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陳寅恪的故事簡短(一日一書陳寅恪家史)

2023-05-26 21:26:57

【書院薦書】在當今節奏飛快、海量信息的環境下,@澤光書院 讓你有效、迅速的抓住一本書的精髓,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書中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視角、新主張,將為你我在這場閱讀盛宴中啟迪智慧、潤澤心靈。關注@澤光書院 頭條號,讀書,為遇見更好的自己,為遇見更大的世界。

圖書:《陳寅恪家史》

作者:張求會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ISBN:978-7-5207-1196-8

【推薦理由】追溯義寧陳氏兩百年奮鬥歷程,映射近代中國轉型之路的坎坷與滄桑。

剝筍抽繭,細緻爬梳,還原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

一個家族如何樹立家風,並在時代大潮中穩步發展,本書展現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路徑。

【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全面展示陳寅恪家族二百年奮鬥歷程的史學研究著作。作者以大量史料為基礎,結合相關研究成果,通過講述義寧陳氏數代先賢的事跡,勾畫出中國近代史上這一著名家族的發展脈絡。書中介紹了義寧陳氏的起源和陳偉琳在家族崛起過程中的奠基作用,重點評析了陳寶箴的仕宦生涯、維新變法的理念與實踐,以及陳三立所參與的政治經濟活動、交遊情況和詩文創作成就,凸顯出陳氏家族自覺傳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家族特質,從而為研究陳寅恪的道德學問提供了豐富的背景性支撐。全書材料周全詳備,考證嚴謹細緻,立論通達公允,文筆流暢古雅。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張求會,廣東行政學院教授。主要從事江西義寧陳氏家族的文獻整理和研究,著有《陳寅恪的家族史》《陳寅恪叢考》,合作編纂《陳寶箴集》,整理《同照閣詩集》。

【作品語錄】

陳寅恪家史:客家驕子──義寧陳氏之源

「吳頭楚尾」之地

修水地處贛西北邊陲,西鄰湖南平江、湖北通城,北交湖北崇陽、通山,自古便有「吳頭楚尾」之稱。幕阜山橫亙西北,黃龍山既是其中有數的高峰,也是湘、鄂、贛三省的天然分界線。九嶺山蟠結東南,派生出五條支脈:靠西的一條,成為修水與銅鼓的分水嶺;靠東的一條,則是修水與武寧的分界線;其餘三條,向修水中部綿亙,呈南北方向延伸,形成無數山間小塅。鳥瞰全境,北、西、南三面山脈蟠結,地面崎嶇,峰巒重疊,僅中部有丘陵,沿河有狹緩的谷地。

不難看出,早在修水各姓客家人遷入之前,山川縱橫、土地磽薄的自然環境已經開始了移民苦難命運的孕育。

棚民

在修水,客家人普遍被稱為「懷遠人」,客家方言也被稱為「懷遠話」。「懷遠」這一名稱的由來,包含著一部修水客家人奮爭與融合的歷史,而義寧陳氏的一段段往事也同這個特殊的名稱有著莫大的關聯。

明末清初,寧州(今修水、銅鼓)連年兵燹。直至康熙初年,州城一帶仍然戰亂不息。加上水旱侵襲,死喪眾多,背井離鄉者不計其數,境內東南部安、崇、奉、武四鄉人口驟減。僅康熙十四年(1675)一年,全州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田土山塘被拋荒,一萬餘石賦糧無人完納。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時局稍為平穩,寧州知州班衣錦奉命招引外地民眾墾荒。福建、廣東、贛南等地的無產貧民聞訊後,挈妻負子,呼朋引伴,蜂擁而來。康熙二十年(1681),祖籍福建寧化石壁的謝元高、謝元健、謝元綱兄弟率先從僑居地江西長寧(今尋烏)遷入寧州下武鄉。此後,遷寧人數由少至多,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五年(1696—1706)間達到高潮。即使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自閩、粵兩省遷入者仍有數萬之眾,其中尤以福建上杭、武平和廣東平遠、長樂(今五華)、興寧、龍川等地農民居多。

