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電影的bgm特別好聽(最震撼的電影BGM合集)
2023-06-27 22:51:41 1
今年的北京電影節有一部對我而言十分特殊的影片——《漢斯·季默:布拉格現場》,分別在11、19和22號有三場展映。
當然,早已是一票難求。不用說,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樣,把漢斯·季默視為當代最重要的配樂大師之一。
他創作的那些旋律,不知道曾讓我多少次耳膜高潮。
《漢斯·季默:布拉格現場》是一部漢斯·季默的音樂會紀錄片,一共收錄了2016年5月7日他在布拉格演出的15首歌曲,算是回顧了季默大神近30年來的電影配樂生涯。
音樂會上的季默在舞臺的正中央,彈奏一臺小小的鋼琴,鋼琴上放著酒。
他全情投入,與樂隊一起演奏著一首首經典的、熟悉的樂曲,把觀眾再次帶入那些熟悉的電影。
季默生於德國,3歲學習鋼琴,6歲立志成為作曲家,並未接受正規音樂教育,從混音師開始,到為廣告作曲,再到後來遇到斯坦利·梅爾斯,開始他的電影配樂生涯。
1989年因《雨人》第一次提名奧斯卡,1995年因《獅子王》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此後一發不可收拾,給影迷和樂迷們創作了難以計數的經典旋律。
下面,請各位與我一起,通過漢斯·季默的那些經典配樂,回望他的創作生涯。
1984年的《成功是最好的報復》應該是漢斯·季默的初次觸電,早期的作品都是他與斯坦利·梅爾斯合作的成果。
1988年為《雨人》配樂,《雨人》是他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配樂,也是他第一次入圍奧斯卡的作品。
這首曲子想必很多人都很熟悉,只是可能已經忘了出處。
Leaving Wallbrook
1989年《為黛西小姐開車》,《布拉格現場》音樂會開場就是這首《Driving》。第二年,季默憑藉此片獲得格萊美最佳電影專輯獎的提名。
歡快的節奏,愜意而舒服,心情就像是真的在為一位漂亮的小姐在鄉間開車一樣。
Driving
1989年,季默第一次為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電影《黑雨》配樂,展現了充滿能量與爆發力的電子樂風格,也開始了與斯科特兄弟的長期合作。
1990年,為託尼·斯科特執導、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動作電影《霹靂男兒》配樂。
同年,他還用溫馨優美抒情的旋律創作了《綠卡》的配樂。
1991年《末路狂花》,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聽到這首曲子,是不是能想起西部的碧空、白雲和黃沙?戈壁中的巖石和孤獨的仙人掌,綠色的敞篷車呼嘯而過,最後飛向懸崖。
Going To Mexico
1994年《獅子王》,從此此後,季默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可是暫時只有這麼一部獲獎。此次配樂還獲得了金球獎和葛萊美獎,原聲大碟的銷量超過千萬。
之後,季默還為《獅子王》同名百老匯歌舞劇創作配樂,並於1998年獲得託尼獎最佳音樂劇獎。
我還記得小時候看這部電影的情形,也記得買了原聲磁帶之後聽了一遍又一遍,以至於現在《Hakuna Matata》也是張口既來。雖然這首歌不是季默的作品,但是音樂會裡還是重溫了這首歌。
順便一提,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是《獅子王》的《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由Elton John和Tim Rice創作。
電影以及配樂都是童年經典。
This Land
從1995年開始,季默轉至商業大片領域,在動作片中運用大量電子樂器以取代傳統的管弦樂。
在《紅潮風暴》中,他將電子音、人聲、管弦器樂,融合成豪情凜然的壯闊樂章。
1996年《斷箭》,吳宇森與約翰·特拉沃爾塔合作的動作電影,現在來看電影可能有些過時,可是配樂依然震撼。
1996年《勇闖奪命島》。這部電影裡的配樂簡直太經典了,是季默標誌性的音樂。
氣勢恢宏、大氣磅礴,以至於後來的許多影視作品、綜藝節目都能聽到這首曲子,而且,大多數情況下,是被盜用的。
Rock House Jail
1998年《埃及王子》, Mariah Carey和WhitneyHouston的一首《When You Believe》不知道打動了多少人。
When You Believe
1998年《細細的紅線》,仿佛看見無情的戰場上那個溫柔地看著這所有殘酷的戰士。
2000年《角鬥士》,季默獲得了一項奧斯卡獎和一項葛萊美獎提名以及一座金球獎,也讓《角鬥士》成為史上暢銷的電影原聲大碟之一。
在麗莎 傑拉德的吟唱下,仿佛看見月亮下那條閃閃發光的水渠,寂靜的街燈下無人路過,月色像是仁慈的女神撫摸著為她出徵的戰士。龐貝廢墟上冉冉升起的紅日,發散萬丈光芒,勇士們接受著日光的洗禮。
Now We Are Free
2000年與吳宇森再次合作,完成了《碟中諜2》的配樂。
