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特溫斯萊特鵝毛筆劇照(電影中的名畫梗-從古馳家族聊克利姆特阿黛爾)
2023-06-10 07:06:35 2
最近看了Lady Gaga主演的《古馳家族 House of Gucci》,本源於窺伺豪門恩怨的八卦之心,卻被電影中的美麗藝術品吸引。今天聊聊電影中出現的的繪畫名作《阿黛爾·布洛赫-鮑爾Adele Bloch-Bauer I》。
劇中Lady Gaga飾演的女主派翠琪亞Patrizia第一次去拜訪男朋友毛裡奇奧·古琦Maurizio Gucci 的家,在未來準公公面前,她將古斯塔夫·克利姆特Gustav Klimt的《阿黛爾·布洛赫-鮑爾Adele Bloch-Bauer I》錯認成畢卡索的作品,也因此被一眼看穿兩人階級地位懸殊的現實。
1903年,維也納猶太實業家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 Ferdinand Bloch-Bauer委託維也納象徵派藝術家克裡姆特為妻子阿黛爾繪製肖像,《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Adele Bloch-Bauer I》於1907年創作完成,可謂克利姆特的巔峰之作。
雖然劇中和現實中,派翠琪亞和毛裡奇奧·古琦的婚姻不被男方家族祝福,不過現實中這幅畫應該沒有屬於過Gucci家族,更多是電影的演繹效果。
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曾兩次委託克裡姆特為妻子繪製肖像畫。《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1號 Adele Bloch-Bauer I》是電影中的出鏡作品,現存於紐約新畫廊 Neue Galerie。
另一幅則是《阿黛爾·布洛赫-鮑爾 2號 Adele Bloch-Bauer II》,現收於不具名的中國藏家手中。這兩幅畫,可以說見證了維也納黃金時代猶太人贊助藝術的重要歷史。
從這幅畫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埃及和拜佔庭藝術對克裡姆特的影響,藝術評論家甚至創造了「Mehr Blech wie Bloch」這個雙關語,意思像布洛赫一樣金燦燦的(brass暗示money)。
奧地利的蒙娜麗莎畫中的美女阿黛爾是維也納黃金時代文化藝術的重要贊助人,以經常舉辦藝術沙龍而聞名,身邊環繞著許多當時著名的藝術家、政治家和知識分子,比如作曲家理察·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等。
而在戰後的維也納,她的形象成為了奧地利文化的象徵——這幅畫也被推崇為「奧地利的蒙娜麗莎」。
讓我們來看這幅畫,畫中的貴婦筆直地坐在金色椅子上,女性的面部和手部具象化,而禮服、椅子和背景皆為裝飾性線條,人物仿佛陷入了花紋的漩渦之中。
這幅畫和克利姆特的另一幅作品《朱迪思Judith and the Head of Holofernes》一樣,人物的肢體被花紋包圍,顯現出一種殘缺破碎的美感。
有藝術評論指出服飾中的三角形、雞蛋和眼睛符號暗示著藝術家和模特之間可能存在的親密關係,不過未被真正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雙手並不自然地糾纏在一起,顯出一份不安,有人說這個姿勢是用來掩蓋她手指殘疾,但藝術專家瑪麗安·比桑茲-普拉肯認為這個手勢的靈感可能來自另一位藝術家喬治·明尼Georg Minne 1898 年繪製的浪漫畫作《流浪者The Outcasts》。
整幅圖畫,金箔和油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圖案和紋理交融讓畫面豐富有趣,可謂一場金色的視覺盛宴。
克利姆特Gustav Klimt的繪畫風格1903 年 12 月,克裡姆特與藝術家馬克西米利安·倫茨 Maximilian Lenz一起參觀了拉文納的聖維塔萊大教堂Basilica of San Vitale,在那裡看到了拜佔庭風格的金色繪畫方式,也許正是這次旅行,激發了克裡姆特金色畫作的靈感。
從他的多幅人物繪畫中,我們發現其實他並不擅長描繪人體結構,在多幅作品中,將人體結構隱匿於花紋之中可能正是他藏拙的巧思。
克裡姆特筆下的女性並不都是古典主義規範下的美女形象,卻都散發出迷人的氛圍感,將魅惑,脆弱和自信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
比起這幅畫,也許《吻 The Kiss》更為人所知,我自己則超喜歡他的風景畫作《Flower Gardern》和《Apple Tree》,裝飾性極強,時髦又耐看。
1918 年,奧匈帝國垮臺後,費迪南德和阿黛爾以布拉格附近的城堡地址申請捷克公民身份。然而,他們的大本營仍然在維也納,阿黛爾繼續擔任著藝術沙龍女主人的角色。
1925 年,阿黛爾在維也納死於腦膜炎,享年44歲,並沒有留下子嗣。1938 年,隨著奧地利被納粹德國吞併,這些畫作和他們的財產被搶劫或者雅利安化。丈夫費迪南德逃往捷克斯洛伐克,後來前往蘇黎世,並在戰爭結束後不久去世,死後被安葬在妻子身邊。
在費迪南德的有生之年,收回被納粹奪走的克裡姆特畫作和其他藝術品的夙願並沒有實現。
2006年,在家族成員與奧地利國家博物館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法律鬥爭後,這些作品歸還給了家族中的合法繼承人-布洛赫-鮑爾的侄女瑪麗亞·阿爾特曼Maria Altmann和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成為了一場著名的訴訟案例。
電影《偷走克利姆特Stealing Klimt》,《黃金女郎Woman in Gold》的故事靈感就來自於此,雖然《黃金女郎》中關於賠償案件的歷史準確性受到批評,不過仍值得一看。
阿黛爾作為克裡姆特唯一畫過兩次的人物,擁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就在克裡姆特為這幅畫上貼上閃閃發光的金箔時,同樣是1907年,巴勃羅·畢卡索在巴黎繪製著《亞維農的少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我們也可以看到同一時期的的藝術家走向了風格截然不同的道路。
除了在劇情中被特地提及的這幅畫《 阿黛爾·布洛赫-鮑爾Adele Bloch-Bauer I》,電影中的許多家居和別墅也很值得一看。
電影中的電影布景師 Letizia Santucci 說,由於 Gucci 家族的真實住宅照片很少,她與製作設計師 Arthur Max 需要模仿當時的布景和潮流做二次演繹,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諸多著名家裝設計和畫作出現在了公寓之中。
下篇我們就會講講劇中的其他畫作和設計師家居,希望你也能享受到電影中的這份義大利風情。
【歡迎關注呼嚕貓薄荷,享受擼貓、聊藝術和看設計的小樂趣】
「一分鐘藝術賞」畫貓最傳神的畫家莫過於他-德國&匈牙利畫家海耶
「藝術欣賞」樹樹皆秋色,畫家筆下的油畫風景
漫畫家ぽん吉的野菜精靈打造可愛c插畫
「藝術雜談」自然是永恆畫題-為何畫家沉迷於描繪花園風景?
「藝術欣賞」英國鄉村田園風光-風景畫家康斯太勃爾的油畫
「藝術欣賞」畫中唱起爵士歌-美國立體派畫家斯圖爾特·戴維斯
人在畫中遊-電影中的名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