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恙蟲咬險喪命 小小蟲子隱藏著致命危機
2023-03-31 12:02:17
被恙蟲咬險喪命,恙蟲病是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是由嚙齒類的動物為主要的傳染源,患者也多為在戶外、野外作業的人員,前不久福州有一位女嬰被恙蟲咬險喪命,在經過醫院的檢查之後發現竟然被小小恙蟲咬傷後引發一系列症狀,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詳情。
被恙蟲咬險喪命:
6月17日,女嬰小靈被送到福州時,小臉慘白,精神萎靡,呼吸很急促。她掛了點滴,仍反覆高燒,牙齦也開始出血,連奶都喝不了。「病情危重!」醫生緊急把她送進省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家人說,6月10日左右,小靈突然發燒,體溫飆到39.2℃,偶爾咳幾聲,還有點鼻塞,家人以為只是感冒,到診所拿了點藥,吃了兩天不奏效。他們又帶小靈到當地醫院,掛了兩天點滴,體溫下降後,很快又飆升了。家人覺得不對勁,趕緊把她送醫。
該院兒童重症醫學科主任王世彪檢查發現,小靈的喉嚨很紅,有點咳嗽、鼻塞,確實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但她的血小板不斷下降,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紊亂,肝脾腫大,有點不對勁。護士給小靈換衣服時,發現她右大腿有個傷口,已結痂,約黃豆大。再一摸,右側腹股溝有個淋巴結,約綠豆大。王世彪問家長,孩子有沒有被蟲咬過?家人這才想起,房前有大片稻田,他們常抱著小靈在田邊納涼,前些天,小靈被叮咬了一些包,腿部紅紅的,他們沒在意,塗了些花露水,幾天後留下這個焦痂。
「很可能是恙蟲病!」王世彪推斷。果然,檢查報告顯示,小靈同時患有嗜血細胞症候群、血小板減少症、凝血功能異常、心力衰竭、肺炎衣原體感染等全身併發症,都是恙蟲感染引起的。搶救半個月,小靈才轉入普通病房,繼續抗感染治療。
醫生警醒恙蟲病的危險:
「初期症狀很像感冒。」王世彪說,恙蟲病的發病率很低,臨床上較少見,而且恙蟲極小,個頭僅0.2~0.5毫米,肉眼很難看到,市民被咬後不痛不癢,往往被忽視,潛伏期又長達4~21天,一旦過了潛伏期,發病速度就很快,體溫可能在2~8天內迅速升到39.5℃~40.5℃,引發心肌炎、胸膜炎、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去年9月,一名5個月大的南平女嬰被叮咬後,高燒一周不退,最後因多臟器衰竭而死亡。
王世彪提醒,該病與感冒最大的不同是有焦痂、潰瘍,但部位比較隱蔽。受感染的恙蟎,喜好叮咬人體溼潤、氣味較濃以及被壓迫的部位,比如腋窩、外生殖器、腹股溝、會陰、肛周和腰背等,病人一般不會想到這些焦痂和發燒有關,有的不願讓醫生看到私處,隱瞞不說。為此,如果市民曾到草地、水邊遊玩,出現感冒症狀,持續高熱不退,應仔細觀察:周圍淋巴是否腫大,腋下、腹股溝、腰部等隱蔽、潮溼、柔軟的地方是否有黑色焦痂,發現上述情況要儘快就診。
「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王世彪說,不是每個被恙蟎咬的人都會發病,患病得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叮咬人體的恙蟎體內有恙蟲立克次體(一種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較弱。此次,小靈的血小板嚴重下降,才牙齦出血,幸好沒有顱腦、消化道等出血表現,阿奇黴素、氯黴素等藥,對恙蟲病有特效,她才逃過一劫。
他建議,天氣潮熱時,應剷除居家周邊的雜草、滅鼠、消滅恙蟎孳生地;外出時,避免在草地坐臥,不要在草地晾曬衣被。在野外作業時,穿上長袖、長褲等,裸露的皮膚要塗抹驅蟲水或花露水。回家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
恙蟲病病因:
恙蟲病立克次體呈圓形,橢圓形或短杆狀,大小為(0.3~0.6)μm×(0.5~1.5)μm,革蘭染色呈陰性,吉姆薩染色呈紫紅色,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的微生物。在塗片染色鏡檢中,於細胞質內,尤其是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的胞質內,常於胞核的一側可見呈團叢狀分布的恙蟲病立克次體。鼠類是主要傳染源和貯存宿主,如溝鼠、黃胸鼠、家鼠、田鼠等。野兔、家兔、家禽及某些鳥類也能感染本病。恙蟎幼蟲是本病的傳播媒介。
熱點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