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盜車神全片(極盜車神還在熱映)
2023-06-10 05:38:40
阿寬/文
暑假即將結束之際,《極盜車神》和《汽車總動員3》兩部汽車電影正在院線熱映。其實汽車類的電影一直都備受關注,上半年的《速度與激情8》、《變形金剛5》這兩部電影在內地票房就佔了半壁江山。
在阿寬看來,一個男生成長為男人,有兩樣東西必不可少並且會陪伴一生,那就是汽車和籃球。從小時候的《汽車總動員》到長大後的《頭文字D》,「青春酷盡,飆出夢想」,不僅是一句話,帶給阿寬的思考卻是青春應該怎麼酷?很多人把汽車比喻為男人的「另一半」,因為人生的路上有它見證,它陪伴。
雖然暫時還沒能完成開著老爺車在美國66號公路狂奔的心願,但每次一看汽車電影,阿寬也仿佛身臨其境地感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速度與激情。
下面推薦十部汽車電影,希望再次燃爆你的假期。
1.《速度與激情8》
《速度與激情8》的火爆上映,激發了不少觀眾想追看前7部的興趣,有網友稱:「片尾看到男主老大的變化,直呼匆匆那年,70後的我要把前七部補起來。」
《速度與激情》是歐美主導的以賽車為主題的系列電影。其片名恰如其分的點出了這類電影的兩大元素:以各種名牌跑車狂飆於公路的激情,還有體驗著超過200KM/H的極限速度。
《速度與激情8》是一部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片,也證明這個系列離江郎才盡差的還很遠。在俄羅斯的冰雪荒原中,一場精彩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對決讓影片氣氛達到了高潮,這場戲擁有令觀眾爽翻的所有元素。大部分系列電影拍到第八部都會創意枯竭,但《速度與激情8》卻並非如此,那種持續不斷、活力十足的創意能量,也是對其商業成功的證明。
2《汽車總動員3》
片中的賽車全部煥然一新,意喻一代新人換舊人.
黃磊在《賽車總動員》他再次為95號麥坤配音。
張藝興為黑風暴配音,本身熱愛皮克斯動畫,黑風暴傑克遜速度快,造型酷炫,為冠軍而生,是新一代賽車中的領跑者。更是成為了麥坤最大的競爭對手。
《賽車總動員3:極速挑戰》也許不是皮克斯製作的最好的動畫電影,但它絕對是賽車總動員系列最好的作品,也是該系列第一部配得起皮克斯名頭的電影。它已經不再像第一部那樣僅僅是閃電想贏得比賽那麼簡單,而是跟除了孩子們以外的那些已經愛上它的觀眾產生了更深的共鳴。
雖然感覺它還可以更細緻地塑造反面人物,同時也失去了喜劇領域的特質,但它帶來的卻是另一種完整感,使這個系列從以往的失敗扳回一局,給角色和整個故事帶來一個完美的謝幕。閃電麥坤,你已經奔馳了很長的道路 。
3《的士速遞1》
這是呂克貝松的導演作品.共有系列一二三四。
作為一部純粹法國風格的動作喜劇,《的士速遞1》的成功是世界性的,它既將法式風趣帶到了全世界觀眾面前,改變了外界對法國電影一貫文藝的風格定位,其還讓全球人民都意識到不止好萊塢可以拍出精彩的追車戲,法國人同樣可以,而且還能在緊張刺激的情節中博您一笑。
4.《死亡飛車》
死亡飛車共3部目前為止,想要知道三部整體故事必須理清主演,
第一部是2008年的,傑森.斯坦森男主演。女主演是娜塔麗·馬丁內茲
第二部是2011年,魯克·高斯男主演。女主演是塔尼特·菲尼克斯
第三部是2013年,主演和第2部一樣
從整個影片的拍攝製作歷程來看,影片質量說不上特別精良。除了導演從一而終之外,製片人、發行公司、主演、劇本等都是不斷更迭。最後的成品難免有拼盤雜燴的感覺。
不過,考慮到導演保羅·安德森一直都是「拿來主義」的拼湊高手,這一點倒也不足為慮了。更何況片中一幹嗜血囚犯們駕駛的是裝備了重型武器的極速飛車,狂飆的速度感與狂轟的衝擊力勢必充斥影片始末,光就這一點噱頭就足以成為我們觀賞的理由了。
5.《玩命快遞1》
片中主角的座駕是一臺750i E38,比較難得的是該款車型搭載一款少見的6速手動變速箱,它也是世界上第一輛裝配氙氣大燈的汽車。在片中它承載著前半部分的引入工作,開場時接送銀行劫匪的橋段充分體現了車型出眾的運動性能,在與標緻607的對決中完美勝出。不過由於人蛇集團頭領太過較滑,最終寶駒被約一公斤的炸藥轟個粉碎。
對於一部新的動作片所有的人對他自然是滿懷期待,而且也會把它拿來與第一部片子比較。國外影評人認為,這部影片在預映時獲得了許多掌聲。但是觀眾的掌聲大多集中在了影片的動作部分,那麼無疑證明了這部電影的動作是成功的。
然而,一部分打鬥的場面有模式化的痕跡,而且有些角色匠氣過重,從這個方面來講,他不如第一部。有人認為電影是在「瞎搞」,很多東西無法解釋或者是表現地不夠完美。電影的快節奏和剪輯上的跳躍性使得這部電影在某些方面與《龍之吻》趨向雷同。而且作為一部動作片來說,它丟失了動作片本身的要素,而使得這部電影更像一位超級英雄的個人傳奇。
