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湖自駕路線(單車一人自駕寧夏3)
2023-06-09 19:25:32 2
早上睜開眼就聽見好聽的鳥鳴和輕微的馬嘶聲,起來一看,五匹馬兒在我昨晚紮營的這塊草坪上吃草。
有兩匹還一直在耳鬢廝磨地秀恩愛。看見我一個人出來,故意在我面前炫耀是吧?
我一走近它們,立馬就跑了,而且在我面前表演了一下五馬奔騰。感覺頗為神駿。
早上七點過的溫度只有8度,天氣有點陰沉。八點二十我就出發了。從一條比較差的土路再次上了350國道。
走了一會感覺有天晴的跡象,兩邊的青山如綠毯,還是質感非常好的那種。
成群的犛牛灑落在綠綠的山坡上,一片生機盎然的畫面。
一簇簇的小杜鵑花,將一塊草地點綴得更加生動。
厚重的雲層,有要出大片的感覺,開始進入龍燈鄉,又將看到漂亮的龍燈草原。
這條線路我在2018年9月從317進藏時走過,所以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看到350國道的1234裡程,似乎告訴我旅程要一步一步的走出來的。
龍燈草原在我的期盼中出現了,山巒靜穆,草原壯闊,經幡壯觀,犛牛遍地。
公路坡下這個大大的牛圈,原生態滿滿。
小河蜿蜒,拐彎的形狀特別優美。
感覺高度有限,並不能拍出小河的優美之態,於是用無人機航拍。飛機升空後,小河、溼地的美,立刻無處藏身,纖毫畢現。這樣的美令人震撼!
戀戀不捨離開龍燈草原,犛牛是公路兩邊的主角。
當然,偶爾也有馬表示不服。不過,與龐大群體的犛牛相比,馬兒就是少數民族,弱勢群體。
公路兩邊的藏民居也挺好看的,基本上都是平頂的。建築樣式和規模都與九龍的區別較大。
走走停停中,不知不覺就到了道孚縣城了。中國藏民居藝術之都的頭銜,盛名非虛,確實有其獨特之處。
過了易日大橋,從道孚縣城邊上繼續沿350國道走。鮮水河畔的道孚縣城,座落在平整的河谷,規模不小。
道孚距爐霍縣很近,沿著滔滔鮮水河繼續前行即可。
中午12點,我進入了瀘霍縣境內。路邊的藏民居也特別漂亮,不比道孚的差。
進入爐霍縣城天氣又變得陰沉起來。
今天的目的地是色達縣。導航讓我從翁達鎮那條路進色達,但是我不太想走那條路,我喜歡走的是爐霍縣與甘孜縣中間的色鑼路,也是省道455。前年川西大環線是走過,感覺一路風景特別漂亮,這次還想走。於是我駛上了317往甘孜方向走。
317國道上車輛和行人都很少,進藏的人都去擠318,昨天我從新都橋往康定方向不過只走了幾公裡,車流量很大,騎行的,推車徒步的就看了不少。而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較均衡的317卻被很多人忽略。
突然看到路邊一片草地上開滿了各色小花,意外驚喜啊。
我也拿出自拍神器在花中,不能叫花叢中留念了一張。出來亮亮相,增加好印象。一個人出遊,自己拍照是個問題。好在咱不太喜歡出鏡,這個問題就不是問題了。
在一個叫朱倭鎮的地方。呃,這個名字怎麼如此諧音「豬窩」。鎮領導請原諒,我無心冒犯啊!導航將我導過河去,並不是我上次走的起點鑼鍋梁子。再仔細查看,最後還是要和色鑼路匯合,那就走吧。
過了橋都是水泥路,路面完全可以會車,導航顯示無名道路。走了一段又看到了像剛才那一片野花,只是規模更大,再次用到飛機。
慢慢地,從無名道路走上了鄉道,依然是水泥路。
慢慢進入了村莊,我遇到了目前為止見到的最長白塔。幾十上百個白塔連成一條線,特別壯觀。
這個村子裡的藏民居又有了頂,顏色加入了藍色,花紋也不太一樣了。
駛出村子,即將與色鑼路匯合,卻在出村口看到了甘孜界這個牌子,讓我頓時蒙圈了,難到這附近哪裡不是甘孜州的?
看到四通達鄉這個熟悉的名字就知道沒有走錯路。
走到四通達鄉時,遠遠就能看到山坡上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這就是東谷寺。
東谷寺恢宏了整片山坡,一道長長的白色圍牆,宛似巨龍,將東谷寺攬入懷中。
穿過集鎮,便要開始爬乃龍神山。
山腳下,還有一所寺廟中谷寺。
乃龍神山由觀音、文殊、金剛手等三峰和一條長壽谷組成。三座山峰上均有洞穴,洞中遍布奇峰怪石。
初見乃龍神山,就會為它的奇、秀所徵服。山石崢嶸,奇峰凸起,顏色奇特,冰雪覆蓋,粗獷中自帶靈秀之氣。
隨著盤山路海拔慢慢升高,乃龍神山的峻美才逐漸展現出來。
還未到山頂,我看到一個老人在用餅乾喚土拔鼠,身材肥碩的它看來是吃慣嗟來之食的老手了,屁顛屁顛跑過來了,憨態可掬,非常可愛。
每升高一點海拔,再看乃龍神山,又會給你不一樣的美。耐看是它的一大特點。
行至海拔5560米的乃龍神山埡口,放眼望去,到處白雪皚皚,為神山增添了不少神韻啊。
下山途中,也能看見神峻的雪峰仍然在我們身後。你見或不見,它就在那裡不離不棄,不悲不喜。
下到山腳後再經過塔子鄉,接受公安登記檢查,五點半左右到達了亞龍鄉,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的亞龍寺遠遠就看見。
進了色達縣城後,找了家當地的藏餐館,要了一壺饞了很久的酥油茶,一份犛牛肉鋪蓋面,填飽了自己。
不想在人太多的縣城裡紮營,然後出城往青海班瑪縣方向走了一段,找到了理想的宿營地。甘孜的天氣怎麼一到晚上就下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