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你每一個都看過嗎?
2023-04-01 18:23:05 2
莎士比亞四大悲慘劇:
《哈姆雷特》Hamlet
《奧瑟羅》Othello
《李爾王》King Lear
《麥克白》Macbeth
悲慘劇是莎士比亞中期創造的,被稱為「四大悲慘劇」的是:《哈姆萊特》、《奧賽羅》、《李爾王》和《麥克白》。
1、哈姆萊特
其情節是:丹麥王子哈姆萊特是一個有著人文主義理想的青年。他在德國威登堡大學學習期間,他的叔父克勞狄斯毒死了哈姆萊特的父親,奪取了王位,並且娶了哈姆萊特的母親。哈姆萊特回國後,父親的鬼魂向他訴說了自己被害的經過,要兒子為他報仇。哈姆萊特接受了復仇的使命。他深感責任的嚴重,又怕走漏心思,被壞人鑽了空子,就裝瘋賣傻,相機了解真情。有一次,他叫戲班子演一出詭計殺兄篡位的舊戲,試探他的叔父,公然證明了叔父的罪過。他決心殺死叔父,可是把大臣波洛涅斯當作叔父錯殺了。克勞狄斯以此為託言,把他送去英國,要英王殺掉他。哈姆萊特在去英國的路上設法逃回丹麥。回來後才知道,自己的情人奧菲利婭因為父親波洛涅斯死了,愛人又遠去異鄉,精神失常落水淹死了。克勞狄斯又煽動波洛涅斯的兒子雷歐提斯和哈姆萊特比劍,密議用毒劍刺死他。結果兩邊都中了毒劍。哈姆萊特在臨死前,奮力刺死了克勞狄斯。
2、奧瑟羅
敘說摩爾人貴族瑟羅因為聽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讒言,被嫉妒所壓倒,掐死了無辜妻子苔絲狄蒙娜,隨後自己也懊悔自殺。奧瑟羅是個襟懷坦白、勇敢豪爽的戰士,苔絲德蒙娜單純痴情,決然愛上了他,不管家庭的反對和社會的歧視,同他結了婚。可是,他們的愛情儘管戰勝了種族歧視,卻沒有逃脫伊阿古的詭計陷害。伊阿古偽裝忠誠,心地奸詐,因為升不上副將,就對奧瑟羅懷恨在心,千方百計害死奧瑟羅夫婦,最終自己也得不到好下場。經過這個形象,莎士比亞對原始積累時期新興資產階級中的極點利已主義進行了深刻的揭穿和批判。
3、李爾王
描寫一個獨裁獨裁的昏君,因為我行我素,遭受到一場悲慘的結局。悲慘劇的目的同樣在於揭穿原始積累時期的利已主義,批判對於權勢、財富的貪慾。悲慘劇還反映了當時廣大農民顛沛流離的英國實際。在第三幕第四場裡,李爾被兩個女兒驅趕出門以後,跑到暴風雨的荒野,咒罵女兒忘恩負義。在雷電交加中,李爾對窮苦的人們喊道:「捉襟見肘的不幸的人們,無論你們在什麼地方,都得忍受著這樣無情的暴風雨的突擊,你們的頭上沒有片瓦遮身,你們的腹中飢腸雷動,你們的衣服千瘡百孔,怎樣抵禦得了這樣的氣候呢?」這兒,莎士比亞經過李爾的口表達了他對無家可歸的農民的同情,一起也是對當代實際的揭穿。可是,緊接著上面那段話之後,李爾說道:「安享榮華的人們呵,睜開你們的眼睛來,到外面來體味一下窮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們享用不了的福澤給他們,讓上天知道你們不是全無心肝的人吧!?這種求助於剝削階級發善心以處理社會矛盾的主意,正是一種調和階級矛盾的人道主義思維。
4、麥克白
野心家麥克白將軍從戰場上建功凱旋,因為野心的驅使和妻子的慫恿,使用國王鄧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機會,弒君而自立,最終,這個血腥的篡位者被鄧肯的兒子和貴族麥克德夫所戰敗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這齣悲慘劇深刻地揭示出個人野心對人所起的腐蝕作用,是莎士比亞心思描寫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