客民流入寧州之初,負倚深山窮角,或搭建棚屋,或棲身巖穴,人稱「棚民」「棚客」。棚民並非寧州獨有,寧州棚民的種種辛酸也與各處移民毫無二致。清人熊為霖有一首題為《過桃樹嶺》的短詩,頗能反映當年寧州棚民生活的異常困苦:

青布裹頭肩荷鋤,漚麻才了又漚藍。

棚家血汗經霜露,茅屋三間月一巖。

棚民除了廣植薴麻,還種藍制靛供應染坊之需。同時,番薯經由棚民從外省引進,既增加了寧州的糧食產量,更為山民提供了一種防禦饑荒的重要食物。

無數客民勤奮墾殖荒地,幾經耕作,地力日增,產量有所上升,在保證完納賦稅之餘,不少人家漸漸有了田產、房舍。沿河居住的客民則以造船為生,辛勤多年,生活也日漸有了起色,客民修造的船隻一度數以千計,遍及修河上下,對促進當地水運起了一定作用。

始遷祖

康熙五十五年(1716)以後,閩、粵等地的移民活動漸入尾聲,但就在十餘年後,寧州安鄉護仙塬(又名「護仙坑」)又搬來一戶客家移民。這戶人家姓陳,遷自福建汀州府上杭縣來蘇鄉中都林坊,兄弟三人——公遠、公元、公升,主事者是排行第二的陳公元(1711—1795,名騰遠,字公元,號鯤池,後以字行)。

陳公元的父親陳文光(1677—1733,字君裡,號鬥垣),是上杭來蘇的一位塾師。陳文光「性敏好學,諸子百家書罔弗搜覽」,「年未冠,處貧窶,耽讀於家之『淡然軒』,以古人功名事業自期許」,「作文常以古大家為法,雖雄深渾括不及前人,而規模尺寸不敢或失」,「所著《寡過錄》《敦孝格言》《小窗語林》等篇,足以挽頹風而敦古道,有益於世教人心大矣」。尤為難得者,「德配劉孺人挑燈佐讀,紡聲、書聲相唱和於五夜雞鳴時」。文光「學博家艱,友教四方,館居日多,而家居日少」,「一切井臼中饋撫育諸事,皆賴孺人經理佐助之力」。陳公元自幼「隨館誦讀」,每月一次回家探望母親時,總能把從東家那裡得來的禮物恭恭敬敬地獻給母親,次數一多,在鄉裡便有了「小潁考叔」的美名。做塾師的父親安貧樂道,「家無擔石之蓄,手不失卷」,「慷慨有氣節,行方遠俗,任人目為書呆詩痴而若為不知」,家中的生活自然清貧。

雍正十一年(1733),父親去世,年輕的陳公元不得不面對維持生活的現實,他忍痛中止了讀書考試的正途,決定效仿同村人的做法,往江西遷移。翻山越嶺,歷盡辛苦,陳家最終沿著修河來到寧州安鄉護仙塬。

陳公元身後只留下為數寥寥的幾篇墓志銘、傳略,這一段即使是今天也仍然充滿艱險的徵途,當年這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究竟是怎樣完成的,後來的人們已經很難知曉了。這個異常頑強的年輕人可能一直到死都不會明白,他的這次歷盡艱辛的遷移,將會為後代、為寧州留下些什麼。

義門之後

也許是一種歷史的巧合,也許是一種客民的天性,也許是一種家族的遺傳,在整個陳姓的發展史上,曾經發生過好幾次對後代產生重大影響的遷徙。

義寧陳氏的源頭可以遠溯至有虞氏,有虞氏的三十三世孫滿被周武王封在陳,此後就以封地「陳」為姓,滿公遂為後世陳姓奉為受姓大始祖。東漢名士陳寔(諡號「文範」),正是滿公的四十二世孫。「始,陳氏在漢居潁川,至文範先生而世益顯,由是以潁川為族望。」

