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為什麼善於農耕?他是跟誰學的
2023-04-01 15:49:40 2
要說西周王朝的歷史,自然得刨根問底,從那「小邦周」的來歷說起,也即從周族的來歷說起,因為上古時的一個小國其實就是一個小部族。周族的始祖,自古以來各種史書眾口一詞地說,那就是五帝時期著名的農業勞動模範「后稷」。按《史記·周本紀》的記載,勞模后稷的身份還非常高貴的:他的「父親」是五帝之一的帝嚳,母親則是帝嚳的元妃、也即正室——有邰氏(邰讀臺)之女姜嫄。
有人可能會奇怪,父親就父親,你為啥給父親倆字加上引號呢?因為《史記》轉臉又說,這帝嚳其實並不是后稷遺傳學上的父親,說白了,就是說他不是后稷的親爸。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史書說姜嫄這小姑娘,不,是小婦人,雖然嫁了人但玩心未泯,一次出去野逛,看見了一些大腳怪的腳印,就去踩著玩,估計是想比比自己的腳和大腳怪的腳有多大懸殊吧。誰知這一踩,她突然下腹「感應」,有了身孕。一年之後,姜嫄就生下了后稷。因此按《史記》的意思,后稷雖然是帝嚳名義上的兒子,但是實際上卻跟帝嚳沒有半毛錢的血緣關係。
姜嫄生了個跟帝王老公沒關係的孩子,自然也嚇得不輕,就想把他扔了。誰知她把這嬰兒丟在小巷裡,牛馬都避著走不敢踩;想丟在樹林中,正好有一堆人在那伐木不好下手;丟在結冰的水渠上吧,居然有飛禽用羽翼呵護這個嬰兒。姜嫄覺得太神奇,就把兒子撿回來繼續撫養。因為最初打算丟棄,所以她給這嬰兒起了個名字叫「棄」。接下來,史書就大講特講棄這孩子如何天賦異稟、胸有大志——其實就是講他如何從小愛種各種莊稼,而且種得如何如何地好。咱們今天生活在這個發達的現代社會,天天吃得腦滿腸肥,可能不覺得種地種糧食算什麼本事。可是在幾千年前近乎原始的時代,農業能讓靠採集、漁獵為生,時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先民們過上穩定的生活,意義十分重大。種糧高手,可是當時重要的技術人才。所以傳說靠著這才能,棄長大了以後,就被堯帝選為農業老師。後來舜帝繼位,又賜予他「后稷」的稱號,並把他封在他娘家「邰」這個地方。
這個周人發源地的「邰」在哪裡呢?古人認為「邰」地就是秦漢時期的斄(tái)縣,也就是現在的陝西鹹陽市武功縣;不過因晉南至今流傳很多后稷神話,且有「稷山」、「稷亭」等地名,尤其是史書說后稷曾經臣事定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的堯帝,所以自國學大師錢穆開始,近代很多史學大家如呂思勉、陳夢家、王玉哲等,都認為「邰」應該在今天的晉南一帶。孰是孰非,雖然有了現代考古業,但因為考古學家也難以確定先周早期文化的特徵到底為何,故而至今也難以論定。實際上上古之時地多人少,部族的流動性很強,說不定后稷所在的部族在晉南、陝西都呆過,都留下過足跡,也未可知。
邰」的地望我們就不糾結了,我們再來說說「后稷」這個稱號。「后稷」稱號中的「稷」,它本身就是一種農作物,一般認為是粟;而后稷的「後」字,可不是先後的「後」(繁體字先後的後是雙人旁那個),而是指君主的意思。大家熟知的射日的那個「后羿」,他名字中的「後」,也是「君主」這意思。那麼「后稷」一詞,顯然就是「莊稼之王」之意。莊稼之王的農活能不好嗎?而且周人的「周」字,甲骨文寫法為「田」字裡面加很多小「點」。
就像一塊劃好的田地,地裡面長滿了莊稼(小點們)。顯然,「周人」就是種田農夫之意。他們的始祖后稷,自然也必須得是農活幹得最好的人了。後來周人發達,建立了周朝之後,就隆重祭祀始祖后稷,以之為農神。後來我們中國人說國家是「社稷」,就是因為國家要祭祀社神(土地神)和農神。而這一傳統,就是從周朝傳下來的。
不過傳統史書上記載的上古史,都是夾雜著大量的神話傳說的。古人可以把神話傳說混在歷史裡一起寫,我們現代人,卻不能不加辨析地照抄了事。大家看了《史記》中記載的后稷故事,肯定都明白,其中那個姜嫄感孕而生的荒誕橋段,顯然是神話,任誰也不會當真。不過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其實后稷的母親姜嫄是帝嚳「元妃」這事,也是信不得的。因為據《史記》以及《大戴禮記·帝系》、《世本》等古書記載,帝嚳除了娶了后稷母親姜嫄這個「元妃」、有了后稷這個名義上的兒子外,還娶了三個「次妃」即小妃子,生下了另外三個大人物兒子:
娶了有娀氏(娀讀松)之女簡狄,生下了商王族始祖「契」(讀瀉);娶了陳鋒氏之女慶都,生了上古唐朝(陶唐氏)的君主、五帝之一的堯帝;娶了娵訾氏(讀居資)之女常儀,生下了上古帝王帝摯。也就是說按這種說法,周人始祖后稷、商人的始祖契、五帝之一的唐堯以及上古帝王帝摯,就都成帝嚳家的四兄弟了。不但如此,傳說中建立夏朝的大禹,《史記·五帝本紀》說他是黃帝的五世玄孫(黃帝—昌意—顓頊—鯀—大禹),而帝嚳則是黃帝的曾孫(黃帝—玄囂—蟜極—帝嚳),那說明大禹也是帝嚳的堂侄兒。
您看看,照這種說法,唐、夏、商、周四代的始祖包括帝摯,就都成了帝嚳家的子侄了(當然也都是黃帝的後代)。這樣的事兒,您信嗎?尤其是商人以玄鳥為圖騰,是源自東北方的民族(「玄」即代表北方、鳥是東方人的圖騰),顯然與發祥於西北部的周人是兩個方向。通過考古檢測商代古墓中的商人遺骸和周人遺骸,也可以發現商人屬於「古東北類型」,而周人屬於「古西北類型」。要說這兩族要是出自一個祖宗,真是有點拉郎配了。這種四代同源的說法,自然是不可信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