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國際大都市遺址(建設國際化大都市背景下鄭州城市景觀的影像傳播)
2023-06-27 19:16:23 2
鄭州國際大都市遺址?當今,科技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社會公眾對一個城市形象的認知已經很少來自於親身體驗,而是更多的依靠大眾傳媒所傳遞描述的「擬態環境」,其中,訴諸視聽的影像化傳播對人們影響最大我們經驗的影像世界比我們經驗的現實世界還要豐富、深刻城市的發展為影像的豐富提供了夢想的翅膀,而影像也在不斷地給我們建構著城市的形象城市景觀作為一種流動的符號,在影像的傳播下,被我們所熟知,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鄭州國際大都市遺址?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鄭州國際大都市遺址
當今,科技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社會公眾對一個城市形象的認知已經很少來自於親身體驗,而是更多的依靠大眾傳媒所傳遞描述的「擬態環境」,其中,訴諸視聽的影像化傳播對人們影響最大。我們經驗的影像世界比我們經驗的現實世界還要豐富、深刻。城市的發展為影像的豐富提供了夢想的翅膀,而影像也在不斷地給我們建構著城市的形象。城市景觀作為一種流動的符號,在影像的傳播下,被我們所熟知。
一、影像文本與城市城市景觀的關係
城市景觀是城市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包括反映城市特徵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要素。自然景觀是由自然地理條件形成的,人文景觀大多是人為創造的,如城市主幹道、特色商業街以及風景區、度假區、城市公園、大型遊樂場、城市廣場等等。
鄭州標誌性的建築景觀:二七紀念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博物館、綠博園、中原福塔等,這些景觀符號既是城市的一種客觀存在,又是城市的內在素質和文化底蘊在外部形態上的一種表現。城市景觀的硬體形象是城市形象形成的物質性載體。城市的街道、雕塑,古老或者現代的建築這些公共空間猶如一座座城市的外衣,向人們展示著一個城市的外貌。影像對城市景觀的傳播往往會將景觀的精神、文化、品格等融合在一起,而這些因素的形成必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例如:鄭州的二七紀念館標識著鄭州厚重大氣的城市氛圍和博大深沉的文化底蘊。
城市中的城市景觀大多經歷了長年累月的積澱,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促成的。影像傳播可以通過自身特有的技術展示景觀身上所蘊含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歷史的眼光看待城市景觀的演變,展望城市形象昨日的輝煌和未來的發展,展現給受眾最深入人心的城市魅力。
二、鄭州城市景觀傳播的影像文本分析
(1)城市形象宣傳片中的符號解讀
城市形象宣傳片的主要功能是凝練城市的人文、準確表達城市的差異化、形成對城市理念的訴求。近幾年,表現鄭州城市形象宣傳片有很多部,例如:《天地之中》、鄭州綠博園宣傳片、鄭州軌道交通宣傳片等等。這些宣傳片通過收集和拍攝繁多的鄭州景觀符號,通過挑選,選擇符合短篇內容的符號,在經過鏡頭的編輯和剪接將這些符號按照一定的主題順序串聯起來,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宣傳片。在這裡,二七紀念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河南博物館、綠博園、中原福塔等無數符號匯聚在一起,共同組成了宣傳鄭州景觀的符號系統。宣傳片通過展現這些符號系統,受眾通過觀看這些符號系統,形成對鄭州景觀和鄭州總體形象的理解:華夏古都、天然之城、大氣包容、厚重古樸、古今交融等等,這些理解經過不斷的深化和強化,就形成了大眾對鄭州總體的印象。
