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裡的臺詞詩句(關於電視劇如懿傳比較有意思的詩詞文化)
2023-06-14 10:23:20
導語:要論古詩詞之美,看劇學習詩文,反倒比那樣乾巴巴地解讀更有意思了!劇本虛構,人物本無情,而在小說裡面有兩三句話或詩詞歌賦就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若有與詩詞中人物相似經歷的情節,這樣反倒更能吸引人。因為詩歌本身就是言志抒情的,不能離開人物單獨成為一個個體存在,要是能夠結合劇中人物情感變化來分析詩詞的意蘊。通過這樣品讀詩詞,我覺得有一種大國文化的自信感油然而生。 ——寫在前面
關於電視劇《如懿傳》比較有意思的詩詞文化,你知道多少?我們要知道,歷朝歷代,被挑選入宮的那些秀女,通過層層選拔,最終成為皇帝的嬪妃,其實大都是具有極高文化素養的大家閨秀,並不是許多電視情節裡面演的那樣,不是只會宮鬥,要是真的老想著怎麼害別人,這就不是古代許多女人都羨慕的帝都皇城,而是人間囚籠了。
為此,我在看劇的同時,也趁著閒暇之餘,搜尋了30個《如懿傳》裡比較有意思的詩詞文化,以供大家賞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披雲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
節選自《詠凌霄花》宋· 賈昌朝
2、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
節選自《有木詩八首》唐 · 白居易
《詠凌霄花》的原詩如下:
披雲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託,直從平地起千尋。
「披雲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在劇中乃是如懿傳裡乾陵回敬高貴妃之語,雖不知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事,也不做過多的探究,但據此可以知道乾隆帝的文化水平是相當不錯的,哪怕他寫了兩萬多首詩,只有一首入選小學生課本,也不能那樣籠統地說:「都這水平,還敢來賣弄?也得虧他是皇帝,要是老百姓,不得餓死啊。」
某日乾隆畫凌霄花,而高貴妃則評價凌霄花: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有輕賤之意。乾隆反駁高貴妃,力挺凌霄花:披雲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認為凌霄花志向遠大。
而《有木詩八首》詩句原文如下:
有木名弱柳,結根近清池。
風煙借顏色,雨露助華滋。
峨峨白雪花,嫋嫋青絲枝。
漸密陰自庇,轉高梢四垂。
截枝扶為杖,軟弱不自持。
折條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為樹信可玩,論材何所施。
可惜金堤地,栽之徒爾為。
有木名櫻桃,得地早滋茂。
葉密獨承日,花繁偏受露。
迎風闇搖動,引鳥潛來去。
鳥啄子難成,風來枝莫住。
低軟易攀玩,佳人屢回顧。
色求桃李饒,心向松筠妒。
好是映牆花,本非當軒樹。
所以姓蕭人,曾為伐櫻賦。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
謂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顧盼恩,下勤澆溉力。
實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偽何由識。
美人默無言,對之長嘆息。
中含害物意,外矯凌霜色。
仍向枝葉間,潛生刺如棘。
有木名杜梨,陰森覆丘壑。
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盤薄。
狐媚言語巧,鳥妖聲音惡。
憑此為巢穴,往來互棲託。
四傍五六本,葉枝相交錯。
借問因何生,秋風吹子落。
為長社壇下,無人敢芟斫。
幾度野火來,風回燒不著。
有木香苒苒,山頭生一蕟。
主人不知名,移種近軒闥。
愛其有芳味,因以調麴糵。
前後曾飲者,十人無一活。
豈徒悔封植,兼亦誤採掇。
試問識藥人,始知名野葛。
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
何時猛風來,為我連根拔。
有木名水檉,遠望青童童。
根株非勁挺,柯葉多蒙籠。
彩翠色如柏,鱗皴皮似松。
為同松柏類,得列嘉樹中。
枝弱不勝雪,勢高常懼風。
雪壓低還舉,風吹西復東。
柔芳甚楊柳,早落先梧桐。
惟有一堪賞,中心無蠹蟲。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
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託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
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
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匠人愛芳直,裁截為廈屋。
幹細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雖大過,直心終不曲。
縱非梁棟材,猶勝尋常木。
此詩超長,僅作欣賞不評。
3、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這首《麗人賦》,作者沈約,這是作者沈約為悼念亡妻而作。其賦相關的詞句如下: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裡,馳騖王室,遨遊許史。歸而稱曰: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開蓮。陸離羽佩,雜錯花鈿。響羅衣而不進,隱明鐙而未前。中步簷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池翻荷而納影,風動竹而吹衣。薄暮延佇,宵分乃至。出暗入光,含羞隱媚。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妝,去留餘膩。沾粉委露,理鬢清渠。落花入領,微風動裾。
此賦的詞句雖然沒什麼特別的地方,語句清涼如水,卻不失別樣風情,自有風骨凌然之意。詞賦凝練清雅的語言寫出了一位女子的風姿神韻,其女衣著絢麗華美,以翠羽為飾的佩帶為裝飾,花鈿相配,的確是美人胚子啊。
而在《如懿傳》中,令妃魏嬿婉的閨名「 嬿婉」二字便是出自此賦,另外蘇武在《留妻別》當中也有這兩個字,就是這句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同樣地,在《如懿傳》裡的令妃的閨名魏嬿婉大多出於此了,「嬿婉及良時」。《如懿傳》裡魏嬿婉一路高升,看似是風光一生,實則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她的終局也不過是鏡花水月一場空,能怪誰呢!
