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頭怪從哪裡來看(敘詭筆記哪兒來那麼多)
2023-04-12 08:48:01 3
呼延雲
進入陰雨連綿的時節,家裡的食物如果儲存不好,難免長出黴斑,甚至發出綠毛。老年間缺衣少食的時候,人們捨不得浪費,掰掉發黴的部分,剩下的接著吃,現在都知道那是黴菌作祟,縱使是剩下的部分,肉眼雖然看不到黴斑和綠毛,但吃了依然有害健康,沒人再會做那樣的傻事……然而古代筆記中的一種「綠毛怪」,一旦遇上可就不是「有害健康」那麼簡單了,搞不好還能鬧出人命來。
一、屍變:地面輒見女子形
「乾隆六年,湖州董暢庵就幕山西芮城縣。」芮城縣有一座廟,供著劉備、關羽和張飛的神像。廟門平時用鐵鎖鎖著,每逢春秋祭祀才開啟,「傳言中有怪物,供香火之僧亦不敢居」。
有一次,有個陝西的客商帶了一千多頭羊來芮城販賣,天晚了還沒有找到旅店,就到這座廟裡投宿。當地居民告訴他廟裡有怪物,勸他改投別處,販羊者仗著自己有膀子力氣,說沒事,居民只好「啟鎖納之」。販羊者進了廟,散群羊於廊下,而自己拿著趕羊的鞭子靠在柱子上休息。他心中還是有些害怕,就點燃蠟燭,「三鼓,眼未合」。就在眼皮漸漸撐不住的時候,突然聽見神座下豁然有聲,他定睛一看,從神座下躍出一物——「其物長七八尺,頭面具人形,兩眼深黑有光,若胡桃大,頸以下綠毛覆體,茸茸如蓑衣」,盯著販羊者,不停抽動著鼻子,然後突然伸出兩隻利爪撲了過來。販羊者掄起鞭子就打,那綠毛怪竟渾若不覺,「奪鞭而口齧之,斷如裂帛」。販羊者嚇得魂飛魄散,奪門而逃,綠毛怪追出廟外,速度極快。販羊者知道跑它不過,就順著一棵古樹爬到頂上。綠毛怪不會爬樹,只能在樹下張望。
「良久,東方明,路有行者。」販羊者觀察了很久,見樹下已經沒有綠毛怪的蹤影,才下了樹,告訴聚集來的居民昨夜發生的事情。大家壯起膽子進了廟,到神座下尋找,並沒有發現什麼異狀,「惟石縫一角,騰騰有黑氣」。大家不敢開啟,一起到縣衙報官。芮城縣令讓衙役們搬開神座,掘開地面,「深丈許,得朽棺,中有屍,衣服悉毀,遍體生綠毛」,形貌正是販羊客昨晚見到的,「乃積薪焚之,嘖嘖有聲,血湧骨鳴,自此怪絕」。
這則記載在《子不語》中的筆記,道出了「綠毛怪」的重要「由來」,那就是「屍變」。與之相類似的筆記,還有記載在《右臺仙館筆記》中的一則故事。
《右臺仙館筆記》
「揚州左衛街一大宅,亂時為賊中大頭目據為偽府」,後來大亂平定,被一戶富裕人家重新修繕後居住。奇怪的是,廳堂前的地面,「每逢陰雨,輒見一女子形,洗之不去,天晴即沒」。這家人也覺得詭異,很少請外人來家中做客。恰巧有個親戚從遠方來,僕從眾多,在揚州的客店裡住不下,只好全都接到宅中入住。「夜半,忽見磚動不已,頃刻墳起。」一個奴僕不明就裡,想將凸起的地面踩平,誰知剛一舉足,旋即暈倒地,第二天天一亮,才向主人講起這件事。大家掘開那塊地面,只見下面埋著一具女屍,「衣裙未壞,面目如生,遍體生綠毛,長寸許,栩栩欲動」。這家人趕緊報官,官府命令將屍體焚化。鄰居有個深知地方掌故的皮匠說:「此事吾知之,我陷賊中,即隸此賊帳下,賊獲此女,欲汙之,罵詈不從。杖數百,罵益厲,遂活埋之。不意其今為祟也。」
二、綠瓢:遍體生綠毛如苔
稍微了解一些法醫科學知識的朋友,可能都聽說過「屍綠」這個詞,是指人死後24到48小時,腐敗氣體的硫化氫與血紅蛋白及其衍生物結合成硫化血紅蛋白或硫化變性血紅蛋白,或與血液中的游離鐵結合成為硫化亞鐵,透過皮膚呈綠色,雖然看起來有些恐怖,但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而屍體長毛也是因為處於適宜真菌生長的封閉潮溼的環境裡,局部或全身的表面就會長出一層白色或灰綠色的黴斑,也叫「黴屍」。比如《耆齡日記》中就寫孫殿英盜墓後,西太后的屍體被發掘出來,「面貌如生,手指長白毛寸餘」……但古人對法醫科學的認識有限,便以為死者死後還會「生長」,甚至會出來興妖作怪,便編造出了各種「綠毛怪」的可怖傳說。
《耆齡日記》