第一次重要的遷移,發生在滿公的七十四世孫陳旺時代。陳旺的祖先是如何從中原遷移至南方的,此處暫且按下不表。比起先輩的長途跋涉,陳旺帶領族人從江州廬山遷居德安縣太平鄉常樂裡的短途搬遷也許不值一提,但恰恰是這一次算不上特殊的搬遷,在歷史上留下了十分特別的意義。江州陳氏日後的漸漸興起、昌盛,也為陳旺贏得了江州義門陳氏始遷祖的美名。

江州義門不斷壯大,最終卻因為過於「盛大」而不得不分家析產。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江州義門陳氏奉旨分莊。陳旺的十世孫進士陳魁,「挈眷九十七人,自江州徙汀州,為入閩之始遷祖」。陳魁有五個兒子:陳崑、陳、陳嵩、陳嶽、陳峰,兄弟五人一同生活在福建寧化石壁寨葛藤坳陳德村,「傳十一世,乃復由閩播遷,散處粵東、江右、楚南諸郡縣」。

陳峰的第十二世孫陳中興生有十八個男孩,第十一郎字扶桑。陳扶桑(後裔尊稱其為「十一郎公」)再次發揮了先輩擇善而居的秉性,從福建寧化遷往廣東潮州,又由潮州遷至福建汀州府上杭縣來蘇中都林坊,後來他被尊為杭邑一世祖。

陳扶桑的第十六世孫有一個叫陳文光的,陳公元正是陳文光的第二個兒子。陳公元的這次遷移(從上杭到義寧),使他順理成章地成為竹塅陳氏的始遷祖。

懷遠籍

與歷代祖先相比,陳公元絕對稱不上幸運兒,但他在移民潮過後才來到寧州,這個萬般無奈中做出的抉擇倒是為他和他的子孫們省去了許多麻煩,而且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客家人遷來寧州後,一部分土著的排外情緒始終十分強烈,視之如異民。有的客民落戶幾十年,田地房舍齊全,糧賦如數繳納,依然不準入籍、不準應試、不準當差,無法獲得同等的社會政治地位。客民中饒有實力者不斷上奏、請願,無奈地方官員迫於土著人多勢眾,往往敷衍了事,不敢公斷。直到南京人劉世豪出任寧州知州,頑強抗爭,幾經周折,問題才得以解決。

雍正元年(1723),寧州客民黃、劉、謝、張、餘等五姓代表聯名具文請求入籍。「知州劉世豪遵循已有的朝旨宣布:『凡流寓二十年,置有田產廬墓者,準予入籍考試,依率課稅。』」劉世豪計劃設立「廣福鄉」安插客戶,以滿足客民的合理要求。不料,土著聞訊後群情鼎沸。適值州內有人聚眾叛亂,上上下下忙於平叛,入籍之事因而擱置。

雍正二年(1724)初,朝廷準允戶部尚書張廷玉所奏,敕令浙、贛兩省督撫「慎選廉能州縣」安輯遷自閩、粵的「棚民」,「嚴加約束」之餘,「其有讀書向學,膂力技勇,察明考驗錄用,庶生聚教訓,初無歧視」。幾乎與此同時,寧州的少數土著士紳、童生為阻止客民入籍,一面散布謠言,誣陷知州劉世豪為「福建上杭人」,庇護異民純屬出於私心,旨在「分裂版圖」「養虎貽患」;一面向全州八鄉發出通關告示,威逼本地童生拒絕參加該年州考,用以要挾州主。閏四月初四日,果然有二百餘名童生在學宮前聚眾滋事。不顧攔截、冒死趕考的客家童生遭到土著的圍追毆打,以致數次更換考棚也未能順利舉行。劉世豪不畏強暴,堅持公斷,嚴加懲處聚眾滋事者,隨後又於五月上報詳情,繼續據理力爭。南昌府知府查明原委,親自到州城曉諭童生參加考試,此時業已是六月中旬。土、客之間至關重要的這場較量,客民因為州主劉世豪的堅韌不拔而獲得勝利。

