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年生是誰?文天祥的後人,毛主席的「帶刀侍衛」,1955年官拜中將
2023-03-31 02:36:07 1
在開國將帥中,有不少是古代名人的後代,比如孔慶德中將,是孔子的第73代後裔,還比如今天要說的文年生中將,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後人。
在中國歷史上,文天祥的大名無人不知,堪稱最頂級的民族英雄之一,文天祥殉國600多年後,在湖南岳陽出生了一個男嬰,名叫文年生,就是他的後代。
文年生家境貧寒,為了謀生做過很多工作,19歲時,北伐軍路過他的家鄉,文年生心生羨慕,就加入了國民革命軍。
但舊軍隊的腐敗風氣讓文年生很看不慣,就在23歲時跟幾個好友一起投奔了彭德懷的部隊,從此成為彭老總帳下一員名將。
紅軍過草地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大事:張國燾要另立中央,甚至要企圖加害毛主席。彭老總得知後,為了保護毛主席的安全,就派文年生率領紅三軍團教導營,去當毛主席的護衛。
文年生深知責任重大,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果然,張國燾的心腹、紅四方面軍參謀長李特率部追了過來,要求中央紅軍南下。李特只聽張國燾的,面對中央紅軍對他的指責,絲毫不以為意,甚至拔出槍來對準毛主席。
文年生見狀,立刻拔出槍,對準李特,警告他不要做蠢事,只要李特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他們一個都跑不了!
最後還是毛主席選擇息事寧人,對李特等人曉之以理,讓文年生先放下槍,說:李特這些人都是好的,但思想轉變需要一個過程,等他們撞了南牆,就知道對錯了。
抗戰爆發後,文年生擔任120師359旅718團團長兼政委。120師其他幾個團都奔赴抗日前線,只有718團沒有去,因為他們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保衛延安,所以718團編制達到2000人,是個大團。
1938年5月9日,日軍109師團派出一個旅團兵力,約有1.5萬人,突然向宋家川渡口進襲。駐紮在宋家川鎮的正是718團,文年生立刻來到河邊山頂查看地勢。經偵察,日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宋家川渡口附近的王老婆山,企圖給其後續部隊創造渡河條件。文年生覺得與其被動應戰,不如主動出擊,趁鬼子立足未穩,先發制人。
文年生挑選4個連,親自帶隊,在10日傍晚,趁夜色渡到黃河東岸,消滅盤踞在海拔二百多米的王老婆山的日軍先頭部隊二百多人。
鬼子大意,沒有控制王老婆山的最高處,讓文年生抓住機會,控制了最高點,然後居高臨下,掃射鬼子。同時,山下的接應部隊也到了,上下夾擊。鬼子雖然火力強大,但如同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撐了5個小時後,二百多鬼子都被送上了西天。
不光是日軍,蔣介石也對延安一直虎視眈眈,1941年5月,命胡宗南發兵從關中偷襲延安。此時的文年生,正擔任八路軍留守軍團關中軍區警備司令。
警備第1旅是保衛邊區的核心力量,有文年生在,胡宗南就別想得逞。胡部1個團偷襲胡家茆,攻下警1團第1營守衛的3個山頭,還剩1個拼命死守。文年生之前不在陣地,等他回來後,發現形勢對我不利,立刻改變戰術。
文年生派出3個連在正面迎擊蔣軍,吸引其注意力,同時,派2連側翼包圍,打蛇就要攔腰打。論火力,我軍不如蔣軍,但當時天已黑,蔣軍的發揮受到很大限制。近距離拼刺刀,蔣軍不是我軍的對手。打了一夜,蔣軍已被打得七零八落,團長也被擊斃。
從此,無論是日軍,還是蔣介石,都知道了延安有個「帶刀侍衛」文年生,只要有他在,就難動延安分毫。
解放戰爭時期,文年生離開了延安,馳騁於華北、東北大地,先後擔任過晉察冀野戰軍6縱司令、四野12兵團副司令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文年生將軍打仗不含糊,在對待公與私上同樣不含糊。
剛建國後,文年生回老家湖南岳陽探親,當時他正擔任湖南軍區副司令,級別非常高,所以嶽陽當地的各級領導都來迎接,想陪他一起去。但文年生毫不客氣地拒絕了,說:「我是回家探親的,不是回來光宗耀祖的,我們共產黨人不搞那種前呼後擁、鳴鑼開道的事!」
回到闊別20多年的家鄉,文年生非常感慨,看見誰家有困難,就主動幫忙,這家給點錢,那家給點糧食,直到秘書說這個月的工資都分完了,才抱歉地對鄉親們說:「我雖然當了共產黨的官,但每月只有很少的津貼,不能給鄉親們幫多大的忙,還是要靠你們自己努力生產,勤勞致富。」
鄉親們開始還不相信,看看國民黨那些大官,哪個不是腰纏萬貫?怎麼會剛分了這麼點錢就沒了?從那以後,鄉親們終於知道了,原來共產黨的官跟國民黨的官是不一樣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