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發展規劃(窮不足懼昭通築夢區域中心城市)
2023-06-27 11:28:27 1
農博會上的昭通小草壩天麻 記者 趙崗 攝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渝西鋒光
最近有自媒體網文「大言不慚」,稱昭通是「雲南最窮的一座城市」。還認為昭通「人均GDP只有1.6萬元」,地理位置、工業發展、交通等方面都不行。
「昭通窮」?如果單純看數字,可能會有這樣的「數字概念」;但是,如果要說「昭通不行」,恐怕就有點片面偏激。
2018年昭通GDP為889.5億元,排名全省第七位;但是同比增速達6.86%,超過排名靠前的曲靖、大理、玉溪等地。由此可見所謂的「昭通最窮」,並不是GDP總量上的「個頭最小」,而是由於有了550萬的人口總數為分母,計算下來的人均GDP較低。但是必須看到的是,這個「人均GDP最低」並非絕對壞事,在其背後是人口全省排名第三的基本市情,龐大的「人口福利」對未來經濟持續增長,埋下了意義非凡的深厚伏筆。
位於雲南東北部的地理位置,在常人看來這是昭通的「偏僻之處」。然而,只要「跳出昭通看昭通」,就會發現這裡為昭通隱藏著重要的區域城市發展機遇。昭通位於川滇黔3個省份交界處,是區域融合發展的重要結合部位。如今,國家大力推進西部大開發,強調西部省份著力建設城市群產業經濟,此背景下在川滇黔交界地帶,出現一個或數個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勢在必然。
縱觀昭通周邊,無論四川、還是貴州目前均沒有較大城市足以支撐區域中心,這給了昭通絕佳機會。昭通距離成都、昆明、貴陽分別520公裡、400公裡和300公裡,眼下看似「地理位置偏僻」,殊不知卻為未來的區域城市崛起劃出了縱深腹地。
昭通煤炭儲量160多億噸、在雲南地市州排名第一,但由於產能調控等因素,當地的煤炭工業並非如想像中那般轟轟烈烈。可也決不能以「近視眼」方式由此判定「昭通工業發展不行」。任何地方發展工業,既要看基礎設施條件,還要看產業鏈條配套;尤其是與產品市場的關聯度,既要能夠生產出產品,還要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對於昭通來說,還有一條重要的參照,就是如何走節約資源型的轉型發展道路,避免大開發、大破壞,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60億噸煤炭沒開採,埋在地下的跑不了;作為中國南方第二大褐煤田和雲南有色金屬三大基地之一,豐富資源將是昭通體現「後發優勢」的重要「乾貨」。
將於2019年底通車的成貴高鐵,打破昭通不通高鐵歷史;渝昆高鐵建成通車後,將在昭通形成區域高鐵樞紐。隨著高鐵、高速公路和周邊通用機場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昭通境內的眾多旅遊資源將得以充分開發運用。
中國黑頸鶴保護區,瀑布、峽谷、溶洞等獨具滇東北人文特色的景點景區,必將為昭通匯集起龐大的客流人氣。屆時,昭通定位於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帶區域中心城市初見雛形,產業經濟輻射周邊方圓數千平方公裡區域;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相互內外互通,有著區位、資源、交通等優勢的昭通,或將是西部內陸開放重鎮;在遊客源源不斷走進來的同時,蘋果、土豆、中藥材等昭通生態農副產品借勢「走出去」……改革開放大潮浪起雲湧,區域經濟發展瞬息萬變,昭通即將如此蝶變,誰還好意思固守老舊眼光嫌棄其「窮」?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