罷考風波暫告平息,客民入籍問題依舊懸而未決。次年(1725)五月,寧州土著熊某誣告劉世豪謀劃另設都圖「並非眾議」,及至南昌府飭令熊某到堂力為剖白,做賊心虛的熊某卻「潛匿不出」。少數土著的顢頇成性不但引起了當地正直紳民的反感,也強化了督撫加快了斷客民入籍難題的決心,指斥頑劣鄉紳「假公事以濟貪私」「大幹法紀」的批示迅速下達。劉世豪一鼓作氣,旋即召集合州士紳會議,共同議定黃、劉、謝、張、餘等姓客民另設一都,取名「懷遠」,隱寓「招攜」之義。境內的客民被編為四都八圖八十甲,分別補入高、崇、奉、武、安、泰六鄉,寧州八鄉之中只有仁、西二鄉沒有安插。

雍正三年(1725)七月,「懷遠都」正式設立。泰鄉七都竹塅裡,「屬懷遠都四都二圖十甲」。童生的命運隨後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課習滿五年者均準予參加科考,另設名額,卷面加注「懷遠」字樣以示區別。科舉的大門終於向歷盡磨難的客家子弟敞開了,生性吃苦耐勞的客家人在此後的科場上一次次出類拔萃,一次次揚眉吐氣。陳公元的曾孫陳寶箴、玄孫陳三立正是由「懷遠籍」入學,以至逐級考獲各種功名的。

興旺之始

儘管外在條件已大為改觀,擺在陳公元面前的仍然是不容樂觀的現實。權衡再三,他最終放棄了戀戀不捨的科場,走上了靠農耕立足、以耕讀傳家的道路。十多年後,這個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外鄉人終於憑著自己的勤奮和精明改變了命運。安鄉護仙塬的陳宅雖說早已蕩然無存,但從陳公元墓前的兩篇碑文仍能窺見當年陳家的一片興旺氣象。其中一篇這樣寫道:「力勤耕稼,盡三農之苦,閱十餘稔,家道日侈,置田園,新棟宇,儼然有大家風。」另一篇則顯得更加誇張一些:「經營相度,謀事而事就緒,無復去國懷鄉之感。勤垣墉,立家室,不十數年,裒然充裕,清川修竹,遂與千戶侯等」,「督耕外,課讀維勤,食指以百計,內外肅穆,無間言」。耕讀之餘,陳公元不再像父親那樣僅僅滿足於書齋生活的自得其樂,他

「重信義,輕財賄,在交遊以好信聞,師儒以好禮聞,戚黨鄉閭則緩急推解,以好義樂善聞」。公元自覺繼承父親「聯族建祠,奉祀先祖」的遺志,直到晚年仍積極倡導創立懷遠陳姓宗祠,雖然在世時未能目睹工程的完成,但仍然「以其事屬諸後人」。

也許是陳公元的業績過於輝煌,以至於嘉慶十三年(1808)南昌府義寧州儒學學正黃文棨在為他撰寫墓志銘時,除了對這位才識過人之士深表景仰外,還習慣性地將他的成功歸結於冥冥中幸運之神的庇佑——「回憶自汀來寧,無尺寸憑藉,此數十年間遂能有此,此固才與識足以相勝,而又非才識所及,遂謂可操券而致者則甚哉!公之福命有以交濟,所謂冥冥中若有厚於其躬者,不其然歟?」

鳳竹堂

陳公元將寧州「隱君子」何覲光——同為護仙塬移民——的第二個女兒迎娶為妻,何氏為他生育了六女四男。長子克繩(1760—1842,字顯梓,號紹亭,又作韶亭),繼承並光大了父親的事業。

陳公元晚年最大的心願,除了創立懷遠陳姓宗祠之外,就是希望在開闊之地「建一堂屋,上以安先靈,下以聚兒孫」。護仙塬一帶雖然風景秀麗,但畢竟位於崇山峻岭之間,「基址狹隘」「僅堪容膝」的舊居因此日益成為他的一塊心病。八十三歲這一年,他鄭重地將修築新宅之事託付給兒子。

陳克繩謹遵父言,擇地於泰鄉七都竹塅,自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十一月十三日(1792年12月26日)肇修新宅,「經營材料,僱倩工匠,每日以百計,少亦數十」,「越次年五月,工始告竣」。癸丑(1793)六月,喜氣洋洋的陳公元被兒孫們迎進新居。欣喜之下,他親自為新宅取名「鳳竹堂」——「蓋鳳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鳳有仁德之徵,竹有君子之節,後之子孫,必有仁居義由昌大乎門閭者。」後來的一段段歷史,也屢屢應驗了陳公元的良苦用心沒有被兒孫們辜負。

