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地雷炸死的日本中將(炸死了4位韓國部長的歷史被拍成電影了)
2023-06-05 22:05:33 1
#有沒有一部電影或者韓劇是你會重複觀看的#
以暴制暴,終究不是解決之道
R君說「當年輕的時候,
可以選擇為理想而崇高的死;
當年長的時候,
可以為理想而卑微的活。」
(傑羅姆.塞林格 《麥田守望者》)
50歲的李政宰第一次不當演員,當導演了........
這位憑《魷魚遊戲》紅遍全世界的韓國男星,其實在韓國還保持著一個記錄,那就是他其實是韓國電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1999年,他憑藉電影《日出城市》,以27歲的年紀獲得了第20屆韓國電影青龍獎最佳男演員獎,這個成績可比很多人誤以為的29歲的劉亞仁2015年憑藉《思悼》 變成是韓國最年輕影帝還要年輕2歲。 這個記錄估計很難被打破.......
(這張就是1999年他獲獎時候的照片,看看我們今天的大叔,當年也是青澀少年,意氣風發......)
有趣的是,在《日出城市》中,他也是與鄭雨盛搭檔。當年的青澀少年,現在都已經變成韓國影壇的幾根頂梁柱了.......
23年後,李政宰第一次從自編自演自導的這部作品,又請來了他來做搭檔,實在是有點有趣的巧合。
(1999年的《日出城市》海報)
這部可以集政治片、動作片、諜戰片和懸疑片為一身的《狩獵》,用的還是韓國一貫敏感的政治題材,甚至故事還是基於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真正事件,其實並不容易駕馭。但李政宰畢竟自己當了多年的名演員,還是把這部作品拍的相當有模有樣,算是交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答卷。
至於電影本身,其實就算是再現這段歷史,也是相當值得一看的.......
正如R君在過去的幾部韓國電影影評中寫過的,在近代歷史上,還能發生《史記》般的很多政變、背叛、暗殺的故事,並且層出不窮的,幾乎就只有韓國了。 尤其是在韓國那2位軍政總統任期.......
而這部電影講的故事,竟然是在他國的重大政治場合實施暴力襲擊和暗殺。 起初R君也以為這不過是如《白宮陷落》般的虛構故事,後來一查,才發現這......竟然完全是真實歷史事件,當場就被炸死了包括四位部長在內的16位韓國高級官員,以及4位緬甸官員........
可想而知,現場的慘烈及整個事件歷程的驚心動魄。
而這一切,便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窺視出當年的全貌........
歷史上朝鮮經濟發展超過韓國,你信麼?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個副標題。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是朝鮮的發展遠超過韓國的。
1945年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為了幫助歐洲重建,提出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The Marshall Plan, 又稱為「歐洲復興計劃」 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重建經濟的背後當然不僅僅是為了經濟本身,肯定還有意識形態和政治利益的安排。
所以,當時的蘇聯立刻意識到,美國大力幫助發展西歐,也是為了揭制蘇聯為代表勢力繼續向東發展和滲透。 這當然會嚴重威脅到蘇聯在東歐國家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於是,在史達林的授意下,蘇聯也以當時的蘇聯外長莫洛託夫命名,出爐了著名的「莫洛託夫計劃」(The Molotov Plan), 以執行對戰爭創傷下同樣嚴重需要援助的東歐國家經濟和重建,同時鼓勵蘇聯體系下的各個盟國貿易發展。
1949年,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6國政府在莫斯科正式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為「經互會」。
實際上,在當年的「冷戰」體系和科技發展現狀下,經互會的存在的確也是對參加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甚至,在1954年第4屆經互會上,還提出過國家之間的分工協作,並且得到了積極的響應以及相當不錯的結果。(當然,任何分工都會帶來其他隱患,隨著時間發展和局勢的變化,才會慢慢體現出來。)
雖然直到1962年,經互會才正式對非歐洲國家開放,而1964年,朝鮮也作為觀察員國家積極參加了各種經互會活動。 在整個60年代中後期到70年代中期,因為在韓戰後成功屹立為「冷戰」最前沿的橋頭堡,朝鮮得到了大量來自中國的幫助,以及經互會的援助。大量優惠,甚至免費的石油、化肥、技術、機械都源源不斷的輸入朝鮮,朝鮮經濟很快就實現了騰飛,年經濟增長率超過10%。
當年的朝鮮,不僅農業幾乎實現了全面機械化,糧食生產除了自給自足外還能出口創匯,甚至工業也在當時領先世界,和日本一起被稱為「亞洲工業新秀」........
