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最近什麼事(到底輸在什麼地方)
2023-06-18 10:03:47 3
據羊城晚報報導,當地時間6月28日美股收盤,美國運動服飾巨頭耐克大跌近7%,市值一日蒸發120億美元,其盤中股價一度跌至102.48美元/股,創下2020年8月以來新低。
耐克發布的是2022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報,縱觀全部數據,第四季度的表現最差。第四季度共錄得收入122.3億美元,同比下降1%,淨利潤為14.39億美元,同比下降5%。2022財年全年,耐克銷售額467億美元,同比上升5%,淨利潤為60.46億美元,同比上升6%。
圖源:耐克財報
根據耐克的財報,2022財年第四季度,大中華地區的下降趨勢最為明顯,整體收入大幅下降了19%。北美地區整體收入也有所下降,整體降幅為5%;然而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收入增速較快,上升了9%;亞太和拉丁美洲地區收入增速迅速,上升了15%。耐克大中華區不僅僅是收入大幅下降,EBIT也腰斬了近一半,第四季度EBIT為3.1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6.91億美元,下降了55%。
耐克2022財年第三季度,大中華區收入下降至21.6億美元,同比下降5%;第二季度,該數字為18.4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0%。不過截止至2021年8月31日的2022財年第一季度,大中華區的收入仍同比上升11%,錄得收入19.82億美元。
耐克在中國的盈利能力正在逐步下降。這種情況不僅僅是耐克一家所面對的,據中國基金報報導,阿迪達斯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2022年第一季度,阿迪達斯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5%。
國潮當道,國貨崛起,在中國運動品牌崛起的背景下,耐克等運動巨頭在中國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據ZAKER消息,今年「618」的銷售情況顯示,運動品牌中,耐克、李寧、安踏位列前三,阿迪達斯、FILA緊隨其後。FILA又是安踏旗下的品牌,等於說耐克和阿迪達斯受到了國產品牌的合圍。
不過耐克的高管表示仍將中國視為一個長期增長的市場,並將繼續投資,而他們也將研究是什麼原因擾亂了他們第四季度的表現。
不斷進擊的國貨
實際上有些問題可以不用研究,因為原因顯而易見。
和訊網評論稱,耐克受到了去年事件的影響,中國消費者對於品牌的牴觸情緒目前仍未消散。中國消費者也開始轉向追捧國產品牌,鴻星爾克一度紅遍各大頭條。
從李寧、安踏的財報表現就能看出國產運動品牌的銷售多麼火爆。
李寧2021年營收225.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歸母淨利潤40.1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136%。
李寧股價自2018年至2021年9月最高點大約增長10餘倍。申萬宏源認為,2021年3月H&M抵制新疆棉事件,疊加低基數效應,李寧2021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終端流水分別高增80%-90%以及90%-100%,銷售呈現爆發式增長,驅動股價上行並創歷史新高。
圖源:申萬宏源研究院
安踏2021年營收493.28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38.9%;歸母淨利潤77.2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49.6%
信達證券評論認為,安踏集團擁有安踏、FILA、迪桑特、可隆等運動品牌,成立30餘載,目前是國內第二大運動集團,2021年市佔率為16.2%,僅次於耐克。近年來公司收入、業績保持快速增長,股權較為集中,丁氏家族持股比例為54%,對公司掌控能力強,管理團隊兼具本土優勢和國際化視野,運營能力業內領先。
李寧和安踏的銷量大幅上升主要是發生在2021年。從近幾年的「618」促銷情況來看,2021年以前,耐克、阿迪達斯一直獨佔鰲頭,然而在2021年形勢出現變化,耐克、阿迪達斯的排位開始落後。
圖源:信達證券研究院
除此之外,特步、361度、鴻星爾克等國產品牌都趕上了國貨熱潮,在年輕人當中具有很大影響力。據克勞銳抖音服飾帶貨直播觀察,24至30歲、31至40歲兩個年齡段的群體是服裝直播的主要受眾。服飾直播具有三大特質:第一,國貨品牌播放量大;第二,品牌定位清晰,圈層小眾;第三,特點鮮明,符合Z時代消費新理念。
國貨崛起,正在逐漸滲透耐克、阿迪達斯之前所佔領的市場。據財聯社援引歐睿信息諮詢數據,2021年,耐克和阿迪達斯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合併下滑至40%,而在過去的三年中,兩大巨頭的合計市佔都保持在43%以上。2022年,安踏已突破兩大外資巨頭封鎖,市佔率達到22.3%,超越耐克,躋身中國體育品牌第一名。
細分龍頭加入戰局
除了中國品牌正在不斷滲透市場之外,運動市場中的品牌也多了起來。比如近期發展迅速的Lululemon。據最新財報,截止至2022年1月30日,Lululemon在大陸地區的門店數量已經達到了86家。要知道Lululemon是2016年在上海開設的第一個實體店。也就是說Lululemon以每年超過10家店的速度在中國擴張。
耐克則在倒退。據和訊網消息,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與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大陸共註冊有328家分支機構,目前已經註銷了107家。
Lululemon所帶起來的瑜伽風潮也在席捲運動圈。運動健身變得更加細分,而運動所採用的運動服飾、運動鞋也正在變得更加細分。Lululemon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成長,2007年-2019年收入複合增速為25%,遠超耐克、阿迪達斯。
高速增長的還有美國運動品牌安德瑪(Under Armour)。安德瑪由於綁定NBA籃球巨星庫裡,且定位高端、專業,因此受到很多熱愛運動的年輕人追捧。安德瑪非常在意科技感。據虎嗅消息,安德瑪早早就採用了3D列印的方式製造球鞋,不僅如此,安德瑪的設計師會研究運動員身體的每個細節,針對不同的運動進行定製設計。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細分領域的運動品牌也在不斷加入市場。比如安踏旗下的始祖鳥,原先是加拿大奢侈戶外裝備品牌,如今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迅速。谷愛凌冬奧奪金,帶火了FACTION的滑雪板,也讓人看到了滑雪運動品牌市場的廣大。
尾聲
耐克、阿迪達斯的倒退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產品力正在被迎頭趕上。安踏、李寧等國產品牌不斷登上國際秀場,走向潮流巔峰,他們將中國運動品牌推出國外,獲得了更大的市場影響力。
另一方面,運動服飾市場正在變得更為細分,耐克、阿迪達斯原先這種綜合運動服飾銷售商被不斷地滲透。瑜伽服、籃球鞋、馬拉松鞋、滑雪服、戶外服飾等體育專業服飾成為了中國市場的新寵,而這些專業服飾也帶火了一批小而美的品牌。
不過耐克和阿迪達斯也在不斷布局這些細分領域的品牌。耐克旗下還有喬丹、匡威等品牌,這些品牌也越來越具有活力。阿迪達斯旗下也有三葉草、Y-3等子品牌,這些品牌主打潮流時尚路線,也有不少的擁躉。
不過隨著國貨崛起,海外併購會更加頻繁,國貨大量出口海外將不再遙遠。屆時,世界運動品牌格局會再次加速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