2001年《珍珠港》,獲得了該年度金球獎最佳配樂提名。
《珍珠港》的配樂以古典浪漫氣質為核心,從柔情似水的鋼琴音調裡緩緩的帶出悲壯悠揚的古典弦樂。隨著音樂的起伏,仿佛看見,夕陽下的天空中,飛行員駕駛著飛機翱翔在這黃昏的天空,願他能平安歸來。
Tennessee
2001年《黑鷹墜落》,又是與雷德利·斯科特的合作,用屬於非洲部落的原始詠唱和電子音樂的節奏為戰爭電影譜寫樂曲。
在還沒有完全散去的清晨的霧氣裡,索馬利亞人匍匐在地完成了禱告,隨即撿起了地上的AK47,向未知的一天走去。
Hunger
2002年《小馬王》,獲年度金球獎提名的作品,除配樂外,季默與布萊恩·亞當斯還合作寫了四首歌,《Here I Am》獲得奧斯卡提名。
Here I Am
2003年《最後的武士》,該片是季默配樂生涯的第100部電影配樂作品,為他贏得了又一座金球獎配樂提名。
Red Warrior
2004年《亞瑟王》,仿佛看見古老的不列顛大陸上,空曠的山谷,藍天碧野,山林夢境,玄妙而空靈。
Tell Me Now
2005年《蝙蝠俠:俠影之謎》,漢斯·季默搭檔詹姆斯·紐頓·霍華德第一次為諾蘭的電影創作配樂,開啟了新版蝙蝠俠的暗黑風格,確定了整個系列的配樂基調。漢斯·季默在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均擔任配樂。這個系列的配樂也是無數影迷的至愛。
Molossus
2006年《達·文西密碼》,以及之後的《天使與魔鬼》及《但丁密碼》,都是季默一手打造的宗教神秘驚悚氛圍。
Chevaliers de Sangreal
2006年《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漢斯·季默創作了「加勒比海盜系列」第2、3、4部的配樂,第一部和第五部不是他,不要弄錯了哦。
Davy Jones
2007年《加勒比海盜3:世界的盡頭》,這首曲子讓人感受到醉醺醺的傑克船長對大海的嚮往,以及揚帆起航的堅定決心。
Drink Up Me Hearties
2008年《功夫熊貓》,濃鬱的中國風也不在話下,通過典型樂器來展現中國風,老外似乎早已駕輕就熟。
Hero
2008年《蝙蝠俠:黑暗騎士》,非常帶感,開車的時候最好別聽,會越開越快,好像自己要去拯救世界一樣。
Like A Dog Chasing Cars
2009年《大偵探福爾摩斯》,又一首經典旋律,混淆了工業味道與詭譎風情的曲子。
將簡單的旋律多次重複,使原本陰暗緊張的曲風,變得布滿懸疑和神秘的同時,又帶出俏皮味。
Discombobulate
2010年《盜夢空間》,使用浩大的銅管特質和綿密緊湊的電音,仿佛真的可以觸碰夢境,讓季默再次獲得格萊美最佳電影配樂提名。
Time
2011年《蘭戈》,配樂既有英雄上沙場的磅礴感,又有莫名的幽默趣味。致敬了古典交響樂。
Rango Suite
2011年《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西班牙風。
End Credits
2011年《功夫熊貓2》,乒桌球乓、鍋碗瓢盆、喜氣洋洋,有多少人當年聽這首曲子聽到銀幕黑屏?
Dumpling Warrior Remix
2012年《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諾蘭的「蝙蝠俠系列」完結。
Why Do We Fall?
2013年《超人:鋼鐵之軀》,在堪薩斯州希望的田野上。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en You Are Not Saving the World?
2014年《星際穿越》,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對於宇宙來說,人的渺小,有些哀傷。
Cornfield Chase
2015年《小王子》,這樣可愛的曲風也是信手拈來,俏皮又溫暖。
Turnaround
2016年《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神奇女俠自帶BGM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最近兩年的經典作品。
Is She With You?
2017年《敦刻爾克》,「加勒比海盜」沒時間寫曲子了,因為在幫諾蘭配樂啊。
The Mole
2017年《銀翼殺手2049》,一度突如其來的轟鳴與交錯使人窒息,極強的帶入感帶來緊繃的思考。
2049
上面這些曲子聽一遍,是不是會發現有很多想不起來的電影,好像突然又有了畫面感?甚至又開始想起劇情來。還有許多曲子原來只是耳熟,現在終於知道出處了吧。
漢斯·季默是一位多產的電影配樂家,擅長電子合成器和傳統器樂的結合。特別是在動作電影配樂方面,漢斯·季默揉合了電子樂的炫麗緊湊和交響樂的磅礴氣魄,是典型好萊塢英雄主義動作電影的「標準配備」。
漢斯·季默的音樂不僅跨界廣,而且產量高。
他的靈感仿佛奔湧的泉水一樣永不枯竭,帶給眾多影迷、樂迷無限的美好回憶,也勢必會創造更多新的經典。
按照慣例,歌單留給你們,戳連結獲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