李慶辰在《醉茶志怪》中提及一年北京房山大旱,有個術士說這是因為西山的亂墳崗上有殭屍變為旱魃造成的,並指出了某個墳包說:旱魃就在這裡,應該發掘。但死者的家屬不許動土,於是鄉民們去告官。官員不敢犯眾怒,就警告術士說,鄉民們受你的蠱惑,要挖墳掘墓,如果之後沒有發現旱魃,「坐汝以盜墳罪」。術士堅持自己的說法,認為大旱就是墳中旱魃造成的:「每陰雲四布,輒有白氣自墳中出,即時晴朗。」於是墳包被挖開,「則一空棺,板有巨孔。棺旁臥一物如人,遍體綠毛,長寸許,雙目赤如燈火,見人起立欲遁」。鄉民們一擁而上將其綁住焚燒,沒多久天上就降下雪來。
焚旱魃而降雪,當然是荒誕不經之辭,而「綠毛怪」也並非只有屍變這一種,還有些是住在未開化地區的人們,由於長年在山野或叢林中謀生,身上黏染了太多綠植的枝葉或漿汁,引起了誤會。比如《觚剩》中寫的滇中有一部族,「皆多壽,一百八九十歲乃死,至二百歲者,子孫不敢同居,舁之深谷大箐中,留四五年糧」。這些被遺棄的老人漸漸「不省人事,但知炊臥而已」,不僅「遍體生綠毛如苔」,而且還會長出尾巴,變成「朱發金睛,鉤牙銛爪」的綠毛怪。他們攀陟巖壁,往來如飛,「攫虎豹獐鹿為食,象亦畏之」,當地的人們稱之為「綠瓢」。
清代學者湯用中在《翼駉稗編》裡提到的「綠毛怪」亦屬於此類。「蘇州吳太史廷珍,少時讀書廣福山頂僧寺」,有一年夏天他回家,走到半路上,「遇綠毛人丈許」,嚇得吳廷珍坐倒在地。綠毛人上前將他扶起說你不要怕,我並不是吃人的妖怪,馬上就要下大雷雨了,你速速下山去吧!吳廷珍趕緊往山下走,快到家時,只聽得身後霹靂一聲,響震山谷,他回頭看時,但見「半山皆火光」。第二天他上山時,聽說有個綠毛人被震死了,「旁有綠血,莫名其怪」。
《翼駉稗編》
三、怪物:細如牛犛綠如水藻
第三種「綠毛怪」則真的就是志怪筆記作者的杜撰了。《螢窗異草》中寫灤州武生童之傑,家中藏有一把寶劍,「自雲能斬鬼狐」,人們都不相信他的話,他說:「吾持此刃,雖不能學萬人敵,然遇魔鬼邪妖,不難一一斷之。」此後有人請他去一「為妖所據」的大宅子裡除妖,他欣然前往。當晚他住在庭側一間屋子裡,半夜,室內突然亮起異樣的光芒,有一巨大的、「高與簷等」的怪物慢慢站起,「面瓜色,雙眸如盌,灼灼然,周身皆綠毛,約長數寸,甚可怖畏」。童之傑嚇得雙股站慄,好不容易才拔出寶劍,手腕止不住地哆嗦。那怪物笑著說,你這把劍頂多用來殺雞,何苦到處吹噓什麼斬妖除魔呢?童之傑的劍噹啷一聲墜落在地……作者長白浩歌子講完這個故事後感慨道:「獨是同一劍也,懦則試輒不利,勇則所向無前,劍固靈以人也?」
與童之傑這樣的銀樣鑞槍頭相對照的,是《蝶階外史》中勇鬥綠毛怪的谷某:
《蝶階外史》
「豐潤魯叔和先生家,正廳東偏,別有廳事三楹。紫藤一株,蔭滿院落,海棠一叢,本皆合抱,春時著花,爛如錦。」如此美好的處所,竟有一綠毛怪棲身於此,「夜必出,人無敢寢處其中有年矣」。豐潤縣的武進士谷某,不僅武藝高強,而且「素以膽氣自負」,聽說了這件事以後,便自告奮勇地要去魯叔和家的這處偏廳住宿。他的徒弟們苦苦相勸,他不聽,徒弟們於是要跟師傅同去除妖,谷某也不同意,只答應他們住在正廳西廂房,房子後面有扇窗戶通向紫藤花園,「可招呼相聞」。谷某特地叮囑他們,我要是不招呼你們,你們千萬不要過來。
當夜,谷某在偏廳秉燭獨宿。二更將盡,突然颳起大風,震撼屋宇,風猛地將門吹開,「燈光頓縮,綠如豆」,只見一個五尺高的怪物蹣跚著走進屋子裡,「遍體綠毛,髼鬙(毛髮蓬鬆)如松上鬛(松針),目炯炯類曙星」。谷某決定先發制人,跳起來撲了過去,與之搏鬥,兩人勢均力敵,不相上下,打鬥聲「自室傳至西,復自西至東,蹶而起,起而復蹶,無慮數十度」。弟子們聽到扑打和撞臂的聲音愈來愈激烈,都想出去幫忙,奈何師傅的叮囑在前,他們不敢動彈。而谷某與綠毛怪打鬥了許久,體力漸漸不支,大呼徒弟們來相助。綠毛怪一聽就要逃走,谷某抓住它不鬆手。綠毛怪急了,「以爪抓谷腕去肉,十痕深寸許」。谷某忍不住劇痛,剛一鬆手,綠毛怪立刻逃之夭夭。徒弟們湧進來的時候,只看見師傅手上有兩把「細如牛犛,綠如出水藻」的毛髮——「怪從此絕」。
能聽得懂谷某的呼救,又能跟武進士搏鬥許久而不落下風,這更像是一個用綠毛裝扮自己而藏身於魯家的亡命徒。不過,《蝶階外史》本就是志怪小說,所以也不必根究其「真相」幾何,只要記住谷某這赤手空拳的比童之傑那手持利劍的更能讓綠毛怪畏懼,就更加覺得長白浩歌子的那句話說得有理——「夫天下有大勇者,不必有劍,而亦神欽鬼伏矣」。
責任編輯:顧明
校對:欒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