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最嚇人的4個明星(7個學歷不高卻很紅的明星)
2023-06-17 16:16:59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領域都有頂尖人才,這些獲得卓越成就的人們,未必人人都擁有高學歷。
娛樂圈藝人也是如此,有些人只有小學文憑,有人甚至小學都沒畢業,可他們擁有的人氣與成就,可是個頂個的高。
2013年,周杰倫在《開講啦》節目中演講,開場時他調侃道:「我沒考上大學,卻在這裡跟你們演講,你們會不會覺得很奇怪?」
他的演講地點可是北大,臺下坐的都是全國頂尖高材生,一個「學渣」給「學霸」們演講,這種情景在北大校園裡,想必不多見。
周杰倫話音未落,只聽臺下的北大學霸們大聲喊道:「不會!」
沒人會覺得他不夠格,因為他是周杰倫。
1979年,周杰倫出生在一個書香之家,父母都是教師。
儘管家裡讀書氛圍濃厚,但周杰倫從小就是個問題兒童,除了音樂、美術幾乎每一門學科都掛過科。
加上父母感情不和天天吵架,導致他的學習成績雪上加霜。
父母離婚後的第二年,周杰倫的聯考成績只有一百多分,和高中分數線差了十萬八千裡。
好在淡江中學正在招音樂班學生,憑藉著鋼琴特長,周杰倫總算如願考上高中。
三年後的大學聯考,奇蹟沒有再次發生,周杰倫被臺北大學音樂系兩度拒之門外,徹底宣告大學夢碎。
母親葉惠美發覺,周杰倫擁有超越常人的音樂天賦,但她知道兒子性格內向不自信,就瞞著他悄悄給《超級新人王》節目投了報名表。
儘管在這場比賽中,周杰倫並沒獲得理想的名次,他的創作能力卻得到了吳宗憲賞識,隨即成為阿爾發公司的音樂助理。
起初,周杰倫創作的歌曲總是得不到別人的青睞,寫給劉德華、張惠妹的歌都被退貨,不知吃了多少回閉門羹。
但吳宗憲堅信他是個可塑之才,孤注一擲般的幫他發行了首張專輯《JAY》。結果想必無需多言,這陣名為「周杰倫」的龍捲風,席捲了整個華語樂壇。
他出道時創作的歌曲,直到現在聽依然不過時,周杰倫開啟了華語樂壇的新紀元,二十多年來,無人能望其項背。
周杰倫在北大演講時說道:「我覺得不平凡的人,並不是書要念得多好,但要有一技之長。」
時至今日,誰還會嘲笑他是「學渣」呢?
2、郭德綱在很多人眼裡,郭德綱是個不折不扣的讀書人。
他熟讀史書經文、唐詩宋詞,嘴皮子利索出口成章,似乎和「沒文化」這個詞毫無關聯,事實上,郭德綱連初中都沒念完。
郭德綱的父親是一名警察,因為工作繁忙無暇照看孩子,就常常把兒子放在工人俱樂部裡,讓他那裡看戲聽書。
年幼的郭德綱每天耳濡目染,從此陷入戲曲評書的世界裡,一發不可收拾。
七歲時,郭德綱拜評書大師高慶海為師,九歲開始學說相聲。
從一開始接觸相聲,郭德綱就學得廢寢忘食。坐在課堂裡,老師講課他一句都聽不進去,滿腦子都是如何說相聲,學習成績逐漸下滑。
到了初中的時候,郭德綱每天琢磨著怎麼逃課,家長怎麼訓斥教導都無濟於事,無可奈何之下,只能隨他的意,辦理了退學手續。
對郭德綱而言,可以不上學但不能不學習,說相聲光會耍嘴皮子可不夠,要有知識積累才能編出好段子。
恰好郭德綱是個愛讀書的人,空暇時間他的手裡總是捧著一本書,只是不用學他不擅長的數理化,還省了上課考試的功夫。
經過好幾年窮得揭不開鍋的苦日子,郭德綱憑藉著與時俱進的相聲風格,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人氣暴漲火遍全國。
如今,郭德綱穩坐相聲界的頭把交椅,並將德雲社打造成一塊最耀眼的金字招牌,讓相聲重新流行起來。
3、趙麗穎1987年,趙麗穎出生於河北廊坊的一個農村家庭。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小趙麗穎就會幫家人一起幹農活,剝玉米、摘棉花樣樣不在話下。