(2)紀錄片中的符號解讀
紀錄片這一概念源於法語,意為具有文獻資料性質的影片。鄭州在記錄片方面的表現可謂是非常豐富:《正氣貫古今》、《鄭州印記》、《築夢長空》、《河之南》、《大美河南》《文化中國之鄭州商城》、《找樂之鄭州》等等。紀錄片《正氣貫古今》選取的10個廉政歷史人物都與鄭州密切關聯,為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更加有效地運用歷史智慧推進反腐倡廉建設提供借鑑。演繹了發人深省的思想,通過鏡頭宣傳、介紹鄭州,製作精良,大氣恢弘,文化景觀樓觀臺作為一個重要符號,貫穿在影像文本當中。《鄭州印記》以紀錄片的形式從異鄉人的視角,來審視一座城市,著重關注鄭州的當下,從細枝末節處品味城市的味道,並在景觀的介紹中,傳達鄭州這座城市的形象變遷。
(3)影視劇中的符號解讀
影視劇,在表現故事情節的同時也對事件的發生地進行了體現,潛在的建築景觀也隨之出現在影像中。影視劇中,由於事件、人物都是虛構的,因此事件的發生地也或多或少了增添了一些虛構的成分。受眾在觀看影視劇的時候,對於影像中的視覺符號的解讀不但要加入自己的主觀判斷,同時還要考慮到文學作品中的發生背景與發生地的風俗習慣等等。這樣的解碼過程勢必會產生更多的噪音,影響城市景觀的傳播效果。目前大家熟悉的反映鄭州景觀的電影有:《給你一千萬》、《相愛》、《潘多拉的寶劍》、《誰HOLD住誰》、《好好的活著》、《生命無價》、《豫菜皇后》。電視劇方面:《榮譽》、《特警110》以鄭州市的大案為故事原型的電視劇;展現兒童生活的《快樂星球》系列以及愛情喜劇《一見不鍾情》。微電影方面:《愛上鄭州》系列、《蘋果樹下的男孩》、《安靜的夏天》、《打擊者》、《就要愛》。在這些影視作品中有九十年代的鄭州,國棉廠還能聽到轟鳴的機器聲;也有新時代蓬勃發展的鄭州,宏大的國際會展中心矗立在CBD的核心,代表鄭州的新形象迎接著來自八方的友人。通過影像的交錯縱橫,用視覺的語言不露痕跡的表現出鄭州的高速發展,勾勒出鄭州國際化大都市的文化符號形象。
三、影像文本在傳播鄭州城市景觀中存在的問題
如今處在一個「讀圖時代」,視覺語言和影像文本成為了主導性的傳播媒介,增加了信息傳播的便捷和直觀性,影像文本不知不覺中正在改變受眾對事物的認知,或是篡改被傳播的信息的最初意義。因此,任何影像文本的傳播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關於鄭州城市景觀的影像傳播,通過對九十年代初至今的關於鄭州的(以鄭州城市符號為背景或者在鄭州取景)影視作品的梳理,總的來說在城市景觀傳播的數量上存在很大的缺失,沒有足夠數量的影像來展現現代鄭州的魅力, 這嚴重影響了鄭州城市形象的傳播和城市品牌的建立。
如今鄭州集旅遊、古蹟、歷史文化、國際化發展等特點於一身,其自身的發展和定位必定是多方面的,在選取景觀時往往個性不突出,商代城牆的複製性很容易與古都城市北京、南京相混淆,國際會展中心的現代、快速與創新又不具有鮮明的個性,因此依據城市定位合理選取標誌性、個性鮮明的景觀至關重要。這種景觀共性泛濫的現象,不僅沒有體現出城市的核心競爭力,而且還磨滅了城市獨特的個性和特點,沒有把城市的獨特魅力彰顯出來。
四、鄭州城市景觀影像傳播的途徑與策略
在鄭州城市景觀的傳播中,傳播主體是信息的提供者,主要包括政府組織、媒體和企業等。政府組織是成都城市形象傳播的主導力量,提供的信息是真實、準確、官方的信息。媒體作為另一個傳播的主體,具有專業性、集體性和影響力大等特徵。媒體作為把關人對傳播信息進行過濾,同時通過議程設置引導受眾的注意力和社會輿論。在河南廣播電視臺所製作的節目中,例如:《梨園春》、《武林風》等在節目內容的選擇上立足本地,傳播影響力廣泛的武術與豫劇就將景觀與歷史很好地融合,不僅刺激了旅遊消費,也使景觀形象深入人心。企業是城市發展動力的不竭源泉,企業命運與城市和整個社會的發展應該緊密相連。企業也具有傳播者的特徵,例如: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經過多年打造,以文化消費吸引大眾,並在景觀方面大力傳播,對與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城市競爭力的提高都有積極作用。另外,市民本身作為城市的主體,也擔負起宣傳城市形象的責任。
