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電影主要放什麼(6年後再看電影赤道)
2023-06-18 07:29:44 1
導演梁樂民和陸劍青是一對奇人,這麼多年,這兩位導演最擅長幹的一件事情就是挖坑。
比如2012年的時候,他們就拍了電影《寒戰1》,可是直到2016年的時候,這兩位導演才把《寒戰2》給推出來填坑,但同時《寒戰2》又挖了一大堆新坑。
後來他們又拍了電影《赤道》,也是和《寒戰》一樣,挖坑無數,留下無數懸念,但是直到現在6年過去了,《赤道2》的影子都沒有看到。
無數人翹首以盼,希望這兩位大導演能湊齊原班人馬,能把坑填一下,但是似乎這兩位導演現在又去挖新坑去了。
比如陸劍青導演就拉著張家輝和古天樂又拍了一部犯罪題材的電影《圍戰》,看名字,看演員陣容就知道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是我是真的希望這兩位導演能夠把《赤道》的坑先填一下。
畢竟都已經過去6年了,觀眾都快忘記《赤道》的劇情了!
特別是這部電影結尾,到底誰輸了誰贏了,很多人確實沒有看懂!所以今天我幫著大家回顧一下這部電影!
一,布局者赤道!
其實這部電影《赤道》的內核就是圍繞著宋總的一句話展開的:
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這句話的意思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只要我攻擊,敵人就不知道該守哪個位置;只要我守,敵人就不知道該從哪個地方進攻!
無疑,張學友飾演的赤道,在整部電影裡就是進攻的一方。
作為進攻者,從一開始他就把所有的人都放進了他的遊戲規則裡。
比如,一開始張震和文詠珊飾演的信差拿到DC8以後,馬上就有消息放出去,赤道將在香港進行交易,而隨之而來的就是香港的警察和韓國情報人員的圍堵。
可以說從一開始,各方勢力的入局,都是從交易消息被傳出去開始。
而赤道是誰?
國際通緝犯,背後的勢力是西方國家,再看看給香港警方,也就是給張家輝傳遞消息的是誰?
英國MI6!
可以說,從一開始,把香港警方,還有韓國情報人員吸引進局裡,就是赤道布的一個誘餌。
一個進攻者,把所有防守的隊員,都按照他的規劃放進了他設置的遊戲裡,本身他就成為了這場遊戲的頂級操盤手。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幾乎張家輝和崔始源會一直被赤道牽著鼻子走的原因。
特別是香港警方和韓國情報人員圍堵張震這一段,看張震和崔始源香港街頭飆車這一段,我確實覺得看得挺爽的。
但是看到張震突然棄車逃跑,甚至把背包裡的DC8,故意留在現場的時候,我就覺得不簡單。
畢竟那個背包又不重,明明張震可以帶著背包一起跑路。
可是崔始源也好,張家輝也好,他們都只看到了遊戲的第一層,那就是他們搶回了武器,他們的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可是誰曾想,赤道之所以讓自己的信差故意把武器留在這裡,就是為了讓韓國情報人員來激活武器,就是為了在激活武器以後,他們再對這個武器實施搶奪!
從偷武器,到吸引香港警方和韓國情報人員入場,再到韓國情報人員激活武器,這一整條邏輯線,都是赤道設計好的「攻擊路線」。
而且可以說這條攻擊路線是完美無缺的,甚至還給了防守方一種假象,那就是他們從赤道手中追回武器就已經成功了!
只是赤道是誰?
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如果真的就按照張家輝設計的路線,激活武器以後,讓韓國情報人員馬上帶著武器離開,那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赤道》電影開頭的「機毀人亡」,武器還被人搶走了。
而這個時候,宋總的出現,真的可以說是攪了局!
二,攪局者宋總!
