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大批民眾為什麼要出逃(逃跑留守抗爭)
2023-04-14 09:04:36 3
(觀察者網訊)隨著塔利班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阿富汗總統加尼「出走」海外,阿富汗局勢的巨大變化已經引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而面對阿富汗局勢的動蕩,曾經在阿富汗政壇上名聲顯著的「大人物」們則是反應不一,有前政要主動留守喀布爾積極參與談判,與塔利班磋商未來政府構架;有的政客匆忙逃跑,或是直接投降加入塔利班;還有一些人則表示「絕不低頭」要與塔利班「戰鬥到底」。
總統加尼疑似「攜巨款跑路」
塔利班於15日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後,「四面楚歌」的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隨即「出走」海外。當地時間8月16日凌晨,加尼在其臉書帳號上發文,承認自己已經逃離阿富汗。
加尼聲稱,如果自己選擇留下,喀布爾將面臨「破壞和毀滅」,所以「為了避免大量的流血衝突」,他認為「最好還是選擇離開」。他還宣稱將「永遠為阿富汗服務」。
加尼在2002年至2004年期間曾擔任前總統卡爾扎伊的財政部長,並於2014年和2019年兩度當選阿富汗總統。在出逃之前,他的第二個總統任期才剛剛過去一年半。
這位失勢總統的去向此前一直是個謎團。直至8月18日,阿聯外交部發布聲明稱,出於人道主義考慮,阿聯已經接納了加尼及他的家人。
阿聯外交部聲明截圖
加尼的出逃過程也並不光彩,還深陷「攜巨款跑路」的醜聞之中。俄羅斯駐阿富汗使館新聞秘書尼基塔·伊申科8月16日曾援引一名「目擊者」的說法稱,加尼一行人攜帶了整整四車錢倉皇逃離喀布爾,但由於直升機裝不下只能把一些錢留在跑道上。
8月18日,阿富汗駐塔吉克斯坦大使穆罕默德·扎希爾·阿格巴爾又在新聞發布會上怒斥加尼,稱他「從國庫裡竊取了1.69億美元」,指責這位總統逃離阿富汗是「對國家和民族的背叛」。
但加尼本人試圖否認這一說法。據半島電視臺報導,加尼當天發布了一段公開聲明為自己辯解:「我只帶了一件馬甲和一些衣服就走了。外界一直有對我的人身攻擊,說我拿走了錢。這些指控是毫無根據的謊言。」
前往阿聯避難後,加尼首次發表公開講話
根據加尼的說法,他現在正在與有關各方協商,希望返回阿富汗繼續為阿富汗人民服務。不過在外界看來,倉皇出逃的行為已經讓這位總統喪失了影響力。美常務副國務卿舍曼18日就直言,「他在阿富汗已經不再是個人物了。
前總統攜子女收留喀布爾
在現任總統倉皇逃跑的同時,阿富汗前總統哈米德·卡爾扎伊(Hamid Karzai)則於8月15日通過社交媒體發表聲明,表示將和家人一同留在喀布爾,並呼籲各方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緩解衝突局面。
卡爾扎伊請求阿富汗政府軍和塔利班武裝將民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護民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他表示,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的談判正在進行中,「我們正努力在兄弟情義與愛國主義的基礎上,通過會談以和平方式解決阿富汗問題。」
卡爾扎伊攜三個孩子錄製講話視頻,宣布留守喀布爾
路透社18日援引一名塔利班官員的消息稱,卡爾扎伊已經與塔利班重要派系領導人哈卡尼舉行了會談,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阿卜杜拉等人也一同出席。這名官員並未透露更多有關會談的細節。
路透社報導截圖
2001年美國入侵阿富汗之後,卡爾扎伊被推舉為阿富汗過渡政府總統。在兩年任期結束後,卡爾扎伊又先後在2004年和2009年兩次阿富汗總統大選中取勝,直到2014年才卸任。他也被視作是斡旋阿富汗局勢的關鍵人物,因為他既熟悉阿富汗國內政局,同時也與西方國家保持密切聯繫。