在劇中乾隆帝開始說她這名字特別美好,是因為乾隆帝知道,在《麗人賦》中,這的確是個美人胚子,而乾隆帝給的封號中的「令」字也含有美好之意,足以說明乾隆是很偏愛令妃的。
並且據相關史料記載,令妃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她在49歲病逝的,乾隆還專門為她舉辦了一場很浩大的葬禮,並且還為她寫了一首詩,在這首詩裡邊找到了令妃封號的含義,詩的內容是蘭宮領袖令儀著,萱戶已勤懿孝純,這個令指的是美好的意思,令妃帶給他的都是美好的印象,因此才會選做「令」為她的封號。
而《詩經 大雅》有曰:如圭如璋,令聞令望。此處的「令」,表達美好。乾隆帝給魏佳氏這個「令」字作為封號,還是能夠說明一些問題的,那就是魏佳氏給乾隆留下了美好、靚麗的印象。至於真相究竟如何,我不做細說。
4、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
5、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6、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以上三句詩均出自《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唐代 · 白居易
而《井底引銀瓶·止淫奔也》其原文如下:
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
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
瓶沉簪折知奈何? 似妾今朝與君別。
憶昔在家為女時,人言舉動有殊姿。
嬋娟兩鬢秋蟬翼,宛轉雙蛾遠山色。
笑隨戲伴後園中,此時與君未相識。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知君斷腸共君語,君指南山松柏樹。
感君松柏化為心,暗合雙鬟逐君去。
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頻有言。
聘則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
終知君家不可住,其奈出門無去處。
豈無父母在高堂? 亦有親情滿故鄉。
潛來更不通消息,今日悲羞歸不得。
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妾弄青梅憑短牆,君騎白馬傍垂楊」與「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還有「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似乎是一首警世詩。意在告誡天下父母,家裡的女兒不要輕易許配人家,這樣太不值得了。哪怕是從小玩到大的那種,譬如青梅竹馬,因為他們都以為年少時的情深似海總可以伴得過生活柴米油鹽的侵蝕。這不正是《如懿傳》裡的青櫻和弘曆的真實寫照嗎?
像劇中如懿和乾隆年少時喜歡共看《牆頭馬上》,兩人也是以彼此心知而情意深厚。而這句「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也成為他們在如懿傳中的定情之語。如懿也正如詩詞裡描述的那樣:「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若能嫁得普通人家,必定也是幸福美滿了。而後帝後離心,彼此相對是無言卻有怨有恨,而如懿不正是深情錯付了嗎?這也恰好符合這句警世語:「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6、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節選自《南朝民歌》,作者不詳。
更廣為人知,採蓮詩有「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這樣的採蓮曲許多愛好詩詞的人都耳熟能詳的。
而恰好兩句詩同出一文,其相關詩句如下: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7、夕陽無語燕歸愁,東風臨夜冷於秋。
出自宋代吳文英的《浣溪沙·門隔花深夢舊遊》
詞句原文: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8、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節選自《題臨安邸》宋代 · 林升
詩句原文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0、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節選自西漢蘇武的《留別妻》
在中國古代後宮許多女子的命運不就如這句詩所言嗎?美人遲暮,英雄懷才不遇,大都有傷感之意,此詩則是美人未老心先衰,頭先白,這恰恰如《如懿傳》中如懿狠心斷髮的情節大類,結髮為夫妻,如今斷髮為祭。
這個情節裡,如懿說的「結髮為夫妻」,這句詩出自西漢時期蘇武的《留別妻》,廣為人知的還是蘇武牧羊的故事,用行動來愛國,卻只能愧對髮妻了。便有了這首《留別妻》,蘇武心知回國無望,他認為自己的結局或者老死漠北,或者馬革裹屍還,當然他不能未卜先知。
