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湯姆叔叔的小屋》,這部引發偉大戰爭的書,看美國奴隸制歷史
2023-04-01 08:54:01 1
引發一場大戰的書——讀《湯姆叔叔的小屋》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國作家哈裡特·伊莉莎白·斯託的代表作。它出版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本書深刻抨擊了美國的奴隸制,震驚了整個美國社會。因為它真實而無情地揭露了南方奴隸制的殘酷,它甚至激起了北方人民對奴隸制的極度憤慨,加劇了南北之間的衝突,直到美國內戰爆發。可以說,這是一部影響了美國歷史的小說。因此,斯託夫人被林肯總統稱為「一個寫了一本引發了一場大戰的書的小女人」。
斯託夫人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就受到基督教的教育和培養。長大後,她聽到並目睹了美國的奴隸生活、種族抵抗和奴隸逃亡,並冒著風險參與幫助奴隸逃亡。1850年,美國聯邦國會頒布了《奴隸逃亡法案》。斯託夫人決心以文學的形式公開奴隸制的罪行。她希望通過她的作品,更多的美國人將支持廢除奴隸制的鬥爭。
首先,湯姆叔叔的悲慘命運
湯姆叔叔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的信仰是忠誠的,他希望用基督教來敦促美國社會實現其基督教信仰,建立一個真正的基督教共和國。他在白人奴隸主謝爾的農場做管家,謝爾是一個相對自由的白人農民,他在相對平等的人和湯姆之間建立了和諧的關係。然而,在農場經濟危機之後,切爾不得不通過在農場出售黑奴來擺脫危機。
美國的奴隸制度不同於古代的奴隸制。它是發達國家在現代社會對不發達地區的掠奪。這是資本家和莊園主貪婪和卑鄙的個人行為。隨著奴隸貿易的盛行,脫離祖國被賣到美國的黑人成為種植園主的奴隸,不僅承擔了種植園主的繁重勞動,而且被完全剝奪了作為人的基本權利。
湯姆本來可以留在舍爾農場,但他對奴隸主的服從讓他平靜地接受了再次被賣掉的命運。湯姆有一種善良美麗的品質,但這種品質對他沒有影響。當他第三次被賣給白人奴隸主西蒙·萊格裡普時,湯姆在這裡沒有人權,開始了他最黑暗的生活。
門格爾農場的黑人奴隸整天從事超負荷工作,經常受到白人農民的虐待。黑人婦女的命運更加悲慘。拯救黑奴隸凱西。湯姆沒有服從奴隸主,而是號召他的黑人同胞與白人奴隸主西蒙作戰。在農場奴隸勝利的最後一聲號角中,湯姆快樂地離開了人世。
第二,黑白的雙重世界
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出現了一些有趣的黑色圖像。他們想通過模仿白人的語言和行為來接近白人世界,比如黑人奴隸道爾夫,他盡力模仿他的主人,甚至偷了白人的衣服,以改變他們卑微的地位。黑血少女總是強調她只有四分之一的黑血,比其他純黑血少女高貴得多。喬治,一個混血年輕人,曾經憎恨基督教國家保護白人的法律,但後來變得非常順從基督教。他的目的是通過他對基督教的接受來表明他更接近文明人,這不同於那些不接受基督教的黑人。這些黑人或混血兒的做法源於他們對自己和文化的自卑。
黑人的自卑感是由種族主義者造成的。白人對黑人的歧視和虐待使黑人越來越失去自己的價值。他們只能儘可能遵守白人世界的規則和秩序,並為自己不是白人而受苦。
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黑人奴隸販子哈利是一個無情的白人,他可以毫無愧疚地賣掉黑人母親的孩子,拆散黑人夫婦。在這些白人的眼裡,黑人是無法接受教育的劣等種族,就像豬一樣。奴隸主瑞格裡強迫奴隸從事繁重和超負荷的工作,並經常折磨他們。為了防止奴隸逃跑,他養了幾隻經過特殊訓練的狗,把湯姆打得鼻青臉腫,直到他死去。白人想要在白人和黑人之間建立二元對立的原因是為了通過壓榨黑人來顯示他們的優越性。
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託普斯和伊娃分別代表了社會的兩極。託普斯粗魯、撒謊、偷東西,並認為自己骨子裡是個壞人。原因很簡單:「我是個黑鬼,沒用的!」這種自我拋棄的原因在於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結。她無法改變這種情況。她知道在白人社會,無論黑人如何努力,他們都不會被白人所認可。
白人女孩伊娃和託普斯正好相反。伊娃是一個可愛的小天使,有著美麗的眼睛,天真純潔。她可以平等和同情地對待黑人奴隸。這兩個孩子分別代表了社會的兩極。《湯姆叔叔的小屋》用兩個孩子託普斯和伊娃來描述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巨大差異。黑人自暴自棄的原因是白人,這是由白人種族主義造成的。
三、黑人女性的雙重創傷
如果黑人沒有發言權,那麼黑人女性比黑人男性更受白人的壓迫。他們遭受種族和性別雙重創傷。
