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斷定是不是真玉(幫我看看這是玉嗎)
2023-05-29 10:40:59 1
小編:潘鑫
"麻煩你幫我看看這是玉嗎?是真的玉嗎?"
這就是鑑定工作者和資深收藏者最容易被身邊親戚朋友問到的問題,每次被問到,都不知道應該如何作答,頂著一副哭笑不得卻又無從說起的面孔,大費周章地講解一番。這個問題如此熱門,主要原因還是目前國內消費者對"玉"總是有一種執念,覺得是"玉"就是值錢的,是"玉"就意味著是真的好東西。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問題一、到底啥是玉?
1.廣義上的玉那可海了去了!古人云:「石之美者即為玉。」意思就是,只要是美觀的石頭,都可以稱作玉,可到底要美觀到什麼程度呢?
辭海上講:玉是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的石製品。也就是說,玉需要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質地細膩,表面有光澤,足夠堅硬可以被加工、雕刻,用於佩戴。
從廣義上來說,甭管值不值錢、什麼品種,只要美觀、細膩就可以稱為玉石,它不僅包括和田玉、翡翠,而且包括玉髓、瑪瑙、岫巖玉、南陽玉、綠松石、青金石等其它傳統玉石。這些玉石價格千差萬別,有的種類非常便宜,可見並非"是玉就貴"、"是玉就好"。
2.狹義上講,玉指的是和田玉和翡翠。翡翠是以硬玉或鈉質輝石礦物為主的玉石,而和田玉(又稱軟玉)是以透閃石為主的玉石。由於翡翠的名稱不沾「玉」字,和田玉自然成為了玉的代名詞。
所以,下次提問,你應該問的問題是:這是哪一種玉?
問題二、啥是真玉?
老百姓口中的"真玉",應該就是想知道這件首飾是否是天然的,是否經過人工優化處理,或者是否是用其它材質冒充。在寶石學上來說,這兩種分別稱為優化處理品和仿製品。
1.優化處理品
優化處理是指除切磨和拋光以外,用於改善珠寶玉石的顏色、淨度、透明度、光澤或特殊光學效應等外觀,提高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分為優化和處理兩類。在日常檢測時,很多消費者不能理解二者的區別,經常產生誤解或理解成假貨。
優化: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能使珠寶玉石潛在的美顯現出來的優化處理方法。國家標準中規定,優化品可以直接使用珠寶玉石的名稱,可在相關質量文件中附註說明具體優化方法。例如:瑪瑙的染色因其染色後性質穩定,不易褪色,屬於優化,證書中不用特別說明,定名時可以只寫瑪瑙。翡翠、和田玉的浸蠟,目的是為了改善外觀,也屬於優化。
處理:是指還不能被人們廣泛接受的處理手段,會大大影響寶石的價值,且容易被當成矇騙消費者以次充好的手段。比如漂白充填翡翠和染色翡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B貨、B+C貨)。在正規的鑑定證書中,這類首飾的名稱面後會加括號註明處理方法。
日常檢測中經常出現的經過處理的寶玉石:石英巖的充填染色處理、翡翠的漂白充填染色、和田玉多見的是染色處理冒充皮色。
2.仿製品
玉石的仿製品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玉石有不同的仿製品,鑑別方法也不一樣。簡單來說,仿翡翠的通常有馬來玉、東陵玉、翡翠做處理的八三料;仿和田玉的通常有阿富汗玉、漢白玉(實際是大理巖)、蛇紋石玉(即岫玉)等不勝枚舉。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索要權威機構的證書,並檢驗證書真假,需要時可以及時復檢。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