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值得看的十部電影(女性題材電影創作實現多路徑突破)
2023-06-14 08:45:01 2
最近,《媽媽!》《世間有她》兩部院線新片都將視點集中於女性題材,從疾病、疫情的角度書寫女性的生命經驗。今年還有《出拳吧,媽媽》《「煉」愛》這兩部院線新片也是將視角放置於女性這一主體。
從近年國內外影視創作的趨勢來看,女性題材已經成了一個大熱門。2020年暑期大熱的國產劇集《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掀起了關於不同年齡的女性情感和生活的討論,今年8月《歡樂頌3》和《二十不惑2》上線,接續了女性題材影視劇的創作。近年國外女性題材劇集《致命女人》《我的天才女友》以及續集也都持續保持著收看熱潮。
可見,在影視界,最近幾年女性創作力量逐漸崛起,女性題材的影視創作也越來越多,也在表達上一步步尋求突破。
女性題材電影的創作潮流背景下有觀眾群的支持。根據貓眼研究院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9月15日,愛情、家庭這兩個類別的院線電影,女性觀眾明顯多於男性觀眾,愛情片男女比例46:54,家庭片男女比例為44:56。以下提到的女性題材影片全部涉及到這兩個類別,這兩類影片中女性觀眾更多,創作上也順應了這一趨勢,因為女性觀眾在觀影時自然會對涉及到自身性別身份的影片多加關注。
愛情、家庭兩類影片中,20-24歲的女性觀眾最多,這類年輕女性觀眾,婚戀觀、價值觀都更新、更現代。下列所有的影片都在尋求對女性形象的新突破,希望塑造更有自主、更獨立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新突破
《世間有她》和《出拳吧,媽媽!》屬於比較常規的女性題材電影。
《世間有她》將視野投向經常被影視所書寫的幾對關係——婆媳、情侶、夫妻在疫情下經歷的變故,對這幾組關係的刻畫也是一種很傳統的方式,例如疼愛兒子的婆婆和媳婦,富家女與窮小子的愛情。《出拳吧,媽媽》則是講述一位拳擊手媽媽為了兒子故意打輸比賽,犧牲自己以求和兒子重建關係,是一位非常傳統的母親形象。
但這兩部影片有益的探索是在傳統女性形象下補全女性的背景故事,描繪女性身處的社會關係時將她們的聲音放大。
《世間有她》中讓人深刻的一個角色是武漢故事部分的「惡婆婆」,她只在乎兒子、孫子,不關心媳婦的健康,對媳婦的好意視而不見。到最後導演交代出這位「惡婆婆」疼愛兒孫以至不顧他人和自身背後的原因,是喪夫、獨居的孤獨讓她患上了抑鬱症,她通過親力親為照顧家人的方式來逃避自身的疾病,而媳婦是位獨立女性,很少需要她的幫助。
《世間有她》看似是繼續書寫女性「刻板印象」,實則是打破「刻板印象」的一種努力,講述傳統女性形象背後的故事,是告訴觀眾:女性不是無意識地接受傳統社會角色的安排,而是有自我意識地選擇成為某種角色,比如選擇成為愛奉獻的媽媽,因為這樣讓自己開心。
《出拳吧,媽媽》講述拳擊手媽媽為了和孩子重建母子關係,主動放棄贏得比賽。另一條並行的線是媽媽個人的成長,相比於她年輕時為了打拳擊不顧一切的人生態度,這次她選擇了理性權衡利弊,為了讓孩子免受傷害暫時放棄名利。《出拳吧,媽媽》結局雖是女性犧牲了自己的事業,但這個結局試圖突破傳統女性角色。有兩處可以說明,一是傳達女性也能成為優秀拳擊手,這並非是適合男性的運動;二是傳達女性可以成為職業女性,但不會因此變得冷漠,也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庭的愛,打破了職業女性和家庭主婦的二元對立關係。
女性題材全新探索
《媽媽!》作為近期院線的口碑之作,在對女性形象、女性之間的關係、女性面臨的困境等多個方面都做出了全新的探索,建立了對女性全新的認知。
楊荔鈉憑藉對女性題材多年的探索,讓《媽媽!》在銀幕上展現了少有的老年知識分子女性形象,知識分子作為底色,85歲的媽媽蔣玉芝和65歲的女兒馮濟真各有自身的性格特點,一個愛喝酒、自由不羈,一個愛整理、謹慎認真。母女兩人所在的沒有父親、沒有後輩的家庭結構也是少見的,母女之間也沒有落入「狼媽」過分束縛女兒或單親母女相依為命的俗套,而是非常獨立的母女關係,更往深追問兩個獨立又相呼關聯的個體之間的信任問題。
後現代女性主義的觀點認為,女人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女性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社會角色,妻子、母親、女兒,但女性首先是自己,再是別的角色。《媽媽!》就挖掘到了這一層,並通過阿茲海默症這一巧妙又關照現實的元素,讓馮濟真褪下女兒、老師、義工的角色,她僅僅作為獨立的主體,去釋放被壓抑的純真,去解決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歷史洪流中留下的心理癥結,而不是被困在女性所歸屬的各種角色之中。
女性「紀錄」新先鋒
《「煉」愛》是今年院線影片中站在女性立場最明確、表達女性觀點最先鋒的一部,而且因為這些觀點都出自現實,更有力度。作為一部紀錄片,《「煉」愛》的目標觀眾範圍更小,無需像劇情片求各類觀眾興趣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在女性觀點表達上有更大的自由度。
這裡提到的女性觀點表達並不是紀錄片導演站出來說話,而是通過觀察這些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對自身的認知,達到表達女性觀點的效果,導演「紀錄」的尺寸拿捏得很好。
《「煉」愛》像一個內窺鏡,照出現實中各類女性的模樣,既有傳統的,又有先鋒的,以及她們這樣選擇的內裡,都一應呈現出來。這部紀錄片由董雪瑩執導,聚焦於5位不同年齡、不同家室、不同社會角色的單身女性,觀察她們的情感生活,追問她們對於戀愛、婚姻、家庭的認知。
這5位女性中,有兩位有意或無意形成了對照。一位是來自山東農村現居北京的紅梅,她是偏傳統那一類,在北京努力提升自己,去相親、參加社交活動,甚至接受老家村裡媒人的相親,渴望找到合適的戀人並結婚。一位是職場精英談婧,在海外大公司闖蕩後,回國創業,頗有成就,對戀愛、婚姻隨緣,後去美國做了凍卵。
兩位女性的選擇迥異,尤其後一位談婧的選擇是先鋒的、現代的,貼合現代社會思潮的,將之放上大銀幕就十分大膽。但導演的拍攝方式並沒有讓兩位女性的迥異選擇形成對立,並支持哪一方,而是力求客觀地將她們的想法展示出來,並寬容地展示每位女性身上的魅力。
以上這女性題材影片的三種創作路徑各有千秋,《世間有她》更為大眾,《媽媽!》用中小成本影片做出探索,《「煉」愛》用記錄的方式走在時代的最前列。
文 |龍增桃
編輯 |李佳蕾
責編 |杜思夢
CONTACT US
聯繫我們
新聞線索 | 214742506(微信)
轉載授權 | 214742506(微信)
商務合作 | 3117342843(微信)
投稿郵箱 | [email protected]
MORE NEWS
© 中國電影報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