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經常可以看到黑人婦女的孩子被無情地出賣,他們在失去孩子後痛哭流涕,甚至發瘋或死去。以駱家輝為代表的奴隸販子猛擊黑人婦女的頭部,並在她們看到她們哭泣時殘酷虐待她們。他們所做的唯一「仁慈」的事情就是在賣黑人孩子之前擺脫他們的母親。在他們眼裡,黑人女性沒有情感,甚至認為她們的哭泣是荒謬的。
這些奴隸販子習慣了失去孩子的黑人婦女眼中的絕望。一個名叫布魯的黑人女僕在她生命中唯一的價值就是生孩子,孩子一長大就被她的主人賣掉。後來,普路被賣給了新主人,並為新主人生了一個孩子。然而,當孩子生病時,主人甚至不想給孩子買牛奶。這孩子餓死了。喝醉的普魯去找他的主人,死在地窖裡。《驕傲的命運》是無數黑人女性命運的寫照:作為生育機器,孩子要麼被賣掉,要麼死去,他們無法抗拒或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書中,湯姆曾痛苦地說《聖經》代表白人,而同樣信仰上帝的黑人基督徒卻被白人踐踏。基督教提倡人人平等,但白人從未真正給予黑人平等的地位。
凱茜的母親是個奴隸,被賣給了一個聲稱愛她的年輕人。後來,凱茜愛上了這個年輕人,並為他生了兩個可愛的孩子。然而,他賭博,酗酒,改變主意,甚至賣掉凱西和兩個孩子來償還賭債。凱茜多次易手,最終被雷格裡買下,成為他的性奴。因此,當湯姆說服凱西相信上帝時,她並不相信一個平等對待所有生物的上帝的存在。
凱茜是當時黑人婦女悲慘境遇的代表。斯託夫人曾經說過,大多數小說都來自真實的人和故事,書中人物的原型都是作者所見所聞。因此,《湯姆叔叔的小屋》中黑人女性的種族創傷和性別創傷更加令人同情。
在《湯姆叔叔的小屋》的結尾,斯託夫人寫道:「在上帝面前,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是錯的。基督教會應該採取行動。最終判決已經到來。」斯託夫人告訴讀者,新的更美好的一天已經來臨。一方面,這部作品描述了人們反對奴隸制的決心,另一方面,它描述了要求人類服從上帝的安排,滿足現狀並接受現狀的想法。在《湯姆叔叔的小屋》中,這兩種思想一直在鬥爭。湯姆叔叔篤信基督教,並表現出極大的順從。他放棄了所有逃跑的機會。他服從上帝的安排,忠實地服從他的主人,但「上帝」帶給他無盡的深淵。相反,敢於反抗和鬥爭的喬治一家,毅然逃離莊園,前往北方,獲得了新的生活。
第四,《湯姆叔叔的小屋》的社會影響
中世紀的美國是一個政治轉型時期。資本主義和僱傭勞動力的制度在北方實行,而農奴制在南方盛行。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制度遲早會發生激烈的衝突。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這種矛盾日益加劇。激烈的衝突時有發生。人們的熱情和憤慨高漲。內戰迫在眉睫。
《湯姆叔叔的小屋》結合了激情和現實,深刻揭露了奴隸制的罪惡。這部作品的文化影響不僅觸及黑人,也觸及白人。它不僅是一份反奴隸制宣言,也是生動再現社會現實、促進人們對人類解放不懈追求的歷史寫照。
《湯姆叔叔的小屋》說服並動員了美國南北的大量民眾加入廢奴運動,深深觸動了美國社會,加速了戰爭的爆發。這使得解決長期困擾美國政治和經濟的奴隸問題勢在必行。北方的人們對1850年通過的更加嚴厲的「奴隸逃亡法案」感到憤怒,許多以前對廢奴主義不屑一顧的北方人開始支持這場運動。這本書出版後,許多美國婦女鼓勵她們的孩子投票。
那場影響深遠的內戰。
《湯姆叔叔的小屋》不僅影響了美國,也衝擊了拉丁美洲的奴隸解放運動,並傳遍了歐洲,從而掀起了全世界黑人爭取平等運動的高潮。
《湯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湯姆、伊萊扎和託普斯等奴隸形象只是19世紀中葉廢奴主義運動高漲時期反叛的奴隸社會的縮影。奴隸制在北美的影響非常廣泛。非洲的「獵奴戰爭」和隨之而來的跨海奴隸貿易對非洲、北美和其他地方的黑人社區的生活構成了嚴重威脅。同時,奴隸制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在白人種植園主的極端控制下,美國奴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可能性,被認為是一個體格強壯、頭腦遲鈍的群體。即使在廢除奴隸制之後,這種持續了幾個世紀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白人對黑人的歧視和種族間的裂痕並沒有完全消除。
《湯姆叔叔的小屋》對於北美黑人奴隸的歷史以及至今仍存在於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具有深刻的反思價值和現實批判價值,奠定了小說在美國極高的社會地位,也使其顯示出相當高的文學價值。這是一部影響深遠的文學作品,無愧於19世紀「美國最受歡迎的小說」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