不過半島電視臺也提到,儘管卡爾扎伊與西方關係密切,但他在執政的13年間也曾多次表態希望美軍撤離阿富汗,因此與美國之間發生過不少衝突。今年6月,卡爾扎伊還批評美國在阿富汗長達20年的軍事行動「徹底失敗」,只留下一個「飽受戰爭蹂躪的國家」。
大軍閥逃向邊境
8月15日,塔利班佔領阿富汗北部巴爾赫省首府馬扎裡沙裡夫。而在當地政府軍士兵「望風而降」的同時,坐鎮這座城市的阿富汗國民軍元帥阿卜杜勒·拉希德·杜斯塔姆(Abdul Rashid Dostum)卻早就蹤影全無。他早已帶著手下逃向烏茲別克斯坦邊境。
就在杜斯塔姆逃跑的幾天前,他還曾信心滿滿地宣稱,「塔利班來到北方的時候總會被困住,他們沒這麼容易逃出去。」
有巴爾赫省官員14日告訴路透社,塔利班武裝輕而易舉地擊潰馬扎裡沙裡夫的民兵武裝,在幾乎沒有遇到抵抗的情況下就進入了這座阿富汗北方最大城市。
現年67歲的杜斯塔姆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加入了阿富汗軍隊服役,並於2001年參與推翻塔利班政權。卡爾扎伊領導的新政府成立後,他在其中擔任了一段時間的國防部副部長。2014年至2020年期間,杜斯塔姆又出任加尼政府的副總理。2020年,他被晉升為阿富汗國民軍元帥。
杜斯塔姆(資料圖),視頻截圖
杜斯塔姆以其兇殘的手段出名,也被一些外媒稱作是「阿富汗最臭名昭著的軍閥之一」。2001年,杜斯塔姆曾製造過「拉伊利沙漠(Dasht-i-Leili)大屠殺」事件:他將一批塔利班俘虜成群塞進不透風的貨櫃,且不給俘虜水喝;許多俘虜死在貨櫃中,僥倖活下來的也大多在抵達監獄後被槍殺。
《紐約時報》2009年的一篇報導顯示,根據美國國務院2002年的一份調查文件,死者的屍體大多被拋入拉伊利沙漠中,死於這場屠殺的塔利班俘虜數量可能超過1500人。
除這位塔利班的「死對頭」外,巴爾赫省的「地區強人」兼省長阿塔·穆罕默德·努爾(Atta Mohammad Noor)也一同逃跑了。據路透社15日報導,努爾在逃跑之後還堅持「嘴硬」,聲稱他和杜斯塔姆被一場「有組織的懦夫的陰謀」給坑了,但兩人成功「逃出了圍困」。
「阿富汗民兵領導人努爾、杜斯塔姆逃脫『陰謀』」,路透社報導截圖
「赫拉特雄獅」被俘投降
阿富汗北方的兩位「強人」跑了,曾發誓「赫拉特永不淪陷」、持續抵擋塔利班數周的西部「雄獅」,則是乾脆改頭換面直接加入了昔日的對頭。
8月13日,塔利班宣布佔領阿富汗第三大城市、西部重鎮赫拉特。在「四面楚歌」之中,鎮守這座城市的大軍閥、阿富汗老將伊斯梅爾·汗(Ismail Khan)主動改變了立場,向塔利班投降。
有著「赫拉特雄獅」之稱的伊斯梅爾·汗在上世紀80年代曾參與抵抗蘇聯入侵,在90年代期間又加入「北方聯盟」的隊伍對抗塔利班。《紐約時報》等美媒認為,由於長期盤踞西部且實力不俗,伊斯梅爾•汗率領的武裝力量在某種程度上比阿富汗政府軍要更難對付。
伊斯梅爾·汗 資料圖丨阿富汗Ariana News電視臺
汗的投降是塔利班取得的一大重要勝利。分析人士認為,這樣一位長期堅定反對塔利班的大軍閥改變立場,令當地的抵抗力量土崩瓦解,也一定程度上帶動更多阿富汗地方軍閥投靠塔利班。
第一副總統宣稱絕不低頭
不同於已經「跑路」的總統,阿富汗第一副總統阿姆魯拉·薩利赫(Amrullah Saleh)目前依然留在阿富汗國內,還宣稱「絕不向塔利班低頭」。
8月16日,英國廣播公司(BBC)主持人亞達·哈基姆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信息稱,薩利赫在離開喀布爾之後,前往了北方潘傑希爾山谷,與當地軍閥艾哈邁德·馬蘇德會面。哈基姆稱,「一個反塔利班聯盟似乎正在形成」。
哈基姆推特截圖
艾哈邁德·馬蘇德是前阿富汗塔吉克族軍事領導人、綽號「潘傑希爾之獅」的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之子,後者曾是阿富汗「北方聯盟」成員,也是當時阿富汗國內反對塔利班的重要力量。2001年9月,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遭到「蓋達組織」的刺殺,並在當時塔利班政權倒臺後被新政府追授為「阿富汗民族英雄」。