她渴望讀書改變命運,然而無論她怎樣刻苦學習,成績都得不到顯著提升。中考失利之後,只能就讀於當地的一所中專。
趙麗穎曾經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空姐,她滿懷著希望選擇了空乘專業,畢業時卻因為就業門檻提高,被航空公司拒之門外。
想做空姐就必須提高自己的文憑,但考慮到家裡的經濟情況,她就打起了退堂鼓。
家人供她讀書本就不易,況且她還有一個小6歲的弟弟,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弟弟身上,認為女孩子不必讀太多書,不如早點走入社會,賺錢養家。
初入社會,趙麗穎在商場發過傳單、在餐廳當過服務員,生活和她的理想漸行漸遠。
直到2006年,她抱著「試一試失敗也無所謂」的心態,報名參加了《雅虎搜星》選秀節目,憑藉著出色的外形和表演天賦,挺進決賽奪得冠軍。
從此趙麗穎走上演員之路,從小配角一路成長為大女主,從小丫鬟進化成拍一部爆一部的「扛劇女王」。
作為非科班出身的演員,趙麗穎一路走來的每一步,都要自己努力摸索用心感悟,沒有捷徑可走。
在天賦與100%的努力面前,非科班、學歷低這些弱點,並不能阻擋她走向成功。
2021年底,王一博離開了他主持五年的《天天向上》,有人認為他退出節目的原因,與廣電出臺的「主持人必須持證上崗」規定有關。
「既然沒主持證,考一張不就行了?」但考播音主持證需要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而王一博達不到考證的要求。
甚至有傳言,王一博初中輟學,所以只有一張小學文憑。
王一博家境殷實,不存在上不起學的情況,為什麼會學歷如此之低呢?
2011年,王一博在參加街舞比賽時,被樂華星探挖掘,隨後公司就帶著他遠赴韓國做練習生。
到達韓國之後,父母並沒有完全放棄他的學業,而是選擇就近上學,幫他報名了首爾翰林藝術高中。
三年後,王一博以UNIQ組合成員出道,當時的他只有17歲。
雖然平時練習時間長,工作行程也很滿,生活被填得滿滿當當,但只要有空暇時間,王一博還是會回學校上課,最終完成了高中學業。
2016年起,王一博加入《天天向上》並正式回國發展。或許因為想全力打拼事業,王一博回國之後並沒有報考大學,而是馬不停蹄地拍戲、發新歌。
起初他的演員事業只能算不溫不火,直到2019年《陳情令》大爆特爆,王一博憑藉著這部劇迅速躋身頂流之列,成為內娛有人氣的當紅小生之一。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一夜爆紅往往都伴隨著爭議,而王一博身上最具爭議的話題就是學歷。相信王一博能憑藉自己的實力與努力,漸漸消除人們對他的偏見。
2015年,《爸爸去哪兒第三季》有一段自我介紹的部分,王寶強在自報學歷的時候,回答得很是巧妙。
「我從小在少林寺練武,然後闖蕩江湖直到現在。」這番話讓站在他身邊的鄒市明忍俊不禁,「噗呲」一聲笑了出來。
這顯然就是「沒怎麼上過學」的高情商說法。
1982年,王寶強出生在河北邢臺大會塔村,家境貧寒經濟困難,他是家裡最小的兒子,從小穿的都是哥哥姐姐的舊衣服。
小時候,王寶強全家只有爸爸一個人在外打工,家裡年收入都不足1000塊。
起初王寶強也上過兩年小學,但是學習成績平平,這樣一個窮困潦倒的家庭,除非孩子能獲得全額獎學金,否則要供他上大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於是,父母讓王寶強拜師學藝練習武術,將來也可以謀求一份生計。
幸運的是王寶強在武術方面很有天賦,8歲進入少林寺修煉武藝,成為一名帶髮修行的俗家弟子,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能回家。
既然如此,父母也就順理成章地幫他退了學。
