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中的場景真的存在嗎(桃花源記非虛構)
2023-04-15 12:04:00 2
桃花源
晉朝隱士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一文中記述:東晉太元年間(公元376年—396年),湖南武陵一個打魚人誤入桃花源,那裡的人自稱「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先祖躲避秦朝戰亂來到這裡,一直沒有出去過,於是就與世隔絕了。
身處世外桃源的人「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問誤入桃源的漁夫:現在是什麼時代?他們不知道有漢朝,更別提什麼魏、晉了。
有人說陶淵明這篇文章是虛構的,其實這種隱身世外的人確實存在,從漢朝一直到清朝,時隱時現,因為他們長期與世隔絕,外貌奇特,被世人稱作「野人」、「毛人」。
太元年間距離秦朝滅亡五百多年,那時候有躲避戰亂的人,並非陶淵明的憑空想像,或多或少,應該有一些線索。
湖北房縣,古稱房陵,這裡毗鄰神農架林區,自古就山高林密,地勢險峻,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秦朝假宦官嫪毐發動叛亂,丞相呂不韋受到牽連,其家族及門客一萬多人被流放房陵,這些人長期與世隔絕,後人就成了所謂的「野人」、「毛人」。
嫪毐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湖北鄖縣村民發現了一處漢代古墓,發掘出一件青銅鑄造的搖錢樹九子燈,當時已經損毀,考古人員在殘片上發現刻有「毛人」形象的圖案。
在山東曲阜,考古人員在孔廟發現了漢代畫像,也是「毛人」的形象,漢朝人所說的「毛人」和現代人說的「野人」,一部分就是躲避秦朝戰亂、逃避徭役者的後裔。
漢代名士東方朔在《神異經》中記載:毛人「長短如人,著敗衣」,個頭兒和正常人一樣,穿著破衣爛衫,既然是穿著「敗衣」,足可證明並非其他靈長類動物,而是人類。
宋朝時期出版的《太平寰宇記》記載:毛人「其形似人,生毛,黑色,身長丈餘,穿藤製草鞋。」這些毛人、野人懼怕世人,不願和世人接觸。
清朝時期,隱居兩千多年的躲避秦朝戰亂、逃避徭役者的後裔終於和世人開始接觸,並進行了對話。
《鄖陽府志》、《房縣誌》等地方志記載:房縣一帶居住著一群「毛人」,祖先就是逃避修築長城的人,他們遍體生毛,居住在洞穴中。
清朝同治年間,有「毛人」和世人接觸,問:「長城築完乎?秦皇還在乎?」——長城修築完了嗎?秦始皇還活著嗎?
毛人
如果人們回答說秦始皇還活著,這些「毛人」撒腿就跑,消失得無影無蹤。
有的「毛人」和世人接觸,自稱祖先因為躲避修築長城,祖祖輩輩一直躲藏在山洞之中,不敢出來和世人接觸,生怕去修築長城而活活累死。
一些「毛人」由於食物匱乏,就會跑到村民家中,偷竊雞犬,充當食物。房縣有村民就用獵槍射擊「毛人」,鉛彈不能傷到「毛人」。後來有人想出一個辦法,衝著「毛人」大喊:「築長城!築長城!」「毛人」驚恐萬狀,倉皇逃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