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吳用等人劫取生辰綱具體步驟(吳用投機取巧向晁蓋邀功)
2023-05-29 12:19:08
二百五劉唐為了一為了出心中惡氣,二為了在新拜的大哥晁蓋面前表現一把,因此私自做主,自作聰明的去追討晁蓋奉送給雷橫的十兩銀子,並認為自己愚蠢至極的舉動,是」一舉兩得「的妙計。
當劉唐拎著大砍刀追上雷橫,氣勢洶洶的為了十兩銀子準備和雷隊長拼命,居然把雷橫給氣樂了,因為從警這麼多年,頭回見著這麼二百五的貨色。
首先藉助刑警隊長身份,卡脖子揩油是雷橫賺外快斂財的必要手段,也是他大半個飯碗,別人主動行賄都未必有門路,今兒到新鮮,居然還有敢來主動跟他要錢的。
其次雷橫對劉唐的舉動也頗為不解,心裡十分不解:晁蓋這麼精明敞亮的人,怎麼能有這種蠢貨外甥?這哪兒是幫他要銀子,這簡直是上天派到人間來禍害晁蓋的,照這麼糟蹋,晁蓋苦心經營積累的人脈關係,用不了幾天就能被這個不知道哪兒來的所謂外甥攪合的烏煙瘴氣。
雷橫有點懵,等反應過來被劉唐氣的有些哭笑不得,心想你一個社會流氓居然敢追拎著砍刀追著三十多個警察捕快要錢,奇聞吶!這簡直是對我們警察行業的最大侮辱,所以從身邊隨員手中搶過一把樸刀就和劉唐開戰。
當雷橫和劉唐打鬥到五十多個回合,雷橫的手下們一看老大佔不著便宜,準備一起群毆劉唐的關鍵節骨眼,突然從旁邊躥出來個勸架的閒人,如原文描述:之間側首籬門開處,一個人擎兩條銅鏈叫道:「你們兩個好漢且不要鬥,我看了多時,權且歇一歇,我有話說。」
至此,水滸傳全書首席智囊,未來的梁山集團二號實權人物,智多星吳用,拎著兩條銅鏈子粉末登場。
其實對於這場鬥毆,吳用早已發現,在自家籬笆牆裡偷聽了整個全過程,只是時機並不成熟,所以吳用並沒有過早出面,而是在劉唐即將被刑警隊全體隊員群毆時,才出面進行幹預,通過他與雷橫的對話,也不難看出他們早就是老相識,並且吳用和晁蓋的關係也是非同尋常。
吳用的出場時間其實很有玄機,有點兒意思,早就在籬笆牆內聽到動靜的他為什麼不在鬥毆即將開始時就出面幹預?而是在劉唐險些被群毆甚至可能被打死的情況下才阻攔?
第二,明辨身份,確定立場
站隊與立場,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潛移默化的生存法則,也是一種必要生存手段。吳用與晁蓋的關係非同尋常,是一種從屬關係,吳用日常生活中的身份是一個失意的窮秀才,民辦小學老師,靠辦私塾教學生賺取微薄收入,他的另一個隱匿身份,則是晁蓋黑社會團夥的狗頭軍師,智囊,是大哥晁蓋的第一副手。在自家院子裡看到老熟人鄆城縣公安局刑警隊隊長雷橫在與一個陌生人鬥毆,當他聽說眼前要與雷橫因為十兩銀子拼命的醜鬼,自稱是晁蓋外甥時,他本能的選擇站在劉唐這一邊,因為救下劉唐就等於幫了自己老大晁蓋的忙,我在關鍵時刻救了你的外甥,救了你親戚,你當大哥的是不是得表示表示?給我這個兄弟意思意思?