6.《變形金剛1》
經典的力量是不能忽視的,人氣動畫更是如此。每個男生心中的神作《變形金剛》在2007年被導演麥可貝第一次以真人加CG動畫的方式搬上銀幕,開啟系列電影篇章的同時,過硬的質量贏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此次入選十大不外乎是因為汽車人陣營的兄弟們在影片中的賣力演出,打鬥搞笑使勁渾身解數。
作為系列電影的開篇之作,《變1》主要的功能是交代整體故事的來龍去脈,引起觀眾對兒時經典的回憶及感動。有漫畫和動畫的超強人氣作支撐,電影版在擁有先天優勢的同時卻也倍感壓力。
導演麥可貝《珍珠港》、《逃出克隆島》連續兩部大片皆遭遇票房口碑雙重滑鐵盧,在《變1》的創作中變得非常小度,擅長的大場面爆破戲依舊精彩,而對於人物型格、整體劇情走向也給與了更多重視。不過接下來的後續幾部該系列作品明顯就有點「耍」開了的感覺,回歸到「貝導」一貫的空虛動作片路線,所以唯有此部作品有資格上榜。
7.《疾速追殺 》
重裝上陣,再次恢復伶俐勇猛的身手,為了復仇血戰俄國黑幫,影片最後壓軸大戰,基努·裡維斯 換上一輛 DODGE 道奇,與對手決一死戰。這輛 DODGE 超酷的 LED 尾燈像是 DODGE CHARGER。
動作片裡都喜歡讓一位遊走於道德灰色地帶且背景錯綜複雜、個性堅忍的動作英雄唱主角,而觀眾們所需要的正是一部像《疾速追殺》界限分明、風格明快利落的犯罪電影。在「後黑客帝國」時代已經習慣莽漢戲路的基努·裡維斯,主演了這部「《俠探傑克》式」直白的動作冒險片。
影片中他飾演的退休殺手因為老同行兒子的輕率行事,而再次捲入往昔黑暗的犯罪生活中。這是一部讓人愉悅的類型片,是如今被那些過度複雜的電影主宰天下的動作片世界中的一抹亮色,《疾速追殺》可以讓你享受到那種果斷乾脆且極度暴力的樂趣。
8.《偷天換日》
《偷天換日》的上榜可能很多人會給予質疑聲,但筆者要說,它的重點不是在於電影中出現的車數量多少、汽車元素有多重要,本片是一部體現汽車作為廣告元素與電影結合最經典的代表。當然我們依舊不能忽視大牌演員的光芒,要知道那時的傑森斯坦森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且四處串戲的小配角,這裡他又出現了,而如今……
由於追車鏡頭太經典,一些言辭比較犀利直接的影評人甚至用「利用快進鍵,直接看追車戲就好了」來斷言它。其實整片在劇情設置、盜寶情節都擁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如果說弱點,可能就是略顯好萊塢程式化的正義、貪婪、復仇以及與美人互動等等環節令人太過熟悉,但從一部商業片來講,一些重複性的元素出現也是在所難免。
9.《007系列》
通用有《變形金剛》,福特則有《007系列》,1964年,阿斯頓·馬丁與「007」首次在《金手指》中結緣,在此後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阿斯頓·馬丁和「邦女郎」、「007」一起,成為《007系列》電影裡不可磨滅的經典,無數影迷在期待下一部007系列電影的同時,也對主角詹姆斯·邦德的「邦女郎」、座駕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從《金手指》到《黃金眼》,從《皇家賭場》到《誰與爭鋒》,阿斯頓·馬丁一代代車型的精彩表演成為無數影迷車迷難以忘懷的經典,在汽車與電影的交叉世界裡,還有誰能比阿斯頓·馬丁與《007系列》做得更好?
10《頭文字D》
首先上榜一部華語地區的電影並不是編輯偏心,它並不只是因為楦頭夠響亮才入選榜單,作為近年來少有的高質量港產青春題材賽車電影,《頭文字D》完全代表了一個時代年輕人對於車以及人生態度的觀察視角。汽車電影通常都很商業,但《頭文字D》卻是從商業中找尋到了觀者的共鳴點。
電影中主要出鏡車型共有四款,中裡毅(餘文樂)的 Skyline GT-R V-specⅡ(BNR32)領銜首發,大馬力是車型的最大優勢,較為沉重的車頭和不夠自然的過完技巧讓他並未能參與到最終決戰當中。專業車手須藤京一(陳小春)的三菱Lancer Evolution III GSR也是一代神車,多少飆車一族最愛的基本款座駕,擁有十足的改裝潛力,不過職業慣性動作讓他失去了位置,心浮氣躁最終導致追車太衝、動制不及時滾落山崖退出戰局。
這些電影都是集暴力和溫情於一體,飆車的鏡頭更是看得讓人血脈僨張。這樣狂奔的荷爾蒙,不看看怎能感同身受呢?
更多熱門影視劇資訊,請關注搜視網微信公眾號(TVsou01)&搜視網官方微博(搜視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