大家可能無法想像的是,當時朝鮮還是電視機的生產大國,連韓國都以擁有一臺「朝鮮生產」的電視機為榮.......(那個年代在中國,電視機幾乎還是一個全新的東西,可想而知當時朝鮮已經經濟發達到什麼地步了......)
所以,在那個年代,朝鮮曾經真的是在經濟上超越了韓國,乃至有很多韓國人為了更好的生活當時還不停尋求北上「歸化」。 而在這段時間內,朝鮮也趁機在韓國,甚至日本發展了很多自己的特務組織。 據不完全統計,60年代後因為各種原因滯留在日本有65萬朝鮮或者韓國裔人,其中有1/3標註為「朝鮮人」(代表認同朝鮮)。
因為經濟實力的強大,朝鮮對韓國採取的各種特務行為也相當活躍,其中就包括1968年朝鮮派遣了31位特種部隊到韓國總統府青瓦臺去刺殺韓國總統,發生了一場大規模激戰。這段歷史被韓國拍成了著名的電影《實尾島》。
同時,這也可以讓大家理解為何電影中朝鮮特務組織在韓國會如此強大,同時在電影中也被韓國情報局引用來懷疑李政宰收養的線人的女兒趙維靜的身份(因為她是在日本讀書的韓國人,在電影的最後也證實她確實是朝鮮特務)。
當然,從60年代末開始,因為韓國大量參與美國的越南戰爭,獲得了美國大量的訂單和援助,同時也因為時任總統樸正熙的鐵血治理及大力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韓國經濟開始迅速騰飛,到80年代已經成為「亞洲四小龍」。
到這一階段,朝鮮卻因為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援助減少而逐步放緩了發展,而被韓國超越。
因為經濟發展的失落感,反而加劇了政治上心理的不平衡,因而在70-80年代,朝鮮多次安排了對韓國總統的刺殺行動。 其中就包括了本片的故事.......
令人睜目結舌的緬甸仰光事件首先,本片發生的這個場景是歷史真實發生了。
1983年10月9日,時任韓國總統的全鬥煥為了宣傳88年漢城奧運會,出訪東南亞和澳洲諸國。他到達緬甸時,其中一程是到著名的緬甸獨立運動奠基人,昂山將軍的紀念堂裡進獻花圈。 朝鮮特工得知此次行程後,預先在紀念堂的房梁上埋放了遙控炸彈。
由於陰差陽錯的原因,特工誤判了韓國總統的車輛,因而在真正的全鬥煥到達前引爆了炸彈。 這一爆炸導致了預先到達,準備迎接韓國總統的韓國17位高級政府官員和4名緬甸官員當場炸死,重傷數十人。
在死亡的政府官員中,包括有4位韓國部長,分別是韓國副總理兼計劃經濟部部長徐錫俊、外交部長李範錫、商工資源部部長金東輝和動力資源部部長徐相喆。
爆炸發生當日,緬甸軍警就抓捕到2位嫌疑人,另外有1位嫌疑人被當場擊斃。(那2位嫌疑人也試圖引爆手榴彈自殺,但僅僅炸斷了手和腿) 經過審訊發現,嫌疑人姜民哲和金鎮壽,以及被擊斃的申基哲都是朝鮮特工,負責此次暗殺行動。 最後金鎮壽被判處死刑,姜民哲被判處無期徒刑。
朝鮮政府雖然對此次事情堅決否認,但緬甸政府因此大為震怒,立刻宣布與朝鮮斷交。 2國政府直到2007年才重新宣布建立外交關係。
而姜民哲,也在2008年,在服刑25年後,死在緬甸的監獄中。在他服刑期間,因為朝鮮政府的否認,所以沒有一位朝鮮同胞曾經前來看望過他。 為此,韓國前國家情報局局長羅鍾一還寫過一本書,叫《被遺忘的恐怖分子》,就寫的姜民哲的故事.......