「鳳竹堂」正是今日修水竹塅的「陳家大屋」,歷經兩百餘載風風雨雨,至今仍在為陳氏後人遮風避雨,仍在向世人默默昭示著昔日的輝煌。

地方名流

陳克繩的墳塋就在陳家大屋後的長堝裡南坡,根據殘損的碑文記載,墓地是克繩本人在道光元年(1821)選定的。鳳竹堂的建成,不僅僅完成了陳公元的心願,而且也在一定意義上成為陳家徹底擺脫貧賤的一個重要標誌。

陳克繩對墓地的安排,可能既是出於對父親的永遠懷念,也是出於對山坡下那座他親手修建的鳳竹堂的無限眷戀。

僅從殘存的兩篇碑銘,已能管窺陳克繩的一生行跡。對於義寧陳氏而言,陳克繩的最大功績至少有以下三點:一是發展了父親的遺業,二是延續了耕讀的傳統,三是鞏固了陳氏家族在地方上的地位。

儘管克繩聰穎過人,枕經葄史,學足三餘,但仍然屢試不利,直到嘉慶七年(1802)年過四十時,才循例入了太學。科場的連連受挫,使得克繩只能效仿父親生前的做法,通過積極參與家族以及地方的公益事業,將懷遠陳家的影響力進一步加以擴散和提高。懷遠陳姓宗祠在陳公元去世不久就順利建成,巍峨的祖廟一時雄冠義寧各姓之上。為了徹底改變數代陳姓子弟名落孫山的宿命,克繩又倡建「仙塬書屋」,「撥立租田為膏火應試卷資」,「士之貧者不無小補」。族侄陳書洛對克繩的首倡之功深表敬意:「是舉也,雖美成於眾力,藉非先生之矢公矢慎,信服於人有素,烏能一倡百和,使同姓者親如同父哉?」

嘉慶二十年(1815),義寧州創辦考棚,陳克繩「被推舉為懷遠人勸捐首事之一」。

在陳克繩留存下來的文字中,有一篇短短的碑序,此序是他在聚眾集資重修安鄉、泰鄉三峽河路後應邀撰寫的。雖說這只是道光十九年(1839)冬一次規模很小的地方公益活動,陳家依然不落人後,在其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陳克繩之弟克調是五位「首事」之一;克調第四子規銖捐助五百文;克繩本人則是二十九位捐助者中捐款數額最大的一位——總數一萬二千七百文中,陳克繩一人捐資兩千六百文。

竹塅陳氏

陳克繩同父親一樣,從小就有「孝子」的美名。父親年過六旬時仍然領著兒孫在祖母床前遊戲讓老人開心,此情此景一直銘刻在克繩的心底。父親八十餘歲時「病目翳」,克繩「日以舌舐,夜則焚香籲天,願以身代」。也許是心誠則靈,父親的眼疾居然很快痊癒了。類似的「奇蹟」,在克繩的後人身上也曾發生。人們有理由相信:同無數普通家庭一樣,這種「奇蹟」的一再出現和著意渲染,必然強化了陳氏後代對孝悌之道的嚴格遵循。

克繩「自幼聰穎邁倫」,「稍長,肆力於詩古文辭,欲以功名馳騁當世」。雖「淹博精通,所養者裕」,然「艱於一衿」,「因援例入太學」,「應鄉試不錄,退而甘隱林泉」。「小齋無事,拈韻不輟,都人士以詩學與公相切劘,稱公詩有盛唐風」,作有「《溪上吟》《仙源春曉》《小齋錄》等篇」。「晚年嘗泛舟江湖,與程太史贊採輩相唱和,故一時文人皆稱為『紹亭先生』雲。」

