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港澳臺社保(上山救火的老外找到了)
2023-06-09 21:09:06 1
「這個外國人都來支援我們了,支援歇馬鎮這個火災。」近日,一位外國人乘坐摩託車、手持油鋸,參與北碚山火救援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熱議:「愛心不分國界!」「感謝外國友人!」8月24日,上遊新聞記者採訪得知,這位外國友人名叫Frank(中文名:福蘭課),是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他也被學校師生親切稱為「老福」。
「老福」參加救火志願服務
聽說自己在歇馬鎮支援救火的視頻走紅,「老福」感到很驚訝:「我是今天(24日)下午看到朋友圈有人發這個視頻,應該是8月23日下午3點過被拍到的,當時摩託車手正載我上山。這個視頻被這麼多人關注我也沒想到,因為我是一名西南大學的外教,我妻子和女兒都在這裡,保衛家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西南大學老師群為「老福」點讚
「老福」解釋說:「我是油鋸使用和維修的志願者。8月23日上午,有人在微信群轉發需要油鋸志願者的召集令,剛好我在國外用油鋸鋸過樹和木頭,所以我就收拾了三天的衣物和急救箱,並召集了其他幾位西南大學老師一起去歇馬鎮當志願者。」
「老福」在油鋸隊集結點
「老福」平時在學校主要負責STEAM(科學、科技、藝術、數學)教學,很擅長機械工具的安裝和調試,所以他一到歇馬鎮就被分配了安裝油鋸的工作。據他回憶:「剛開始我是在戶外安裝,裝了5個油鋸以後,因為氣溫逐漸升高,當地政府就讓我們轉到了室內工作。我們幾個安裝人員花了2個小時,安裝、調試了約50臺油鋸。」
「老福」在戶外組裝的第一把油鋸
「老福」和志願者們的勞動成果
安裝和調試油鋸任務完成後,「老福」又主動申請加入上山鋸樹的隊伍,下午3點半,他和其他鋸樹志願者一起,被摩託車騎手送上了虎頭山。「我這輩子第一次拿著電鋸、騎著摩託車穿過了小鎮,並爬上了一座山。沿途的志願者和街上的民眾,看到我都豎起了大拇指,我很開心,這是一段難忘的記憶!」
由於「老福」中文不大好,需要同行的西南大學外語學院老師洪武翻譯才能與現場相關負責人溝通。出於安全考慮,最終他未能參與到鋸樹工作中,不過對此他並不介意:「我做志願服務期間,氣氛都很棒,雖然天氣很熱,但每個人都很專注地做事。很多人主動跟我打招呼,還送了毛巾和水給我,讓我很感動。沒能參與鋸樹工作,的確留下一點小遺憾,可有句名言是『有遺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我已經盡力了。」
「老福」(右二)和翻譯洪老師(左三)在志願服務後合影
8月24日晚,「老福」又答應了一個新的救火志願服務邀請,他表示:「能夠貢獻一份力量,讓山火早日熄滅,我很高興。」
新聞多一點
「老福」:我已經是重慶人了,打算在這裡退休養老
據「老福」的妻子梁女士介紹:「我老公出生於美國維吉尼亞州。他一直很熱心公益活動,在國外曾幫助過低收入單親家庭修建經濟適用房、向罕見病孩子捐款、為乳腺癌患者搭建過花臺等。到了中國以後,他為重慶多所學校的老師做過公益培訓,還給農村的孩子上過公益課……」
聽老婆說起自己的經歷,「老福」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很慶幸我2008年讀博士時,跟隨導師學術交流來到中國,並在成都認識了我的妻子,也讓我愛上了中國。現在我們定居在重慶北碚,還有了一個5歲的女兒。」
「老福」一家都定居重慶北碚
梁女士則透露,這次「老福」主動報名上山當志願者參與救火,她曾有些擔心:「畢竟有山火,不過考慮到他有使用油鋸的經驗,現在需要他這樣的熟手,所以我就同意了。本來我也應該隨行,給他當翻譯,可女兒需要照顧。」
「老福」作為西南大學的STEAM教育專家,平時是全英文教學,很多學生都很喜歡他,談到來重慶教學的原因,他表示是盛情難卻:「在美國我就認識了幾位西南大學的老師,受他們邀請,我就來重慶了。在這裡領導和同事們都很關照我,學生們也很喜歡我,讓我有了一種回到家的感覺。嚴格來說,現在我已經是重慶人了,因為我已經有重慶社保,我該為這座城市盡一份力。」
「老福」祝願重慶雄起
「老福」說:「我非常喜歡重慶,我喜歡重慶的美食,火鍋和小面都很好吃。我一直在努力學習中文,提高我的中文交流水平,不過重慶話我不大懂,還需要多聽多學一下。」他還表示,已經做好了重慶退休的打算:「重慶人非常熱情友好,這是一個非常開放包容的國際大都市,交通等基礎設施非常發達,非常宜居,我已經把家安在了這裡,下一步我還準備申請中國綠卡,在重慶幹到退休,以後也在這裡養老。」
上遊新聞記者 趙映驥 實習生 彭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