這的確是一場令人瞠目結舌的事件。 因為暗殺竟然使用炸彈,並且發生在其他國家的重要政治和文化場所,不僅導致敵對國大量重要政府官員傷亡,還連帶了很多第3國的官員。 這恐怕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件.......
電影當然是添加了很多虛構的人物和細節。但是,事件卻是真實發生的,現場的慘烈恐怕也未必不如電影中表現的那樣。
僅憑此,《狩獵》就值得大家好好的去感受一番。
恐怖主義終非問題的解決之道這部以抓內鬼為主線的作品,其實多少線索和邏輯還是有所混亂和大量漏洞的。
但是,雙雄殊途同歸的安排,以及最終雙雙悲劇的下場,也算是本作相對合理的結尾。
且不論劇中這2位主角的出發點是否正義、正確或者高尚,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體驗以及行動的合理理由。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選擇了一條比較極端,並且幾乎都是依靠暴力和恐怖主義的問題解決道路。
某種意義上,無論李政宰扮演的樸處長還是鄭雨盛飾演的金處長,這2位的角色雖然有所分工(一個主國內情報,一個主海外情報),但基本如明朝的東西廠和錦衣衛,甚至李唐時代的酷吏周興,來俊臣之流,都是特務機構,以維繫本國政權的平安,壓制敵對和反抗為本業。
為了完成他們的目的,無論謀劃海外特工行動,還是對內壓制調查,暴力和酷刑幾乎都是他們唯一選擇的手段。
從戰術角度,以暴制暴當然經常是有效手段。但是,當這2位特工都試圖依靠恐怖行動來扭轉大勢,事實上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畢竟恐怖行動只能解決個體,而不能改變局勢本身。 而大多數時候,有些個體的成功,也是時勢的順應和必然。
比如當年讓大唐大失元氣的「安史之亂」,核心成員無論安祿山還是史思明,分別在叛亂的第2年和第6年都分別被內訌殺死了,但是整個安史之亂還是持續了整整8年才被平息。
回歸到當時的韓國歷史,雖然無論樸正熙還是全鬥煥,都是出自軍人政權,被歷史定義為獨裁,但是他們對整個韓國歷史和經濟的發展依然是功過並存的。
事實上,消滅一位當值總統,引發更大的動蕩,甚至戰爭,其實對於整個國家、蒼生和未來並無好處。 所以,在電影中,樸處長最終在緬甸爆炸前夕即反悔自己的行為,算是破壞了整個行動,救了總統,雖然不符歷史,但不失為一個相當不錯的安排。
這可能也是為何R君相對比較喜歡韓國電影作品的原因,因為他們不會過於偏激,走向極端,而更具深度思考性。 無論是奉俊昊的《寄生蟲》、《雪國列車》,還是《南漢山城》、《共同警備區》、《摩加迪沙》,到《南山的部長們》、《辯護人》、《王者製造》,我們看到的都不是一味的控訴,而是充滿多重角度的辯證和展現。
事實上,世界上從來也不存在什麼完美的社會問題解決之道。有的只是階段性正確和需要。其實某種意義上,過於強調徹底的自由,也一樣違背了自然本身的生存法則。
身處一個時代,有幸運,有不幸運,但都不是你自己的選擇。所以重要的永遠是個體還能做什麼,能讓自己能順應這個時代,而不是選擇無意義的對抗。
否則,便如樸處長和金處長一樣,做盡了他們能做的事情,哪怕累積了足夠的罪孽,背負了足夠的重壓,試圖做一些他們自認為最有用的大事,卻只能功敗垂成。
再回過頭來,想一想,即使緬甸仰光爆炸成功了,對韓國和朝鮮,又都一定是件好事麼?
這,也許才是我們更應該好好欣賞這部《狩獵》的原因。
R君,2022年10月8日,於上海。
感謝閱讀全文,如果覺得還行,點個「贊」和「在看」支持一下吧!謝謝囉!
財貓電影
兵無常勢,水無定形
,