2002年,王寶強走上北漂之路,開始闖蕩影視圈。從最底層的群眾演員做起,偶爾擔當武替,穿梭在各個劇組,掙一筆來之不易的微薄工資。
不得不承認,王寶強是個幸運的人。北漂第二年,他就被李楊導演相中,讓他主演電影《盲井》,憑藉這部戲他在國內外掃獲許多大獎,名氣一炮打響。
《天下無賊》幫他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士兵突擊》則是助他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也讓了解到他作為演員的實力與天分。
很多人以為,王寶強在娛樂圈頂多是曇花一現,不料這麼多年來,他的熱門作品一部接一部,成功坐上一線男星的位置。
連小學學歷都沒有的王寶強,在娛樂圈裡絕對屬於「學歷底層」,但他卻憑藉著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國內影壇的頂層。
從一開始進入大眾視野,楊超越學歷低就是眾所周知的事。遇到網友嘲笑她的學歷,楊超越也有高情商的回覆。
2021年10月,有網友給她留言,嘲諷說:「你不配讓我討厭,畢竟我不是初中都沒上完的人。」
面對這條再直接不過的黑評,楊超越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很溫和地回復道:「那你很幸福哇!聽說大學生活特別美好。」
楊超越出生在江蘇鹽城的一個農村家庭,母親過怕了貧窮的苦日子,選擇在女兒12歲的時候離婚。從此,楊超越就和父親相依為命。
由於家裡經濟困難,每個月都過得捉襟見肘,楊超越讀過初中就開始打工補貼家用,做過紡織女工、餐廳服務員等工作,日子依然過得緊巴巴的。
18歲的時候,她報名參加了娛樂公司的選拔活動,從而成為該公司的籤約藝人。2018年,楊超越因參加《創造101》節目一炮而紅。
在這檔節目裡,她無疑是最具爭議的選手,有人認為她唱跳俱廢,配不上出道位。有人覺得她真誠可愛,生活經歷也特別勵志。
儘管初中學歷讓楊超越受到了不少爭議,但她從不掩飾自己學歷低的事實。當別人在綜藝節目裡問她:「沒有大學經歷是吧?」
她還會非常誠實地補充道:「對,高中也沒有。」
學歷低並不是罪過,像楊超越這樣態度坦然,反而容易獲得觀眾的好感。
7、成龍成龍是國際上知名度最高的華人演員,這位享譽全球的功夫巨星,其實只念過小學一年級。
小學時代,成龍是班裡最讓老師頭疼的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總和其他學生打架生事。
第二年他就遭到學校的留級處分,別的同學都升上二年級,只有他還在一年級原地踏步,這讓他對學習更加喪失了積極性。
成龍的父母都是京劇愛好者,見他無心學習,不如把他送去拜師學藝。
7歲時,成龍拜京劇大師于占元為師,他的學歷也就一直停留在了小學一年級。
上世紀七十年代,學成一身武藝的成龍開始闖蕩影壇,從武指、武替一步步攀升,成為最賣座的功夫明星。
2016年,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他在國際影壇擁有別人無可比擬的影響力。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果一名藝人成為職業領域裡的佼佼者,有高學歷自然是錦上添花,學歷差一點也無傷大雅。
更何況,學歷和學識修養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人生的路途上學無止境,即使離開了校園,在生活中也能學習知識吸收經驗。
學歷低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學歷造假。只要懷著一顆謙虛好學的心,隨時隨地都能學習新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