蘇武的這首《留別妻》的原文如下: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徵夫懷遠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11、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節選自《臨江仙·夜歸臨皋 》宋代 · 蘇軾
原詞如下:
夜 飲 東 坡 醒 復 醉 , 歸 來 仿 佛 三 更 。
家 童 鼻 息 已 雷 鳴 。
敲 門 都 不 應 , 倚 杖 聽 江 聲 。
長 恨 此 身 非 我 有 , 何 時 忘 卻 營 營 。
夜 闌 風 靜 縠 紋 平 。
小 舟 從 此 逝 , 江 海 寄 餘 生 。
就我們所熟知的,蘇軾的詞大多豪放不羈,讓人讀來自有一股清流汩汩而湧的意味,「竹杖芒鞋」,清風明月遇江流,這是蘇軾被貶後終身信奉的人生哲學關,時時刻刻會出現在詩文中,這不失為一種淡然平靜的處事之道。
而在劇中,就有一種不得自由的羈束感,似乎作為宮中的女人沒什麼自由可言。
12、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13、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14、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15、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均選自《宮詞》唐代 · 薛逢
其原文如下: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薛逢的這首《宮詞》詩裡頗有閨怨的意味,詞句華美又不失韻味,極其含蓄地表達了宮婦(嬪妃)的寂寞空虛感,哪怕是羅衣錦繡,雲鬢高聳,也不過一句「翡翠衾寒誰與共」,這樣的日子綿綿無期,只能漫漫長夜空待君王。
16、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節選自《浪淘沙》唐代 · 劉禹錫
劉禹錫的《浪淘沙》原文如下:
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
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
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鸚鵡洲頭浪颭沙,青樓春望日將斜。
銜泥燕子爭歸舍,獨自狂夫不憶家。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匹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儘是沙中浪底來。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過長的詩文不便於截句斷章地分析,此句不評,僅作分享。
17、嵐拖千嶺浮佳氣,日上群峰吐紫煙。
節選自《居庸疊翠》清·乾隆
《居庸疊翠》原詩如下:
居庸天險刊峰連,萬裡金湯固九邊。
雄峻莫誇三峽險,崎嶇疑是五丁穿。
嵐拖千嶺浮佳氣,日上群峰吐紫煙。
盛世只今無戰伐,投戈戍卒藝山田。
「居庸疊翠」是萬裡長城居庸關上的一處名勝古蹟(居庸,是居庸關。疊翠,是居庸關東邊的疊翠山)。清朝乾隆帝多次到居庸關長城,寫下了這首詩。此類的詩他寫了不少,我不作評價,僅供大家賞析。
18、紅紫千百何曾夢?壓尾桐花也作塵。
《過霸東石橋,桐花盡落》 宋代 · 楊萬裡
原詩如下:
老去能逢幾個春,今年春事不關人。
紅千紫百何曾夢,厭尾桐花也作塵。
19、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節選自納蘭性德的《臨江仙·寒柳》。
在劇中如懿緩緩吟道: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最是繁絲搖落後,轉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應難,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這首詞出自納蘭性德的《臨江仙·寒柳》。納蘭性德的這首詞既詠寒柳的堅強,能夠經受冰雪的無情摧殘,也是 贊詠一位遭到不幸的人。如懿吟誦此詞,無非也是用經受冰雪摧殘的寒柳,暗詠身在皇宮皇威重壓的戀人不得自由。此情此景,雖然表達得十分委婉含蓄,但意境幽遠。
我們常見的便是那句「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20、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節選自《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唐·杜牧
原詩如下: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21、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節選自《詩經·摽有梅》
《詩經·摽有梅》的原文如下:
摽有梅,其實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
詞句中的「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那麼息夫人究竟為何許人也?
