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雲論中國目前的就業形式
2023-03-31 04:01:22 1
-->就業問題一直是國家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就業率的下降會成為社會的發展阻礙,同時也會佔用大量的社會資源,增加國家的負擔。近年來,就業形勢是十分的嚴峻,隨著高校畢業生的增多,及農村剩餘勞動力等多重影響下,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黃紅雲表示,雖然國家的經濟一直朝著較好的形式發展,但是就業缺口卻並沒有呈現正比,並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趨於成熟,各個領域也逐漸趨於飽和。與此同時,產業結構的調整也是影響就業的一個原因,目前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隨著技術的進步勞動力需求減少,但是第三產業勞動力需求又沒有增加,加上很多從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轉移的人適應不了第三產業的運行模式,導致不能很好地就業,這就讓就業難成為一個實質性的問題。
當然,除了社會原因,就業難還會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響,如:教育機制、個人方面、企業方面、地域經濟發展狀況等原因。就我國的教育現狀來看,大學以前,都是半封閉式教育,學生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沒有足夠的機會接觸到新鮮的事物,思想比較固化。在大學教育體系中,由於大學的環境較為寬鬆,老師和學校呈現出放養的狀態,並且在大學中含有較強的商業氣息等等原因使學生對於學習沒有清晰地認知。
在個人方面,黃紅雲認為,當代大學生中很多人表現出缺乏自我認知,對於就業崗位的選擇,往往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不願意從基層做起。並且,絕大多數的大學生不願意留在經濟落後的地區,集中在北上廣深等經濟發展較為快速的城市,這就造成了競爭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
在企業方面,追求高學歷,重視行業經驗等選人標準,也造成了就業難的問題。在絕大多數的企業招聘需求中幾乎都標明了學歷的要求以及在行業中有多少年的行業經驗。雖然這確實是對企業來說是一個挺好的篩選標準,但是不可否認也會錯失很多的人才,文憑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能與能力掛鈎,並且對於行業經驗來說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也能夠達到經驗的積累,所以對於企業選人的標準確實應該結合實際來確定。
黃紅雲認為地域經濟發展狀況是影響就業較為直觀的一個因素。在經濟落後的地區,如西北等地,由於經濟的普遍落後,雖然提供了很多的崗位但是,很多人都不願意到該地方就業,這也就讓就業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