其實剛開始看《赤道》的時候,我還以為韓國的崔理事會是一個和赤道同級別的選手。
畢竟鏡頭給了那麼多,而且還是一位高官,怎麼著,也得發揮一點作用。
但是萬萬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崔理事在這部電影中可以說毫無作用,甚至還沒有他手下第一特工,以及那個女記者有用。
後來我又想,可能香港警方也就是張家輝這位阿SIR會是一個扳倒赤道的大佬。
可是看了《赤道》中張家輝的表現,我覺得他的智商也是趕不上赤道的,特別是最後他明明已經猜到了張學友飾演的教授可能是赤道。
但是他還單刀赴會,還故意過去送命。
講真的,就這種級別,確實不夠和赤道玩的。
而宋總,也就是王學圻飾演的大佬一出場,氣場頓時就不一樣了。
他出來幹的第一件事,就是攪了局!
之前的遊戲規則,香港警方也好,韓國情報人員也好,其實都是按照赤道的設計路線在行進。
但是到了宋總一出場,他馬上就給赤道的計劃按了暫停。
當張家輝不解、當韓國人大怒、再到張學友飾演的教授不安時,宋總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他的目的就是要掌握這場遊戲的主動權,他的目的就是要知道敵人攻擊的點在哪裡!
赤道想要的就是這個武器,現在我的就把這個武器留在警察的總部。
我防哪裡,就防這裡!
這就是攪局者的本事,這就是宋總的高度,一眼就看破了進攻者的目標,一眼就看透了該怎麼防守。
也正是靠著這個武器,信差才會不顧一切地購買軍火準備開戰,也正是靠著這個武器,赤道這個神秘人物才會現身!
可以說,只有宋總才能和張學友扮演的赤道同臺競技,只有宋總,才能真正理解《孫子兵法》上這句:
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
三,誰才是《赤道》的最後贏家?
《赤道》這部電影時間有點長,差不多快兩個小時的時間了,前半截,也就是宋總沒有介入之前,我們可以把這部電影看成是一部警匪片,一部諜戰片。
到了宋總出場以後,這部電影瞬間就變了。
算是一部標準的權謀片。
在我們對這部電影有了這種清醒的認識以後,我們再來看這部電影的結尾,其實就會理解出一種不同的東西了。
電影結尾,宋總得到消息,那就是赤道下一個目的是在日本。
於是宋總非常拉風地前往了日本,準備親自圍捕赤道。
我們可以看看跟在宋總身邊的都是什麼人!
不止是中國的情報人員,西方面孔的人,日本的人,似乎還有韓國人。
可以說在最後宋總落座,坐在赤道對面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哪裡是中國情報組織對赤道的圍捕,完全就是整個國際情報組織的一次大聯合。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麼會出現西方情報人員也為我所用?
我覺得原因可能就是之前宋總提到的一句話:
這不是失物招領的問題,是國家安全的問題,當然這也是外交的問題。
所以我有一個大膽的推測,那就是通過DC8武器,中國在外交上取得了重大勝利。
所以才有了西方國家妥協交出了赤道的蹤跡,所以才有了以宋總為核心的國際情報人員的大聯合。
只不過,赤道果然是一個狠角色。
他知道自己背後的勢力靠不住,所以在更早以前,他就留了一手。
比如宋總身邊的袁小姐就很有可能是他的人。
還有宋總提到張震和文詠珊這兩位信差被抓以後,赤道又暗示了他手下還有其他信差,還可以點燃原料球。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來講,至少從《赤道1》的種種細節來看,這場遊戲最大的贏家還是赤道。
整場遊戲,他是絕對的操盤手,只不過是中途多了宋總這麼一個變數,給他增加了一點遊戲難度罷了。
當然至於《赤道2》接下來到底怎麼拍,或者這兩位善於挖坑的導演還會不會接著拍,這確實是一個未知數了!大概也可能是因為坑太多了,不好填,所以才一直沒有拍吧!
喜歡看《赤道》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討論一下這部電影的劇情喔!歡迎留言點讚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