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區排名和北京市排名的關係(海澱區全國第一)
2023-04-15 11:43:23 1
重磅發布
北京海澱
今年民生實事
件件令人振奮
增加中小學學位5560個
增加學前教育普惠性學位1000個
完成40萬平方米道路大中修
挖潛新增停車位5000個
加快推進地鐵13號線建設
推動12號線建成通車
開工8000套保障性住房
實施55個老舊小區改造
……
回顧2022年
振奮的消息更多
10206.9億元
北京海澱成為
全國第一個
破萬億的地市級區縣
全國第二個
經濟總量破萬億元的市轄區
全區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96153元
同比增長2.9%
海澱區成為全國第二個經濟總量破萬億元的市轄區、全國第一個破萬億的地市級區縣。
一
教育、醫療、交通……
北京海澱區今年一大波好消息來了
教育
2022年,海澱區教育事業進一步優質均衡發展。持續優化學位供給,新增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1350個、中小學學位10040個。推進「公參民」學校規範管理,7所學校「民轉公」。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翠湖小學等9所學校納入集團化辦學模式,上莊中心小學等3所學校納入十一教育聯盟。
2023年,海澱區將進一步提升教育發展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繼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多途徑擴大義務教育學位供給,增加中小學學位5560個。
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增加學前教育普惠性學位1000個。堅持「五育」並舉,持續深化「雙減」工作,全力推動校內提質增效、校外規範管理。積極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有序推進「雙新」示範區建設和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學校創建評估。
提高職業教育和社區教育發展水平,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持續推進智慧教育建設。全面開展幹部教師交流輪崗工作。
醫療
2022年,海澱區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籤約率90.2%,新建院前急救工作站13個,院前急救呼叫滿意率100%。紮實推動5家區屬醫院高質量發展,醫療資源布局更加均衡。
新的一年,海澱區將繼續穩步推進健康海澱建設。持續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加快推動區屬醫院高質量發展。優化醫療資源布局,籌建國際醫療服務聯合體,加快北部醫療中心、蘇家坨中心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加快緊密型醫聯體建設,優化分級診療服務,深化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交通
實現5條道路通車,推進6條道路開工建設,新增道路通車裡程8公裡。加快推進地鐵13號線建設,推動12號線建成通車。
完成40萬平方米道路大中修和3項疏堵工程,打通「斷頭路」2條,對15個點位開展交通組織優化。推進轄區五環外通信架空線入地工作。
繼續推進「錯時共享」,挖潛新增停車位5000個。加大慢行系統建設和治理力度……
住房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開工8000套,竣工6100套。加快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建立健全共商共享共擔共治機制,實施55個小區、160.9萬平方米改造工程……
生態環境
在14個小區實施海綿化改造。開展「美邊麗角」行動,建設7處公園綠地和12處小微綠地,新增林地、綠地60公頃,進一步優化綠色空間體系……
養老
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新建社區養老服務驛站10家、養老助餐點58家……
文化
加快推進清華園車站修繕工程,推動「走向新中國的步伐」展陳落地。推進公共文化資源均衡配置,開工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園海澱第三圖書館。深化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二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人民生活更有盼頭
01
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53元
2022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153元,同比增長2.9%。
其中,居民的工資性收入51698元,佔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為53.8%,同比增長3.4%。
02
高技術製造業佔比八成,高精尖領域優勢明顯
2022年,海澱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呈現降勢,實現增加值610.5億元,同比下降5.7%。
從產值看,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749.1億元,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92.8億元,佔全區比重近八成,高精尖領域優勢明顯。
分產品看,部分高端或新興領域產品生產較好,發電機組(發電設備)、工業機器人、微型計算機設備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同比增長1.3倍、64.8%、33.1%。
03
第三產業穩定恢復,信息服務業持續引領
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三個行業合計增加值佔第三產業比重近七成,有力支撐第三產業穩定恢復。
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4515.4億元,同比增長11.9%;
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048.6億元,同比增長5.8%;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263.8億元,同比增長1.1%。
從收入看,1—11月,規模以上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3.3萬億元,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實現12%的增長,拉動全區第三產業收入增長4.4個百分點,發揮了強有力的帶動作用。
04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穩步擴大,高技術投資拉動力強
2022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5.2%,增速高於全市1.6個百分點。
其中,建安投資同比增長6.3%;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3%。
從投資行業看,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82.0%,創新驅動力進一步加強;製造業、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4.4%、24.8%和17.7%,穩增長基礎進一步夯實。
05
消費市場波動恢復,消費新模式保持活力
2022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16.5億元,同比下降7.0%。
按商品類別分,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與基本生活消費相關的食品、飲料及菸草製品和醫藥及醫療器材零售額分別增長63.1%和11.1%;與升級類消費相關的文化、體育用品及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3.4%。隨著各項穩經濟政策和疫情防控優化調整措施落實落細,市場銷售進一步改善,呈現波動恢復態勢。
6
高新技術企業運行穩定,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持續增長。1—11月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31791.5億元,同比增長3.8%,高於中關村示範區整體2.8個百分點。
其中,技術收入8773.8億元,同比增長7.1%,佔總收入的兩成以上。
(來源:北京海澱)
最愛大北京整理髮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