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將採集月球樣本:美國專家怎麼看
2023-03-31 23:50:25 1
星期一,今日誌趣|星期二,牧夫專欄
周三也空探索|周四觀察指南
周五深度空探測|周六茶宇星單詞|周日視頻天文現象
翻譯:田成思
校對:牧夫校對團隊
安排:陶邦輝
後臺:庫爾特裡亞·弗卡·李·子琪
原始連結:
https://www.space.com/china-moon-sample-handling-plans.html
-1994年美國克萊曼婷宇宙飛船傳回的3月照片。信用:美國航天局
中國計劃在今年10月底左右將嫦娥五號發射到月球,這標誌著嫦娥探月計劃的第三階段:收集月球樣本並返回地球。為此,中國準備通過三個步驟處理月球樣品:儲存、處理和樣品製備。
據報導,嫦娥五號的候選著陸點是位於月球「月亮風暴海」北部的蒙斯呂克山。該地區地質複雜,以火山活動聞名。
嫦娥五號任務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軌道飛行器、L 空著陸器、著陸器和地球回收器,其中回收器可以攜帶重達2公斤的月球樣品。
2020,「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收集和返回任務
信用:https://www.planetary.org/
樣本歷史
據報導,前蘇聯成功地進行了三次月球取樣並返回任務。1970年9月,月球16號從豐饒海取回了101克的小樣本。1972年2月,月球20號從阿波羅奈爾斯高地取回了55克月球土壤。1976年8月,「月球24號」從「危險的海洋」中提取了170.1克的月球樣本。
與前蘇聯相比,美國回收了更多的月球樣本。從1969年到1972年,六次阿波羅任務在不同著陸區域前後收集了382公斤月球樣本,包括月球巖石、核心、月球土壤和月球塵埃。
中國的月球計劃
在最初計劃於2020年3月在月球和行星科學會議(LPSC)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主要作者詳細介紹了中國月球探測計劃中地面應用系統(GRAS)的主要任務。然而,由於擔心新的皇冠流行病,會議被取消。
這些任務包括將月球樣本從太空飛行器轉移到實驗室,建立專門的實驗室,將樣本永久儲存在當地,並在另一個地點備份,以及月球樣本的準備和預處理。
根據這次任務的要求,GRAS為月球樣品的預處理、儲存和準備制定了一個完整的計劃。
該計劃主要包括:將月球樣品從太空飛行器系統移交到GRAS進行拆包,分離樣品(鑽取和鏟取樣品進行分離),儲存樣品(鏟取和鑽取樣品)和製備樣品。
月球管道
LPSC文件中討論了該計劃的詳細過程。
首先,送回實驗室的月球樣本分為鏟樣和鑽樣。然後將兩個樣本細分為4類:永久樣本、備用永久樣本、科研樣本和展覽樣本。
「所有與月球樣本接觸的工具都由不鏽鋼、聚四氟乙烯、應時玻璃或已知成分的材料製成,以嚴格控制可能影響後續科學分析的因素。手套箱用氮氣保護,裡面的水和氧氣含量受到嚴格控制,以防止月球樣品被地球汙染。」
中美方法比較
美國宇航局阿波羅樣品經理瑞安·澤格勒(Ryan Zeigler)說:「中國似乎採用了一種非常相似的方法來處理和處理阿波羅樣品(以及我們收集的其他天體材料)(我們仍在採用這種方法。」
齊格勒說:「中國和美國的方法略有不同,但這是意料之中的,因為每個任務都有其獨特性。」
中國人顯然正在對將要獲得的新月樣品進行認真的加工、儲存和初步檢查。美國宇航局前天體材料負責人卡爾頓·艾倫指出,描述的技術在許多方面與美國宇航局月球樣品實驗室使用的技術相似。
艾倫說:「根據美國宇航局過去50年來在月球樣品管理方面的經驗,在樣品製備、細分和儲存過程中使用氮氣保護月球樣品是非常必要的。」
艾倫說:「中國專家描述的技術將極大地增加中國月球樣本的價值,使它們可以與美國的阿波羅和俄羅斯的月球相比。
倫納德·大衛是Space.com的常駐作家。他有超過50年的泰空行業報導經驗。他的新書《奔月:新太空競賽》於2019年5月由國家地理雜誌出版。
責任編輯:郭浩存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牧夫的「天文溼刻」
一張嫦娥家庭的照片
來源:中國國家航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