克繩之弟克調(1766—1840),一名少東,字徽聲,又字旭升,號五園,雅號竹筠居士。太學生,贈文林郎。在兄弟四人中,克調是「文士風雅氣息比較濃的一個」。在父親去世二十餘年後,克調緬懷亡父之遺訓——「士君子須知禮之在人,如竹箭之有筠,當日孜孜求進於學,慎無甘自暴棄,而竹之不如也」——遂築「竹筠居」於鳳竹堂之東南隅,「居以自勵」。竹筠居「藏史籍詩文」,「積書千卷」,克調「靜覽群書,緬維庭訓」之餘,「漱石枕流,呼酒酌飲」,「騷人墨客」多有過訪,「皆稱山水奇觀」。所著「多傳記、簡扎〔札〕、贈送詩」,「摹歐蘇文,仿五七言古,皆佳妙」。克調曾自題《五園自寫喜照》:「我從田間來,爾在書房坐。觀者齊相見,說道爾像我。我學孝悌慈,升堂由也果。有義有信交,無諂無驕可。誦讀經史書,半生不敢惰。屢挫文場鋒,困頓如許夥。爾與我周旋,動容中禮麼。噫嘻爾我,我惟愛彼丈夫我丈夫,爾毋學爾為爾我為我。」鄉人或贊其為「美士」,或戲稱曰「書呆」。

克調之弟克藻(1771—1853),字西玉,號崑,例授登仕郎。克藻自幼與兄克調師事族叔陳光祖,「性聰敏,勤讀書,貫通淹博,具遠大志」,然「數奇,不獲售」。歷代陳家兒郎不乏久困場屋者,克藻在重複挫折的同時,無形中也獲得了同樣的「待遇」——在他人為其撰作的小傳裡被塑造成「慷慨有氣節,不以功名得失計」的「隱君子」。克藻「樂韜晦於護仙之源,豹錢霧隱;結英奇於鳳竹之屋,鴻談座盈」。「一時士君子,往往略車笠之嫌,歡與把臂,晉接無俗客。」克藻又曾「南遊閩楚,北走趙燕」,至則「覽勝尋幽,題詠寫懷」,所作皆「別有佳致」。與兄弟稍有不同,「才氣閎博」的克藻精通堪輿之學,「登山論水」,「造葬選課」,「或稱為『黃石公』,或頌為『青鳥子』」,故能獨力返回福建上杭原籍,興工修葺數代祖墳,並且將祖父文光公之遺骸遷葬於義寧竹塅。

克藻之弟克修(1776—1843),字兼萬,號介田。「幼警敏,言笑不苟,有成人風」,「讀書明大義,敬養以親親,篤愛以長長」,「比閭族黨之間,謙尊有光,皆以長者稱」。生性仁厚的克修,「慕善樂施」,「困窘者賙貸之,疾病者藥石之」。嘉慶十九年甲戌(1814)、二十五年庚辰(1820),鄉裡兩度歉收,克修與夫人張氏傾其所有,救餓殍、扶饑民,賙急難、恤貧乏,「遠近鹹稱惠人」。恩義所及,「閭裡間有宿忿積怨難排解者」,克修至,「發一二語」,雙方「皆弭首蟄伏而去」。

父親去世(1795年)後,克繩昆仲繼續沿用古老的「義門家法」管理家政,督耕課讀,毫不懈怠。大家庭上下協和,內外肅然,子孫「皆知繩趨矩步」。陳家成了當地修身齊家的典範。「義門陳氏」之外,自此開始有了「竹塅陳氏」的另一種稱呼。

嘉慶十年乙丑(1805),鑑於「生齒日繁,度支日廣」,「合而易入於奢,或者分而可從乎儉」,克繩、克調、克藻、克修四房「暫析煙爨」,「分家而未分產」;嘉慶十五年庚午(1810),母親何太夫人辭世;二十三年戊寅(1818),四兄弟再次「合同商議」,「分產而定分租」。分家析產時,敦延族戚,由德高望重的族叔陳光祖主持,「將田山高低品搭,屋宇新舊均勻」,「禱告祖宗,矢公而更矢慎,憑鬮拈定,式好而戒毋尤」。「二、三兩房因本命與鳳竹堂之龍山砂水不合住坐,以致二、三兩房自願另建屋宇」,長房克繩留居竹塅鳳竹堂,四房克修分得護仙塬崇福堂,長房、四房分別補償二房、三房建屋款若干。