潘傑希爾山谷位於喀布爾以北約150公裡地帶,是阿富汗最大的塔吉克人聚居地,也是目前阿富汗境內少數幾個尚未被塔利班控制的地區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阿姆魯拉·薩利赫本人就是出生在該地區的一名塔吉克人。
8月17日,薩利赫又在社交媒體上宣布,根據阿富汗憲法,在總統缺席、逃跑、辭職或死亡的情況下,副總統將成為看守總統。薩利赫稱,他目前還在阿富汗國內,應合法接任該職位。他正在尋求其他領導人的共識和支持。他隨後還發推號召支持者加入抵抗塔利班。
薩利赫推特截圖
據央視新聞18日消息,此前負責發布阿富汗塔利班戰況的發言人穆賈希德,仍未對外宣布控制潘傑希爾省。央視18日也援引潘傑希爾當地民眾消息稱,塔利班與政府軍仍在該省戰鬥。但無法證實薩利赫本人是否已回到潘傑希爾組織戰鬥。
一些阿富汗「職業階層人士」提前離開
除這些政要外,阿富汗代理財政部長哈立德·佩恩達也已「提前跑路」,早在8月11日就辭職離開阿富汗。儘管佩恩達宣稱他辭職只是為了「看望生病的妻子」,但當時美媒就指出,他的離開表明阿富汗政府的政治領導人已幾乎承認塔利班的全面接管。
像佩恩達這樣提前離開的,在阿富汗國內並不算少。除去政界人士之外,阿富汗其他一些精英階層人士在塔利班進入喀布爾之前,就已經「預感」到了事態的發展,提前離開了阿富汗。
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年7月7日就曾報導稱,在拜登宣布從阿富汗撤軍的日程安排後,有相當數量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阿富汗人也產生了逃離的念頭。一些「美軍庇護下成長的職業階層男女」打包行李,前往了美國或是歐洲的不同國家。
而另一些阿富汗的有錢人則在黑市花費數千美元,購買前往土耳其、印度、阿聯或烏茲別克斯坦等一些國家的旅遊籤證。
《華爾街日報》稱,這些職業階層的阿富汗人擔心,在塔利班掌握政權後他們會「失去自由」,現代的生活方式將會被塔利班「破壞」。
「一代阿富汗職業人士在塔利班推進之際逃離」,《華爾街日報》報導截圖
與此同時,一些沒能找到機會離開的前政府官員也在尋求最後的逃離機會。一名在四處躲藏的阿富汗政府官員告訴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在塔利班進入喀布爾之際,阿富汗政府直接「無聲無息」地消失,總統加尼的出逃就印證這一點。
這名政府官員將問題歸咎於美國「不負責任的撤離」,指責美國放任塔利班進入喀布爾,認為美國應為此負責。
NPR稱,這名正在到處躲藏的官員表示,他正在尋求離開阿富汗前往歐洲國家的手段。他還強調「絕對不需要美國的幫助」,「寧可死在阿富汗的圍困中,也絕不會跑到美國去」。
塔利班:希望建立包容的伊斯蘭政府
8月17日,阿富汗塔利班新聞發言人穆賈希德在喀布爾舉行了記者會。他表示,塔利班不想重複任何戰爭,也不希望有任何的國內和國外的敵人。阿富汗現在處於非常重要的歷史階段,塔利班已經能夠保障首都喀布爾等城市的安全,也努力避免發生傷亡。
穆賈希德在記者會上承諾,塔利班不會傷害在阿外籍人員,不尋求對曾與美國及其盟友合作過的人採取報復行動,並敦促他們儘快回到工作崗位。
他重申,塔利班希望建立一個「伊斯蘭酋長國」,目前面臨的最重要議題就是如何建立包容性的伊斯蘭政府,而建立怎樣的法律體系也在塔利班考慮的問題中,應對政府機構中的腐敗問題也是重要的議題之一。
塔利班當天還宣布大赦所有政府官員,並表示將推動女性加入政府機構。塔利班發言人蘇海勒·沙欣16日也曾表示,所有放下武器的軍人和警察都將得到赦免,生命和財產安全將得到保障。阿富汗黎明新聞臺17日稱,喀布爾市長和衛生部代理部長已經重返工作崗位。
當地時間8月19日,阿富汗塔利班官方發言人穆賈希德在其推特上發表聲明,在阿富汗脫離英國統治、獨立102周年之際,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