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必看稀有神片(為上映刪減1小時)
2023-06-10 06:11:15 1
2005年,一部中國導演的處女作,拿下柏林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說來有趣,其實劇本在2000年就已完成,但每到準備拍攝,就因各種原因夭折。
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它偏要等到「有緣人」。
後來,有一個人偶然看到這個劇本,被故事深深打動,當即決定投資,開拍!
這個人,就是電影《霸王別姬》、《紅高粱》的攝影師,顧長衛。
彼此,他正計劃轉型做導演。
沒成想,他的導演處女作,就在國際影壇上留下濃墨一筆,奪得大獎。
這部電影,就是《孔雀》。
《孔雀》的故事簡單,講述了一家五口中,三個兄弟姐妹的生活。
《孔雀》的故事又不簡單,它裡面有時代,有社會,有個人,有我們…
《孔雀》
壹|姐姐
老高家有三個孩子,衛紅是唯一的女孩,排老二。
前兩天,衛紅把抱著的孩子給摔了,丟掉了在託兒所的工作。
工作黃了,反而順了衛紅的意。
她是個心氣高的姑娘,才不願意天天照顧小孩吃喝拉撒。
衛紅喜歡體面、神氣的職業。
比如成為傘兵。
她喜歡看他們從一望無際的天空中,隨著降落傘緩緩落下。
那麼自由、神聖、讓人憧憬…
衛紅一見鍾情了一位英俊的傘兵小夥,她一看見他,就羞得低下了頭。
她去徵兵點報名時,正巧,傘兵小夥也在場。
他不僅認出了衛紅,還親自介紹報名流程。
這種「特殊待遇」引起小小騷動,屋裡人竊竊私語。
一對陌生的姐妹特意去巴結衛紅,希望她「照顧照顧」。
衛紅心裡美滋滋的。
可惜,現實沒有給衛紅做白日夢的空間。
徵兵結果出來了。
衛紅沒被選上。
她把自己鎖在屋子裡,茶飯不思,滴水不進。
木怔怔地坐在窗臺上,望著遠方…
衛紅用舊布給自己做了一個降落傘,綁在自行車座上。
大街上,衛紅飛快地騎著車,淡藍色的降落傘,在她的身後緩緩綻放,升起…
她伸開雙手,大聲歡呼,渾身洋溢著痛快和自在。
她用這種破格、大膽的方式,執拗地去實現早已破碎的夢想。
後來,衛紅偷偷找前文工團的老師傅,跟他學手風琴。
老師傅待她如自家孩子,悉心教導。
偏偏這一幕被兩個多事的女人撞見。
此處的鏡頭語言很有意思,兩個女人拿著多個人偶頭道具,暗示著這兩個女人會讓更多人知道這件事。
果然,自那天后,風言風語一下傳開。
說衛紅勾引老男人,說老師傅一把年紀不要臉…
人言可畏。
老師傅不堪受辱,自殺了。
家屬氣衝衝找到衛紅,狠狠抽了她幾巴掌,罵她騷貨、狐狸精…
之後,衛紅不再折騰了。
她老老實實在藥廠裡洗瓶子。
想當初,自己看不上託兒所的工作,媽媽還勸她「這不比洗瓶子強?」
結果,繞了一大圈,現在不還是在洗瓶子。
羽翼漸豐的鳥兒,總想飛往更高、更遠的山。
可是有股無形的力量拉著、拽著,鳥兒飛不到遠方,甚至飛不出家裡的院。
衛紅嫁人了。
新郎比她年紀大,比她相貌差,但心高氣傲的衛紅,這次願意嫁。
她平靜地說:我就一個條件。幫我找個新工作吧,我再也不想洗瓶子了。
出嫁那天,少女剪去長辮,換成了已婚婦女的短髮。
隨著辮子一起被剪掉的,還有衛紅對生活的的闖勁兒、對未來的熱切期待、對人生的美好想像…
她的青春,結束了。
貳|哥哥
衛紅有個哥哥,叫衛國。
他幼時生病留下後遺症,腦子不靈光,身材肥胖。
生理上的缺陷,讓衛國難逃他人的奚落和欺負。
廠裡有個混子叫張喜子,他欺負衛國欺負得最狠。
他把衛國當下人使喚,讓他幹所有的活,自己悠哉打牌。
衛國乖乖聽話,張喜子就賞他包煙;
衛國不願意幹,張喜子狠狠揍他一頓。