至此,一切的準備似乎已經就緒,只需靜待竹塅陳家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正式出場。

【精彩書評】

義寧陳家三代的身世,各有其悲劇性。陳寶箴是清末維新運動的犧牲品,陳三立是民初遺老群體的同路人,而陳寅恪是1949年之後的文化遺民。他們都有心憂天下的情懷,卻都恓恓惶惶,失意於當時。惟其如此,惟其異於時流的文化姿態,他們才能擺脫近百餘年歷史黑洞的吞噬,給我們帶來異樣的光芒。

近二十年來,《陳寅恪的家族史》一直無可替代,如今,求會踵事增華,全盤改寫舊著,尤其通過注釋增補了大量史料,信為超越自我之作。可以說,這是迄今最好的義寧陳氏家族史,就實際內容來說,也是最好的陳寶箴、陳三立評傳。讀者亦可藉此知人論世,領略陳寅恪的祖父和父親所經歷的那段近代史風雲。若是只想了解陳寅恪的家世背景,則手此一冊,更是綽綽有餘。

——胡文輝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言 胡文輝

楔子

第一章 客家驕子──義寧陳氏之源

「吳頭楚尾」之地——棚民——始遷祖——義門之後——懷遠籍——興旺之始——鳳竹堂——地方名流——竹塅陳氏

第二章 崛起於隴畝──陳偉琳

開明的家法——奠基者——第一次壯遊——梯雲書院——長子樹年——七歲的英才——破天荒——同一年——團練創立——臨終遺訓——兩種文化之戰

第三章 時勢造英雄──陳寶箴(上)

京師遊歷——運糧奇計——圓明園之火——浴血東南——四覺草堂——引路人——「海內奇士」——兩次調停——楊家牌之戰——候補知府——平苗撫苗——告別竹塅——小試牛刀——河北道——樹年之死——王樹汶案——故鄉行——黃河難清——初承衣缽——歲在庚寅

第四章 戊戌不務虛──陳寶箴(下)

治鄂佳績——甲午之恥、乙未之諍——新任湘撫——湖南情結——「開名士行」——務實之舉——南海、南皮之間——「義寧公子」與「瀏陽二傑」——諤爾福與周漢——俞明震與喻兆蕃——山雨欲來——戊戌巨變——傳聞已遠——西山託夢——猝死成謎——文教大業——不以詩文名——中醫之學

第五章 待世非棄世──陳三立(上)

生於憂患——昆弟之恆情——「歲寒松柏」——名士心性——科場苦澀——吏部主事——兩湖教習——強學分會——父子同心——「神州袖手人」——「待世非棄世」——東南自保——辛丑年的含義——「不入帝城」——鐵路總理(上)——鐵路總理(下)——祇洹精舍——薪盡而火傳

第六章 末路之悲歌──陳三立(下)

辮子風波——「餘作前儒託命人」——同光詩魁——「南陳北王」——獎掖後進——南社諸生——詩友鄭孝胥——康梁師徒——泰戈爾來

訪——水厄之疾——國難會議——匡廬息影——最後的歡宴——魂斷舊京——夢留西湖

附:義寧竹塅陳氏世系簡表

徵引文獻

後記

【分享薦書】薦書一向是我樂意做的事,因為讀書既是一個人的事情,又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謂「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讀書本來不是群體性行為,獨自一人面對青燈黃卷,也能思接萬裡,窮覽千載,和古聖先賢心有戚戚。從這個意義上說,讀書不怕孤獨,甚至期待有孤獨下來的時間和能力。所謂「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因為《禮記》有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個人看人、看事、看書,都有可能陷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困擾,而把自己的心得與他人分享剖辯,不僅自己能獲得更深更廣的見解,也能啟發同好者的視野與思維,讓信息和見識在更大的範圍內傳播。分享薦書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把自己認為最值得閱讀,乃至一讀再讀的書分享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切磋琢磨,於人於己,不亦樂乎!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