度娘上說,息夫人,一稱桃花夫人。本是息侯的夫人,後為楚夫人。 息夫人,姓媯,春秋時期著名的美女之一,出生於陳國宛丘,陳莊公之女,因嫁給息國國君,故亦稱息媯。息媯歸寧探親時,借道蔡國,卻被姐夫蔡侯糾纏戲弄。息侯聞知後與楚國設計報仇。楚文王藉機俘獲蔡侯,而楚王又知息夫人美貌,親徵息國欲霸佔息夫人。危難時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換息國百姓免遭塗炭,以驚人的膽氣嫁入楚國,成了楚夫人。
22、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
節選自《後宮詞》唐·白居易
白居易的這首《後宮詞》的原文如下:
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
其實無論是《如懿傳》裡還是《延禧攻略》裡,哪怕在史書裡,令妃都是最得乾隆帝恩寵的妃子,出身不高,據史書記載,魏佳氏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乾隆三十一年間,先後為乾隆生下四子二女,且時間間隔較短,足見寵幸之隆。
這對於其他嬪妃來說,不就是正好應了這句「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燻籠坐到明」。不用多說,細細想想,古代後宮的女人也是真慘。
23、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節選自宋代晏幾道的《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
其原詞如下: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僅供欣賞,不評。
24、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這是如懿傳裡舒妃意歡與乾隆帝論詞,說她最喜納蘭容若的《飲水集》。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這一句竟然成為舒妃臨終語,也是她一生深情錯付的真實寫照。如懿傳裡舒妃意歡毫無保留地將一顆真心獻給了乾隆皇帝,卻還是躲不過君心難測這四個字,孤苦無依地死去。
25、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節選自《聽箏》李端
琵琶女因誤彈琵琶曲,被皇上看中封為玫答應。皇上吟了一句:「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琵琶女說了一句:「曲有誤,周郎顧。」這一生身不由己,終究只是誤彈一曲,都錯付。
這句詩出自李端的《聽箏》,描寫一位女子為了使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故意將弦撥錯的畫面。而如懿傳裡乾隆皇帝與玫答應也恰因此結緣,不得不說這種還是很有藝術韻味的。玫答應其實也是個苦命人,百度上說乾隆前期寵妃,南府琵琶伎出身,太后棋子,被太后利用攪亂後宮。因被金玉妍所害生下畸胎,卻以為是孝賢皇后所害,多年後為報仇害死七阿哥,後因身體敗壞投靠皇帝供出太后,被皇帝利用使太后的另一棋子慶嬪不能懷孕,後悲痛自殺。自傷身世,心底自卑,性格尖銳,與別人格格不入。
而在劇中,白蕊姬是因為先帝喜歡琵琶,她才學的。原來她是喜歡胡琴的,可對於她來說,自己喜歡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子喜歡什麼。
26、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節選自乾隆皇帝的《讀項羽紀》
乾隆皇帝的《讀項羽紀》的原詩如下: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我個人認為乾隆皇帝這首詩水平還可以,讀來雖沒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魄力,卻也有一股為英雄而悲的強烈情感,有種孤獨的感覺,仿佛西風和烈酒,管它有沒有。這大抵是乾隆皇帝心裡的真實感受吧!高處不勝寒,既然選擇了那個位置,便要勇往無前了。
27、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作者為宋之問 (唐代),「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這句也比較常見,便不贅述了。
28、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
節選自《悲愁歌 》兩漢 · 劉細君
劉細君《悲愁歌 》原詩如下:
吾 家 嫁 我 兮 天 一 方 , 遠 託 異 國 兮 烏 孫 王 。
穹 廬 為 室 兮 旃 為 牆 , 以 肉 為 食 兮 酪 為 漿 。
居 常 土 思 兮 心 內 傷 , 願 為 黃 鵠 兮 歸 故 鄉 。
其實縱觀歷朝歷代,和親的公主還不少,哪怕是在盛唐,也有公主和親外邦,只不過有人會說性質不同。而清朝的和親公主不少,遠嫁異鄉似乎是皇室公主的使命,如懿傳裡也有類似的情節,不知道生在皇家究竟是她們作為公主的幸運還是不幸呢!
29、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出自唐代 · 馮道的《天道》
這是如懿被陷害禁足,大阿哥永璜讀了一首詩:「但須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其實在《如懿傳》裡,如懿是時刻奉行這句話的,她記得所有嬪妃的閨名,「綠筠,晞月,琅華,意歡,海蘭,香見……」可有誰記得她的原名叫「青櫻」嗎?除了海蘭和惢心,便再無旁人了。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30、疏疏簾幕映娉婷,初試曉妝新。
疏疏簾幕映娉婷。
初試曉妝新。
玉腕雲邊緩轉,修蛾波上微顰。
鉛華淡薄,輕勻桃臉,深注櫻唇。
還似舞鸞窺沼,無情空惱行人。
節選自《朝中措·疏疏簾幕映娉婷》,宋代 · 趙師俠。
在《如懿傳》裡,如懿沉冤得雪,從冷宮出來,乾隆送她綠梅粉,給她添新妝。這一送「綠梅粉」的行為,既表示出乾隆帝對如懿重獲自由的高興,足見二人情誼深厚,以及乾隆帝對如懿的偏愛,也恰好與詩句表達的意思相近。
看來在古代,要作為一個合格的後宮妃嬪,還真不容易啊。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致謝圖片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