兒子從小到大受了太多委屈,老兩口心疼壞了。
「好好的孩子,要是沒生那場病…」
媽媽經常半夜抹眼淚,苦從心中來。
所以,家裡有個規矩,什麼好東西都要優先給老大。
逢年過節買了奶糖,哥哥分到一大堆,衛紅和弟弟只有不幾塊。
他倆眼巴巴地盯著哥哥的糖,羨慕得口水往肚裡咽。
衛國腦子不靈光,但該懂的也懂。
那天,他給他媽指了指喜歡的姑娘,想讓他媽說媒。
人家廠花那條件,怎麼會看上自己的胖兒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
媽媽偷偷給廠花塞錢,求她賞臉見個面,再找理由拒絕兒子…
結果,人還是沒來,到是託人把錢退回來了。
後來,衛國還是結婚了。
和一個農村的跛腳姑娘結了婚。
兩口子合夥開了個小砂鍋攤,日子還算有滋有味。
衛國媳婦跟他說:胖子,你記著,啥人都靠不住。只有俺看得起你,你看得起俺。
衛國衝著媳婦憨憨一笑。
多年之後,混混張喜子來找衛國借錢。
這時候的張喜子,早就沒有當年飛揚跋扈的勁兒,臉上儘是討好和諂媚的笑。
衛國想了想,回家拿來一個箱子。
他說:箱子裡都是你以前給我的煙,現在還給你。你把它們買了吧,錢也不用還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當初作威作福橫行霸道,如今落魄不堪的狀況,我們通常評價這種人:
「活該」
叄|弟弟
衛紅的弟弟,叫衛強。
他是三個孩子裡最不用爸媽操心的那個。
從小到大,他跟在姐姐後面當跟屁蟲,唯命是從。
幫家裡人照顧哥哥,盡心盡力。
雖然偶有調皮惹事,但大體上,也稱得上是好孩子。
但誰知,他的命運,是高家三個孩子裡最讓人唏噓的。
那天,他在家複習功課。
爹語重心長說:這個社會沒知識不行,你哥你姐沒出息,你要好好學習。
話音剛落,就從衛強作業本裡翻出一張裸女的畫像…
那個年代,風氣保守。
今天敢偷畫女人裸體,明天就敢耍流氓!後天就能蹲監獄!
父親氣急敗壞,怒不可遏,拽著衛強讓他立刻滾出這個家…
後來,衛強離了家。
爸媽不知道他去哪了,也沒有打聽過。
以前熱熱鬧鬧的飯桌,現在就剩爸媽兩個人了。
一年,三年,五年…
時間過去了很久很久。
久到衛紅離了婚,帶著陪嫁的棉花被,重新回了家。
久到哥哥嫂子的小砂鍋攤越來越大,生意蒸蒸日上。
久到爸媽頭上的白髮越來越多,背越來越駝…
衛強回來了。
他少了一根手指,帶了一個女人和小孩,回家了。
電影《孔雀》公映版本長136分鐘。
全片有300多個鏡頭,其中長鏡頭數量頗多,這樣的拍攝方式淡化了導演的個人視角,讓整部影片保持冷靜客觀的質感。
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片段與片段的銜接,其中的因果關聯,則被當做電影的留白,去供觀眾想像。
比如弟弟為何斷掉的一根手指、衛紅沒被選上傘兵的理由等…
《孔雀》在河南安陽取景,演員們在電影裡的對話,都用著親切的鄉音。
高家三個孩子的飾演者,分別是張靜初(衛紅)、馮瓅(哥哥)、呂聿來(弟弟)。
故事背景設定在70年代,電影細節真實:白灰藍的服裝、樸素的溜冰場、做煤餅、醃雞蛋…
還有主角們帶有時代色彩的名字「衛國、衛紅、衛強」。
三個人,三種命運。
衛紅的故事,是帶有熱烈夢想的年輕人,是現實面前屢屢碰壁、備受挫敗的過程。
我們能看見她不甘平庸、追逐理想的熱情和決心。也佩服其決絕、倔強的處事風格。
然而,浪漫的幻想,經常會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碰一鼻子灰。而她,也的確沒逃過平凡的命運,選擇了平凡庸常的老路。
我們忍不住同情,卻又無可奈何——誰年輕的時候,沒當過幾次「衛紅」呢?
