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學之祖巴斯德,發明狂犬病疫苗等多種疫苗,一生證明3個問題
2023-04-01 08:41:40 1
"科學沒有國界,但是學者有自己的祖國!"許多人知道這句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說這句話的人的故事。他是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和愛國化學家,在治療雞霍亂、炭疽和蠶病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發明的消毒方法至今仍在使用。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治癒了狂犬病的頭痛。他被稱為「拯救人類最多的科學家」等等,被認為是醫學史上最重要的傑出人物。
在美國學者馬克·哈特撰寫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位名人》中,他被成功評選並排名第12位,顯示了他在人類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力。
路易斯·巴斯德於1822年12月27日出生在法國汝拉省的洛雷鎮。他的父親是拿破崙騎兵的老兵,現在他是一名製革工人。他的母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他還有一個姐姐和兩個姐姐。當他在高中的時候,他選擇了科學,學習了他喜歡的化學和物理。他喜歡問問題,總是問事情的最底層,這使得一些老師把他視為眼中釘。然而,正是巴斯德的求知精神使他成為一代偉人。
高中畢業後,巴斯德應邀成為博山松高中的助教。他在準備大學入學考試時教書。當時,法國有兩所著名的學校,一所是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另一所是巴黎高等科學與工程學院。21歲時,他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學習化學和物理教學方法。他整天呆在實驗室裡,所以他被同學們稱為「實驗室飛蛾」。
作為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巴斯德證明了他一生中的三個科學問題。一是每一種發酵都是由於微生物的發展。他發現加熱可以殺死使啤酒變苦的微生物。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殺菌法」。很快,這種殺菌方法被應用於各種飲料和食品。
第二,每一種傳染病都是有機體中微生物的發展。基於這一發現,巴斯德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入蠶種的細菌,從而拯救了法國的絲綢業。第三種是傳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在特殊培養條件下可以降低它們的毒力,使它們從細菌變成疫苗。他的發現對微生物群落非常重要,他還建立了細菌理論。
這些理論導致巴斯德發明了許多疫苗並解決了許多問題。1880年後,巴斯德開發了多種疫苗,如雞霍亂疫苗。他的理論和免疫方法導致了醫學實踐的重大變革,拯救了法國苦苦掙扎的釀酒、養蠶和畜牧業。因此,巴斯德被稱為「細菌學之父」。
1882年,巴斯德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開始研究狂犬病。在此之前,狂犬病在西方國家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沒有特效藥,但他改變了這一切。他發現這種瘋病不是由細菌引起的,而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巴斯德在長期的實驗和實踐中發現,傳染性物質經過反覆傳代和乾燥後可以降低其毒性。因此,他多次將含有致病性狂犬病的延髓提取物注射到兔子體內,然後將減毒液注射到狗體內,從而使狗能夠抵抗正常強度的狂犬病病毒感染。
1885年,一個被瘋狗嚴重咬傷的九歲男孩出現在巴斯德的實驗室。人們聽說他在研究狂犬病,所以他們把孩子送到他那裡進行搶救。巴斯德猶豫了一會兒,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給小男孩注射了大量的減毒提取物,然後逐漸注射了更多的有毒提取物,這樣男孩就可以在狂犬病病毒潛伏期過去之前產生抵抗力。沒想到,他成功了,小男孩得救了。第二年,他救了一個15歲的牧童朱丕業,他被一隻瘋狗咬得很厲害。1889年,巴斯德發明了狂犬病疫苗,使狂犬病不再可怕。
巴斯德一生致力於微生物的研究,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1895年9月28日,巴斯德去世,享年7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