉。
成立第3年,萊未發布出首款超級電動跑車6PE,並且刷新了德國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圈速,令人眼前一亮。一鼓作氣,萊未在2017年12月發布旗下首款SUV車型ES8,李武創新式採用「代工模式」造車,合作夥伴選擇了美國老牌車企雪佛蘭,還會重新為萊未建造一座全新工廠,生產這款全鋁車身的SUV車型。
消息一出,美國汽車媒體罵聲一片,質疑萊未生產質量得不到保障。但是,中國汽車媒體紛紛讚揚萊未創新式「資源整合」,嘲諷美國同行短視看不到行業未來,並表示銷量才能代表一切,美國人的質疑不算數。經過一年時間後,萊未8SE在第一年就實現交付一萬輛的大規模交付,並創造了從研發至量產交付的最快時間。
除了造車選擇代工生產,李武還有另一項創新,把萊未線下店全部建設在各個城市核心商圈,逼格滿滿。當然,美國媒體再次跳了出來,質疑萊未「燒錢」不懂造車和賣車,不尊重汽車製造業。中國汽車媒體不甘示弱,再次表示美國同行短視,不懂汽車工業。李武這種創新代表汽車行業未來,消費者滿意才是最重要的。
兩國媒體針鋒相對,劍拔弩張,也讓萊未汽車的口碑兩極分化嚴重。美國諸多網友留言表示「萊未是PPT造車,李武造車是為了圈錢上市套現。」中國車迷立刻回懟「美國人就是妒忌,李武沒有把總部放在加州而是選擇上海,說明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在中國而不是美國。」回到現實,萊未8SE車主對於李武和公司都相當滿意。車主對李武汽車「新零售」模式,以及萊未中心(OIN HOUSE)建設在城市核心商圈特別滿意。「更多萊未8SE車主表示,自己對「一鍵加電」服務特別滿意,足不出戶就能實現充電,體驗特別爽。
又過一年,萊未在2018年12月再次發布旗下第二款新車6SE.....萊未造車故事還在繼續,中美兩國媒體撕逼也未停止。
由此可見,李斌的蔚來在創業過程中有多麼不容易,遭受了不少莫名的奚落與嘲笑。在槓精眼中,原罪就是他不是外國人,蔚來汽車不是國外車企。他們不相信中國車企,能做出全球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為了給國家「彎道超車」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同時也更客觀驗證蔚來汽車產品力,見證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本人將預定購買一輛蔚來ES6,客觀公正還原蔚來汽車的產品力和真實續航表現,這樣購買評測的方式相信也更有說服力。很明顯,蔚來沒有給我們充值,反而是我給蔚來充值了一輛蔚來ES6。
為什麼自己要預定一輛40萬的國產電動汽車?
原因很簡單,首先劃定範圍在國產高性能電動汽車。那麼可以選擇的車型,也只有比亞迪唐EV 500/600和蔚來ES8/ES6。唐和ES8的車身尺寸都偏大,城市用車覺得有些不方便,所以我傾向於蔚來ES6。而且硬體來看,蔚來ES6絕對是超值的價格,配件都來自全球一流的供應商,同價位性價比最高。全鋁車身、空氣懸掛、智能四驅、前後雙電機,其中前電機最大功率160kW(218PS),後電機最大功率240kW(326PS),新車0-100km/h的加速時間4.7秒,還提供70kWh和84kWh兩種電池供選擇。購買一輛70度電池包的蔚來ES6性能版,並且稍微選裝一下舒適配置,最後補貼後的落地價格差不多在40萬元,減去電池租用計劃無息貸款10萬元,首次實際付款30萬元左右。
當看到有人都能駕駛蔚來ES8在寒冷的冬季,從北京自駕往返大興安嶺,蔚來全程還提供了後援保姆車支援,這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購車想法。在這種極端出行場景下,你駕駛其它品牌的電動汽車,根本就不會有這種全程服務……
「《流浪地球》一星評論」和「蔚來百公裡耗40L柴油」,這類言論並不會阻礙中國軟硬實力的崛起。《流浪地球》國內票房也突破40億元大關。作為目前國內賣最貴的純電SUV車型,蔚來ES8在一月份銷量成績為1891輛。
歡迎關注觀察者網汽車頻道官方微信「300弄車評」,ID:Lane300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