多年後衛紅重新遇見了傘兵小夥,他鬍子拉碴,市井氣十足,泯然眾人矣。
看到衛紅跟他說話,他咽下菜包子,呆呆問了句:
您貴姓?
在她的青春裡,傘兵的存在,代表著幻想中的另一種人生可能性,在那個可能性裡,她自信、驕傲、閃閃發光。
可現在傘兵的模樣,讓她心底最後的幻光消失——無論走了哪條路,殊途同歸,她終將是平凡人。
衛紅身上,淋漓盡致展現了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悲哀和困境。
哥哥衛國,他抓的牌最不利,但他打的卻最好。
在他的故事裡,身體的舊疾永遠是最重要的元素。
他因為舊疾被看輕,被欺辱;但也因此被疼愛,被照顧。
衛國看似愚鈍,卻毫不迷糊。
他早就看透了人世間「等價交換」的遊戲規則。
雖然也曾有過衛紅那樣「高攀的欲望」,但從小到大的身體缺陷,早早令他認清自我,更注重滿足切實的需求。
他用最簡單,最樸實的處世之道,尋得了自己的小圓滿。難稱富貴,但起碼安穩。
不過,人生若是能達到「安穩」二字,便是最大的福氣了。
弟弟衛強,他從小在生理缺陷的大哥,性格剛烈的姐姐的身邊長大,內心敏感細膩,這原本是優點。
但是在「裸女畫」風波之後,他漂泊在外,無依無靠。
敏感的內在,反而造成了無所適從的心理狀態。
他的斷指,足以證明他在社會碰了釘子,選擇回老家也是意料之中。
但是回家後,他卻老婆攤牌:我以後不工作了吧,專心伺候你們娘倆。
之後就徹底躺平,每天抱抱孩子,和老大爺下下棋。
衛強是一個逃避者。
他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入世方式,在處處都不得意後,索性站在原地,隨風飄蕩,任風吹雨打。
影片中父母,戲份不多,但形象紮實。
他們一生操勞,為了兒女四處奔波。託人找工作、找人說媒、出本錢做生意…
但他們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母親擔心流言蜚語,攔下衛紅帶降落傘的車,父親因衛強畫了裸女,就讓他輟學…
他們不是完美的父母,但他們是在那個沉重壓抑的年代下,最典型的父母。
每個時代,都是「最好又最壞」的時代。
個體在時代中的掙扎,是藝術創作者們永遠孜孜不倦探討著的話題。
本片導演顧長衛說:我原本講的,恰恰是理想的重生,但是重生就意味著一定要先幻滅,然後才能重生。
高家三個人都經過自己的成長、幻滅、重生。誕生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處事方式。正如《電影文學》對本片的概括:衛紅代表浪漫理想主義,哥哥則代表著世俗實用主義,而弟弟則是悲觀虛無主義的代表。
這三個人的人生軌跡,也映射著一代人的眾生相。
全片點睛之筆,莫過於本片結尾。
高家三個兄弟姐妹,去動物園看孔雀。
他們等了又等,還逗了逗孔雀,奈何孔雀偏偏不開屏…
這處的情節,意味深長。
等待孔雀開屏的過程,多麼像他們每個人追求渴望的事物的過程。
是的,他們這一路上,都期待看到屬於自己的「孔雀開屏」。
可惜,無一如願而歸。
即便,孔雀明明再過那麼幾分鐘就會舒展羽毛。
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歲月荏苒,一代又一代,輪迴再輪迴。
時代永遠不缺重複的人和事。
他們錯過了孔雀開屏,那屬於我們的孔雀,會在什麼時候開屏呢…
「騰訊視頻」搜索 孔雀
即可觀看
長按保存今日份推薦
- 每天遇見一部好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