第二,摸清原委,靜觀其變
原文中這樣描寫吳用的心理活動:「晁蓋與我都是自幼相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不曾見有這個外甥。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蹊蹺。」
這段吳用的內心獨白至少能說明一點問題—他對晁蓋並不夠完全信任,作為晁蓋黑社會團夥內部成員,吳用與晁蓋有著共同利益目標,如原文所述「晁蓋與我幼相交,但有些事,便和我相議計較」,吳用是在晁蓋團夥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智囊角色,每次行動都必然有吳用參與謀劃。吳用對晁蓋的底細也可以說是一清二楚,但突然間冒出個自稱晁蓋外甥的愣頭青劉唐,追著刑警隊長雷橫要銀子拼命,動靜鬧的如此之大,身為晁蓋團夥的二號人物竟然一無所知,直接導致吳用生疑,嚴重懷疑晁蓋背後有什麼事情瞞著他,所以吳用決定先不出面,在暗中繼續觀察劉唐與雷橫之間的這場鬧劇,意圖摸清其中原委,再看看這個劉唐到底是個什麼人物摸摸底再做打算。
第三,等待最佳時機,爭取利益最大化
只有在關鍵時刻出手,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分量與功勞,救的早不如救的巧,如果吳用在劉唐追上雷橫那一瞬間就蹦出來制止糾紛,把本是一場劇烈的鬥毆衝突扼殺在萌芽中,及時化解,那吳用的功勞在哪裡?頂多也就算是勸開了一場不必要的鬥毆,從晁蓋那兒講這是小弟吳用的應盡義務,並且根本意識不到事態的嚴重性,也就談不到有什麼功勞,或者大大的淡化削弱了吳用的功勞。所以吳用的意圖是把羊養肥了再宰,我得讓你晁蓋看看我吳用的本事和能力,預測麻煩,避開麻煩,你看不出來,也不會領我的情,那就等麻煩鑄就,等事態嚴重惡化,我挺身解決麻煩,你才能看到我的本事,才會覺得我很牛逼。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這種私心的所謂「聰明人」相當之多,出於這種私心導致事態擴大化,複雜化,搞砸的案例也很多,但我相信依舊有真正的慧眼識人的老闆或領導能夠看出,到底誰是忠心辦事,誰在借題發揮。
所以吳用的出場時機拿捏的十分到位,時刻掌控現場節奏。
直到最後晁蓋趕來,擺平了這場衝突,按住了劉唐,勸走了雷橫,這齣鬧劇才得以結束,但是智多星吳用並沒有收場,這次由劉唐引發的荒唐鬧劇反倒成為了他邀功爭寵的道具。
一起看吳用是如何借題發揮賣弄人情的。
在雷橫帶人走後,吳用開始對晁蓋朗朗的吹開牛逼:「不是保正自來,幾乎做出一場大事。這個令甥端的非凡,是好武藝。小生在籬笆裡看了。這個有名慣使樸刀的雷都頭,也敵不過,之辦的架隔遮攔。若再鬥幾合,雷橫必然有失性命,因此小人慌忙出來間隔了。」
吳用先是把晁蓋對本次事件的功勞放在第一位,先拍了一個不大不小恰到好處的馬屁:「大哥,要不是您親自來,這事兒就鬧大了。」(不是保正自來,幾乎做出一場大事)「言外之意就是還是晁哥你面子大。
拍完晁蓋以後,緊接著拍劉唐:「你這個外甥真牛逼,絕對不是普通人,武藝非凡,我在籬笆牆裡看見雷隊長都打不過他,在你外甥面前只有挨打的份兒,要是在打一會兒,雷隊長就得被你外甥當場打死,所以我趕緊出面制止。
與其說吳用是在拍劉唐,到不如說藉助劉唐的強悍來襯託自己在本事件中的重要性,劉唐聽了吳用這麼說當然十分高興,因為他本身追要銀子就是為了討好晁蓋,在自己的新老闆面前好好表現一把,證明自己的實力,儘管銀子沒要來,但吳用能在晁蓋面前如此誇獎他,讓劉唐也是心滿意足,但劉唐這個二百五根本聽不出吳用的真實用意:「晁蓋,要不是我及時出面阻攔幹預,你這個傻逼外甥就得把刑警隊雷橫活活砍死,到那時候你晁蓋再牛逼也白扯,你就得作為本次惡性襲警事件的主謀同案犯被判刑,槍斃!我救了你一條命,怎麼報答我你心裡應該有數。」
但事實上呢?劉唐遠沒吳用說的這麼牛,最多也就和雷橫打個平手而已,而且雷橫手下還有二三十個警員,正準備群毆劉唐,所以要死也是劉唐被打死。因此事件的真實性根本不像吳用所說,但雷橫已走,事情已經沒法核對,也沒必要核對,晁蓋也只能稀裡糊塗的接受了吳用這份實則並不存在的假人情,劉唐也很享受吳用的吹捧,急於在晁蓋面前表現,因而也不會揭穿自己險些被雷橫等人群毆致死的真相。
比趙本山都會忽悠的吳用,在這場鬧劇中則成了最大的贏家,達到了一石二鳥的效果。
關於吳用其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還特意為他作了一首很有趣的詩
文才不下武功高,銅鏈猶能勸樸刀
只愛雄談皆義士,豈甘枯坐伴兒曹
放他眾鳥籠中出,許爾群蛙野外跳
自是先生多好動,學生歡喜主人焦
這首詩生動形象的描繪了吳用的日常生活狀態,通俗點講就是身為鄉村私塾教師的吳用,十分不務正業,收了學生家長們的學費,卻不安心教書育人,有事兒沒事兒就給學生們放假,然後去辦自己的私事,屬於只騙錢不幹事兒的教育界二混子,他把大把時間投入在與晁蓋等人共同經營的的黑社會事業上,但又不敢明目張胆,所以不得已找了一個教師身份作為掩護,順便賺點餬口錢。
總的來講,吳用算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自負飽讀詩書,號稱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卻依然窩在農村鬱郁不得志。不甘心安於現狀的吳用,生了個鄉村教師的命,卻長了顆混社會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