除了傳播主體之外,傳播受眾也格外重要。受眾一部分是是長期居住並生活在鄭州城市空間範圍內信息的參與者,具有較高的參與度。另一部分是區域外的對鄭州城市形象和景觀形象的信息接受者,既有國內,也有國外的受眾。從傳播受眾的角度來看,城市內外的受眾對於鄭州城市景觀的信息接受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等等因素,對於城市形象的傳播效果一定存在很大的差別,對於同樣信息的解碼必然是不同的。所以,要跟蹤尋訪、調查訪談,及時找出受眾的需求點和影像的確實點,進行補足和完善。
針對傳播主體和傳播受眾的特徵,各種媒體擴大宣傳,把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媒體、掌上媒體、數字互動媒體、戶外媒體等新媒體有效組合起來,實現各個媒體之間的優勢互補。同時拓寬傳播渠道:鄭州高校聚集,應主動利用學者資源,積極籌辦國際性學術研討論壇,邀請世界各方人士與會。在學術話題探討的同時傳播鄭州深厚的文化底蘊,進而在高層人士中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政府可利用新聞發布會、城市議題聽證會、城市外事活動等大量活動,對鄭州城市景觀進行傳播。
當前,傳播內容上重在挖掘現代時尚與歷史積澱交叉下鄭州的特色和品牌。透過影像中文化景觀的展示,探索鄭州這所城市的世界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在傳統景觀方面:鐘鼓樓、商代城牆、鐵塔、少林寺、白馬寺、龍門石窟、黃帝陵、龍亭、包公祠等等。除此之外,還有依託歷史典故新建的現代景觀:清明上河園、河南博物院、黃帝故裡、禪宗大典、黃河遊覽區等。將傳播內容傳到給受眾,獲得受眾的反映。
鄭州在城市景觀形象和軟實力打造過程中,政府往往處於主導地位,能保持打造品牌的統一性、有序性。但不應當把政府主導變成政府包辦。要更廣泛地集中民智,充分發揮民間力量,廣泛地徵集、討論、辯駁都會增加對城市形象的認識和認同。公關活動以政府為主導,引導活動走向,是城市形象傳播的有效載體,其民眾性、參與性、開放性等原則為城市品牌的大眾化奠定了基礎。例如:鄭州本土電影展映活動,以「老家河南」為主題,展映反映鄭州內容的電影以及在鄭州註冊的民營影視公司拍攝的電影,每年舉辦一次。不僅繁榮了影像創作,而且通過舉辦展映的形式建立最權威的「鄭州影像資源庫」。
城市的發展與變遷是日新月異,不斷有新的東西產生,也不斷有很多東西消逝。如今的鄭州作為現代的大都市,它應該表達出它所具有的多樣性。國際大都市建設背景之下,鄭州是不缺歷史景觀和文化故事的,關鍵是需要把這些厚重的景觀和動人的故事用影像的方式呈現出來。以鄭州歷史傳統、文化傳承和現代主義等人文要素主導城市形象的構成和傳播。在景觀中所蘊含的文化作為城市的靈魂和軟實力,傳播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影像通過對文化景觀的傳播給大眾構建著城市的形象。影像、城市和大眾因文化景觀而連在一起。影像傳播是連接城市客體、城市管理者以及所有社會成員的重要橋梁,只有運用好影像傳播手段,才能使一個城市形象和城市品牌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形式擴散到廣泛的社會人群之中。由此,對影視文本中城市景觀符號的影像傳播與策略路徑的研究就更具有現實和深遠意義。(馮美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傳媒學院)
來源: 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